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对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时尿道舒适度的影响效果观察

2019-10-16 23:28河南省新县人民医院465550代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不适感导尿管预防性

河南省新县人民医院(465550)代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年4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180例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90)和试验组(n=90)。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为47~74(62.5±3.7)岁;试验组患者年龄为48~75(63.6±3.8)岁。将两组基线资料展开比较,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以患者尿道具体情况为依据对导尿管进行合理选择,置入深度达20~22cm后,对尿液流出与否进行观察,看见尿液后再置入1~2cm的深度,于气囊中注入15ml生理盐水,对尿管进行固定,并连接好引流袋。试验组实施预防性护理:①术前1d、进入手术室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留置尿管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所在进行讲解,将苏醒后尿道常见刺激反应告诉患者,叮嘱其做好心理准备,给予患者安抚,保证其始终保持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②对插管时机进行合理选择,完成麻醉诱导后,待患者完全停止自主呼吸后进行插管操作;③以患者病情、年龄、尿道粗细等为根据,对导尿管材料、型号进行选择,插管时要保证轻柔缓慢,尿道润滑剂选择无菌石蜡油;④待导尿管顺利置入后,与引流袋及时连接,禁止过度牵拉、扭曲导管,避免其受压;⑤在气囊中注入10~12ml的小剂量生理盐水注入,导尿后牵拉尿管2~3min,并在大腿内侧进行固定;术后协助患者选择平卧位,促使膀胱容积明显增大;⑥待患者苏醒后要耐心陪伴在其身旁,对其烦躁不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行缓解。

1.3 观察指标 ①麻醉苏醒时尿道舒适度:0级:无任何不适感;I级:出现可以忍受的轻度不适感;II级:出现难以忍受的尿道刺激症状,不适感明显;III级:出现无法忍受的不适感,尿道刺激反应强烈,伴随明显的急躁心理变化[1];②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患者对护士护理质量、工作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满分100分,设定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学评析 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处理,尿道舒适度、护理满意度以百分率(%)加以表示,比较给予x2检验,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表。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清醒时尿道舒适度试验组尿道舒适度0级、I级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其II级、III级百分比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附表。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8%高于对照组90.0%,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清醒时尿道舒适度[例数(%)]

3 讨论

预防性护理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不断优化和改革后新提出的护理方案,其主要通过预见性分析治疗过程中患者潜在并发症及可能对疾病转归产生影响的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以达到对不良事件进行预防,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的目的[2]。对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患者开展预防性护理,可使患者护理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确保其全程保持平和稳定的心理状况,减少各种不良事件发生危险,使导尿管对尿道刺激明显减轻,提高其尿道舒适度,进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医院良好的信誉和形象[3]。

由本次研究可知,试验组尿道舒适度0级、I级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其II级、III级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从而充分证明,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时开展预防性护理可有效缓解尿道不适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不适感导尿管预防性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多形式健康宣教及培训对乳腺癌术后肢体肿胀、不适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消除“不适感”缩短“过渡期”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车改在基层:“不适感”如何调适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