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琳
摘 要:丰富多元的游戏教学法,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启迪性、挑战性、能动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把游戏形式有机渗透并全面贯穿活动环节中,不仅有利于创设寓教于乐的良好情境,激发幼儿学习情趣,丰富课程活动形式,而且有利于促进幼儿情感体验,努力攫取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情绪智力”效益,从而在善教乐学中把他们逐步引向“健康运行、快乐成长”的良性发展之路。笔者结合自身幼教工作的实践与反思,在认真审视游戏教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就如何策略性应用游戏教学法作出简要性阐述,并且期望收获一些商榷指正之论。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情境教学;策略应用分析;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2-0115-02
幼儿教育既是启智益能的原始黄金时期,又是人生之旅的奠基铺路之作。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活动融“自由性、情趣性、实践性、创造性”为一体,是善教乐学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游戏活动不仅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必需品”,而且是引领他们快乐成长的“营养品”。理论和实践同时表明,教师善于把游戏形式认真渗透并有机融入幼儿教育之中,有利于在锻炼体能、培养技能、促进认知、深化体验、启迪智慧、促进合作、增强意志等方面,充分发挥正强化作用。“游戏教学”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把它合理应用到幼儿教育中呢?
所谓“游戏教学法”,即“游戏+教学”的巧妙结合体,指的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借助丰富多元、活泼生动的游戏形式,以方法或手段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以引领学生在情趣心理作用下,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完成预定任务目标。其类型可分为五种,即“操作性游戏”“激趣性游戏”“合作性游戏”“拓展性游戏”“综合性游戏”。作为一种活动方法,游戏教学法具有相应的特点:一是“游戏性”,集中体现在“自愿、娱乐、规则”上。在游戏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积极主动、自愿参与,既没有外在因素的强迫,又能在无拘无束中获得快乐,却是在一定规则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学性”。开展游戏活动并非盲目性的,其根本目的在于引领学生掌握知識、获取能力,完成预定教学目标。
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积极有效地开展幼儿游戏教学活动,具有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集中地体现在如下“三个有利于”方面:一是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幼儿群体普遍存在“求新、求动、求趣、求异”的活泼心态,游戏活动有利于迎合这种心态,创设善教乐学的良好氛围;二是有利于把教学过程游戏化,让幼儿在“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兴奋状态下,更好地开启智慧、促进认知、学习技能、增强互动,从而在深化体验、情感实践中更好地培养情感和意志;三是游戏活动不仅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身体活动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游戏精神和交际能力,激发幼儿学习与生活、发展与创造的内在潜能,把他们逐步引向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健康成长之路。
(一)“语言游戏教学法”的类型与应用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和多向互动,既是一种必修项,又是一种常规项。尤其对启蒙教育来说,语言教学更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引领幼儿“想说、敢说、会说、善说”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善于把游戏形式积极有效地进行渗透,能够攫取实实在在的“1+1>2”效益。以“过家家”角色游戏活动为例,笔者以自愿为原则,先让一些幼儿分别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孩子”等不同身份的角色,然后模拟“吃早餐”家庭生活情景,想象一下“爸爸妈妈是怎样给爷爷奶奶盛饭和夹菜的?这个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小朋友在吃饭时是怎样挑食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又会说些什么?”在这一活动中,幼儿们扮演得虽然有些笨拙,但是兴致很高,而且都很认真。通过这一游戏教学,幼儿们学习并锻炼了日常口语,而且在换位思考中获得了快乐体验。
(二)“常规游戏教学法”的类型与应用
一些极具普遍现象的常规性游戏活动,既形式简单、取材随意,又信手拈来、自由灵活。它们不仅深受幼儿们的喜爱,而且有利于他们在快乐体验中获益良多。比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把跳绳子、捉迷藏、丢毽子、跳皮筋、跳方格、打溜溜球、“老鹰捉小鸡”、接力跑等耳熟能详的常规性游戏活动,合理巧妙地渗透并融入其中。这不仅可以给幼儿们带来充满活力的绿色心情,而且能够在新鲜空气、充足阳光下加速幼儿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他们稚嫩骨骼的健康成长,增强其身体的免疫能力。不仅如此,尤其对那些性格内向(甚至心理封闭)、喜静厌动的幼儿来说,在诸如此类游戏活动的氛围中,他(她)们时常经受不住快乐游戏的“诱惑”,不知不觉地走入并参与其中,并且自觉主动地活跃其中,逐步迷恋其中。诸如此类的游戏活动形式,既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指定安排,也可让幼儿自己根据喜好进行自由选择。只要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即可,至于采取何种形式、何种手段,则大可不必去甄别和考究。
相反,如果缺乏游戏形式的有效吸引,要想改变幼儿确实并非易事。
