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瑞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工作一直以来是一项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及重要性的工作。近几年来,高校食品安全事件的次数和涉及到的人数均较多,学校食堂是学校师生集中用餐的场所,各个环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目前一些学校还存在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等待提升的问题,本文将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
目前许多高校及中小学只注重教学工作,而对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不够,不能够做到狠抓落实、常抓不懈。学校餐饮大都采取对外承包的模式,餐饮公司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会出现食品操作人员不守规矩,不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操作等问题。
同时,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对于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在实际食品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目前,大部分学校食品安全保障机制也贯彻不到位,比如,食品原料采购不能够做到有效留痕;食品原料储存不当,一些学校不能有效贯彻食品原料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等食品原料貯存管理制度;食品加工环节存在不规范现象,一些食品从业人员并不能切实贯彻蔬菜、肉类、水产等分开清洗切配,食品加工原料、添加剂使用规范,烹饪时间达标等。
此外,大部分学生食品安全意识不强,购买食品时不看产品的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产品相关信息。
(一)落实主体责任
学校法人代表应作为学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好职责。此外,学校应当将食品安全与教学、科研等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抓好做实这项基础性、重要性工作。
第一,学校应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层级体系。从校长到总务再到每一名食品操作人员,做到各级责任明晰,形成食品安全责任精细化网格,让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不断层、不缺位、不流于形式。
第二,学校应认真建立落实领导及教师陪餐制度。学校应定期指定一名学校行政领导、食堂管理人员或教师代表进行陪餐,统一制定陪餐计划表,并由管理人员存档备案。陪餐人员应对食堂饭菜的口味、质量等进行评价,并对学校食堂环境卫生、食品操作人员行为进行监督,还要收集学生对食堂的意见建议,做好陪餐记录。
第三,改正认识偏差。学校在选聘承包商时,应挑选资质健全、服务优质、注重利润的同时更注重食品安全的承包商,一切以师生的食品安全利益为唯一标准。
(二)多渠道提升食品从业人员素质
食品安全问题与食品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分不开的。
第一,学校应建立食品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学校应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入职标准,从业人员入职前应对其进行培训,满足要求后才能够入岗操作。
第二,学校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从业人员设置培训学时要求,还要对培训成果进行考试,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要让从业人员加强食品安全意识,还要让其掌握食品操作规范。
第三,市场监督管理人员在监管过程中应对食品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保持警醒和具备危机意识,在管理、操作过程中时刻认真负责,不懈怠、不侥幸。
(三)建立并贯彻落实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第一,建立食品原料采购制度。学校应将每次购买的食品进货单据予以保存,采购禽、畜等肉及肉制品应索要卫生监督部门动物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并将所购买食品原料录入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坚决不采购《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禁止购入的原料,禁止采购非法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第二,建立食品原料存储制度。每一种食品原料做到规范存储,食品添加剂、调味品应定期检查保质期,需冷冻食品应贮存于冰柜并保持温度稳定。
第三,学校应定期更换陈旧的食品加工设备,保障设备能满足食品安全要求。
(四)监管部门应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主要是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局在监管的过程中应创新监管机制,借助科技的力量使学校食品监管提质增效。
第一,切实落实好“明厨亮灶”工程。将学校的后厨接入到师生的就餐区,让广大师生能够切切实实看清厨房的卫生情况及食品操作人员的行为,做到透明化监督。
第二,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天鹰系统”。有条件地对学校后厨安装“天鹰系统”,监管人员的监管APP会随时收到预警信息,此时监管人员就可以随时出动到达现场进行监管,这样不但节约了执法成本,而且提高了效率,还能做到监督全天候、不滞后、可视化。
第三,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制度。可以检测的范围包括农药残留、亚硝酸盐、瘦肉精、二氧化硫、甲醛餐具、大肠杆菌等,通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能够有效防止有毒有害食品流向餐桌,保障师生就餐安全。
第四,加强对学校周边摊贩及小商店的治理。坚决取缔学校周边无证摊贩,从源头上制止品质低劣、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合格产品。对学校周边的餐馆也要检查其卫生状况,产品的保质期,以及食品操作是否规范等。
(五)协同共管保障学校食品安全
学校食品安全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也不仅仅是监管部门的事,也是社会的事,还是师生自己的事,学校食品安全需要发挥各方的力量,达到多方协同共治的效果。
第一,学校应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不仅通过学校展示栏、拉横幅标语,而且可借助微信、微博来更新发布食品安全知识,还可以开设食品安全课程、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后厨等活动,将食品安全的意识深入到学生心里。
第二,建立举报体系。通过电话、微信、微博等举报体系,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有条件地对举报的个人进行一定奖励,形成食品安全人人关心、个个重视的良好氛围。
第三,建立良好的评价退出机制。对于不合格的食品操作人员及食堂承包商,应责令其进行改正,甚至让其退出学校餐饮系统。
学校食品安全关乎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关乎到祖国的未来,也关乎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校食品安全必须建立起主体责任、监管职责、社会力量相结合的社会共治模式,学校应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监管部门必须严格监管,提升监管的质量与效率;从业人员必须加强自律,树立法律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学生自己也应加强食品安全意识,积极维护自身权利,保障身心健康。唯有如此,学校食品安全才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