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
摘 要: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教育培育了许多卓越的人才,在几千年的蒙学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教学经验对当前的教学改革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结合近几年的经典诵读,从祖先优秀的文化传承中汲取营养,创新语文学习方法。
关键词:蒙学;借鉴意义;经典诵读;学思结合;学以致用
2010年6月21日,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各地纷纷响应,有的学校甚至设立了实验班,开设了国学课,开展了一系列的尝试。我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已六年有余,在活动的过程中,随着对国学经典的不断理解,发现国学经典对语文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启迪:
一、诵读应成为语文学习最主要的方法
古代私塾等蒙学教育机构都特别重视熟读和背诵的作用,并将熟读背诵作为教学的主要方法来实施。古代老师没有进行多么复杂的教学设计,而是领读课文,让学生在会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几乎没有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将主要精力放在思想教育上,语文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师讲解归纳主题思想和段落大意,让学生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而放松了对诵读的要求。这样,一节课之后,学生甚至不熟悉课文内容,一篇课文学完了,学生有的连课文都不能熟练地读下来。
将诵读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也是基于儿童自身的特点而选择的。儿童记忆力好,但是理解能力不行。这一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东西的最佳时期,对于诵读的东西虽然当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是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的事物会勾起曾经背诵过的记忆中的东西,就可以切身体会到诵读内容所表达的意境,进而感悟出一些自己的东西。
诵读一要大声,二要读熟。古人教学,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大声读,像《三百千》等这些识字教材都是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的。可以想象:在一个学堂里,学子们手捧课本,摇头晃脑地大声诵读,虽不解其意,但在不断的诵读中,这些文字、这些道理渗透进了他们的血脉,随着阅历的加深和诵读的增加,其意思自然通晓,在使用时便可做到自然而然,如同吃饭、说活一般的得心应手。三要读准。一字一句地读清楚,读准确,不可多,不可少,不重复。
熟读文章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好语言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背诵,不把大量的文字、词汇以及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存入大脑,那就仿佛一台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的电脑,是不可能熟练驾驭语言、准确表情达意的。蒙学教材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儿童乐于接受。而现代的教育将主要精力放在思想教育上,语文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师讲课归纳主题思想和段落大意,而放松了对诵读的要求。鉴于此,我们应在当前的教育中加大背诵、读的时间,在古诗文和名篇上多要求学生背诵,这对人一生都有莫大的好处。
二、学要与思相结合
诵读是蒙学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与诵读紧密相连的就是精思。熟读要与精思互相结合,学习时,不能简单地只记下别人的思想,而要认真思考,怀疑观点学说。荀子提出“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端而言,蜒而动,一可以为法则。”也说明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要加以思考才能付诸行动。
如何做到精思,与精思相联系的是“疑”,“疑”是思的开始,故古人特别强调“读书要有疑”。当前的教育,学生只知道如何解题,如何答卷,如何获得高分了,对于这个知识是怎么得来的,他们并不关心,因为这与考试无关,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变成解题的机器,创造性、发散思维便无从谈起了。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国孩子奥利匹克竞赛屡屡夺冠,而无人问鼎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吧,所以我们应从蒙童开始提倡,学思结合,精思讀书方法。
三、学以致用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习之用。“幼不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因蒙学课本是普及性的,教材中的课本内容都是比较通俗易懂的,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三字经》《百家姓》等都能够流传至今就在于其在日常生活中有实际作用,尤其是杂字类的教材实用性很强。如《教儿经》中的一些浅显易懂的日常生活知识:“池放鱼苗要水浅,芋头脚根要拥深。闲时疏菜多多种,免得吃饭少莱吞。”
如今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中,而课程应如何改也是大家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现代教育也要结合“学以致用”的目标,来考虑教育要何去何从。不能因为繁琐复杂、层出不穷的“教育改革新观念”而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教育本来的面目。
参考文献:
[1]宗周,曾睿点注.蒙童宝典[M].青岛出版社,2009-01.
[2]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3]洪华平.窥探中国古代蒙学语文教材之奥妙[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