刘红宁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因为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事实上,许多学生的数学成绩之所以不够理想,就是因为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围绕如何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教学情境;小学数学;激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对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或者是创设问题情境,以达到激趣的目的,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基于此,围绕小学数学“激趣”策略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问题情境来实现“激趣”
小學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他们总喜欢围着大人问为什么,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为他们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过多地讲解知识点,而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看法,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低迷。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的做法,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设计各种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24小时计法”的教学中,笔者设置了一个悬疑问题供学生探究,然后利用这个问题顺势引入新课教学中。该问题是:“小强的妈妈发信息让他8:00去飞机场接,但是小明一大早赶去飞机场却没有接到妈妈,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一经抛出,有的学生说小强是不是记错日期了,还有的学生说是早上8点还是晚上8点啊,是不是他妈妈叫他晚上8点去接她?最后学生得出了一致的答案,应该是时间上搞错了,他妈妈叫他晚上8点接她而不是早上8点。此时,笔者又抛出一个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能不能让时间更准确一点?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有的学生说只要在前面加上早上或者晚上不就可以了?这时笔者再让学生思考是否有其他的方法,他们父母的手机或者手表上是如何使用时间的?当这个问题提出之后,有些学生说自己曾经在父母手机上看到17:25的时间,这个时间是什么意思,到底是几点[1]。当学生说出这个问题之后,笔者再顺势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让学生掌握24小时计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更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采取这种方法使得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许多学生都纷纷参与到问题探究之中。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来实现“激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育领域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中以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其集视频以及图片于一体,可以使原先一些抽象的知识更加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图形的变换”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所以对于平移、旋转等不能够理解。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动画视频或者图片。如,教师可以播放摩天轮的运动视频、人们打开或者关闭推拉窗的视频、大风车旋转的视频。由于学生都非常喜欢坐摩天轮以及玩大风车,所以这个视频能够很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时,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摩天轮以及大风车是做什么运动,思考推拉窗的开启与关闭是做什么运动。由于视频给人一种直观的感觉,所以学生能够立即得出摩天轮以及大风车是做旋转运动,至于推拉窗则是做平移运动。为了加深学生对平移、旋转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所遇到的其他平移或者旋转的物体,当学生说出一个,教师就利用电脑百度搜索其视频或者图片,来刺激学生的记忆[2]。例如,钟表的运动就是旋转运动,这时教师可以直接搜索钟表,让学生观看钟表的运动。又比如电梯的运动其实是平移运动,教师则在网上搜索电梯的运行视频。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他们对数学也会更加热爱。
三、创设实践活动来实现激趣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去学习知识,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则会更加高涨。例如,在学习了“认识人民币”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超市购物”的这个情境,让学生去扮演超市收银员以及消费者。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与使用,在活动参与中,学生不仅对人民币的换算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对于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更加熟练。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来实现激趣;还可以创设实践活动,通过游戏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一来,就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沈育海.基于教学情境下的小学数学“激趣”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9(17):133.
[2]郭泓伟.兴趣,提升学习效益的动力源:浅谈小学数学激趣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8(8):196.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