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香香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提出的“解决问题”教学是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完成的首要目标,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前提来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提高,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技巧,体现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价值体现;实际问题;思考
一、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成了重点发展对象,应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教育来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要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共同提高,培养出适合新时代的创新性人才。小学作为学生接触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我的知识素养和思维能力,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内容,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将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会如何通过自我思考来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推动数学教学的进程。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阶段是教师最费心的一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发育阶段,对很多事情的认知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面对这种现状,教师应该多下苦心,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来对学生进行培养,改变学生的惯性思维,让学生学会在现实中面临问题后通过自我思考来解决问题。以下几点是对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培养学生兴趣,形成正确的认知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引导学生对该学科进行了解,让学生对所学科目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进而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进行学习,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学习后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来进行思考,这样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根据学生天性好动爱玩的特性,教师应该充分对此进行利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日常事物,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有个充分的认知,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数学的真正价值。
(二)创设情境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与其他科目相比更加灵活,学好数学的标志是看学生能否通过现象意识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并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化教学来进行学习,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群体进行分组,结合日常生活,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进行解决。例如,对于其中一个数学问题进行情景再现,一个人去商场买东西,他有100元,他要买几种运动器材,一共花费100元,但是他忘了自己具体需要的器材各买几个,有几种购买方法供他选择,请同学来为他提供购买方案。这就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来进行思考与分析,教师可以给学生定下目标,让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讨论来解决问题,并进行案例说明,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提高课堂效率。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与分析的同时,进行不同的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学会如何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自我判断,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内外相互结合,促进教学质量
除了在课堂上的教学外,实施解决问题的策略还可以变得多样化,长时间居于室内,不利于学生放松身心,会造成思维的僵化,因此,最好的教学手段便是将课堂与课外教学进行相互结合,教师可以在户外进行数学教学,将户外的日常事物转化为数学问题,由学生亲自进行实践来得出结论,既可以达到释放学生天性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下组织一些趣味的数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有趣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使学生主动去思考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积极性来推动数学教学的进程,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学会如何去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的知识技能,提高数学能力。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永生.小學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18).
[2]黄秀琼.低年级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9).
[3]陈爱宓.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4.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平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审批号[2019]PLG60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