(三)“数学游戏教学法”的类型与应用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对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幼儿来说,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学习起来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性。正因为如此,在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采取“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教学模式,势必难以从根本上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还会使幼儿在“畏难学习”中逐步形成一种疲劳心理。如果把游戏形式积极有效地渗透其中,活动过程及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以“2的认识”内容为例,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参观动物园”游戏活动。首先,出示带有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幼儿们认真观察“你能从图片上看出有几只野鸡呢?”在此基础上,出示相应的“游戏规则”——谁能说出野鸡身上有关“2”的事物,谁就能在“爬台阶游戏”中上一个台阶。有了这一游戏的吸引,幼儿们不用扬鞭自奋蹄,争先恐后地说出了野鸡身上的许多个“2”,如2只脚、2个翅膀、2只眼睛、2个耳朵,等等。如此而为,幼儿们不仅从中认识了“2”这一数字,还能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不断显现并突出他们的“生活化数学”的意识。
(四)“竞争游戏教学法”的类型与应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其意在于强调“激励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与“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俗语有着实质性的异曲同工之妙。幼儿不仅好奇心、学习欲强,他们的好胜心、原始竞争意识也很强烈。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来自教师的欣赏与否、肯定与否、认可与否,对他们的学习心态、健康成长都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鉴于此,我们一方面要善于创设竞争类游戏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自我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元素和成功信念;另一方面,要善于通过积极有效的“激励、唤醒、鼓舞”,逐步培养他们的原始承受能力和初步辩证意识。比如,在“石头、剪刀、布”游戏和“跳绳”比赛活动中,经常会有“胜”有“败”。对胜利方,既要赏识又要激励。而对失败方,要及时开导、总结反思,以激发他们“勇于面对、善于进取”的精神意识。
(五)“民间游戏教学法”的类型与应用
笔者之所以特别强调“民间游戏”教学,其根本目的就在于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诸如“电动型”“会发光”“能说话”的现代化玩具,以及手机游戏、平板电脑游戏等,已经逐步成为家庭启蒙教育中的“热点追求”。在这种新形势下,幼儿们越来越少地接触大自然,越来越少地与小伙伴接触玩耍,这无论对他们的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发展,都是一种“弊大于利”的不良现象。而富有传承性的“民间游戏”既有趣味性又有娱乐性,内容丰富且沒有固定模式。尤为重要的一点,“民间游戏”属于一种有利于身心全面发展的“阳光型体育”活动,且不受场地、人数、年龄等因素的限制。以“跳房子”游戏为例,这是一种既非常传统又极其常见的民间游戏活动,只要为幼儿们提供一些粉笔或者小石子,并且引导画上一些“格子”,他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地活动起来。再如“丢沙包”游戏,比起“跳房子”等其他游戏形式显得更加直接、更为简单,只要给出幼儿们一个小小的沙包,你丢给我、我丢给你,就能让其在轻跑快跳中获得健康与快乐。
(六)“亲子游戏教学法”的类型与应用
如果说幼儿园是幼儿们的“家外之家”,教师是他们的“教父教母”,那么,社会家庭则是幼儿们的“校外之校”,家长则是他们的“校外老师”。不仅如此,要想从根本上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和快乐成长,我们应始终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指导思想,把“园所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互渗透并有效融合起来,努力从“家园互动”中赢得相互促进、和谐相生的实质性效益。一方面,我们应定期邀请一些家长来到园所,积极参加幼儿们的游戏教学活动,并且把在家庭生活中的一些亲子游戏活动及其情趣感受进行分享与共享,以不断丰富游戏教学形式,积极拓展游戏教学视野,不断增加游戏教学的宽广度和深厚度。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教师手中拥有的“非权力”因素,激励、要求并指导幼儿家长在园所活动范围之外,积极开展一些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游戏活动。如观看一些影视游戏栏目,适量地参加校外、社区举办的一些亲子游戏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们的“游戏情趣”和“游戏精神”,又有利于放大游戏教学的良好效应,为教学活动源源不断地注入正强化能量。
综上所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们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教学”为基本形式,通过各类途径和形式,积极开展喜闻乐见的游戏教学活动,为幼儿教育工作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海云.浅谈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1):156.
[2]徐菊芳.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8):169.
[3]薛 芳.创设游戏情境,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18.
[4]李凤善.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版),2015(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