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单抗结合放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2019-10-16 23:28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0张凯杨峥饶石磊齐书然王旸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贝伐莫唑胺胶质瘤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0)张凯 杨峥 饶石磊 齐书然 王旸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的54例脑胶质瘤病患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的性别,年龄,平均年龄,肿瘤直径,平均直径以及发病所在位置分别为男(14例),女(13例),30~74岁,(57.38±11.82)岁,2.2~3.8cm,(2.9±0.4)cm,额叶(15例),脑干(10例),枕叶(2例);对照组(27例)的性别,年龄,平均年龄,肿瘤直径,平均直径以及发病所在位置分别为男(15例),女(12例),31~75岁,(58.49±11.75)岁,2.3~3.9cm,(3.0±0.5)cm,额叶(14例),脑干(10例),枕叶(3例)。两组病患的资料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患都符合诊断标准,都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都没有精神上的疾病,都没有心脏及肾等功能器官的损伤,都没有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都不对所使用药物有过敏反应,且都没有听力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病患仅使用传统的放化疗治疗,每天给病患口服一次200mg/m3的替莫唑胺,持续使用五天,每个治疗周期为28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病患使用贝伐单抗,每隔一周静脉滴注一次,剂量为10mg/kg。两组病患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都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止吐,抗过敏等,在此期间,医生要密切关注病患的血,尿以及凝血功能等。

1.3 评定指标 参考相关文献,将病患的疗效主要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稳定)以及PD(病变进展),总有效率是前两者之和与总例数的比值,疾病控制率是前三者之和与总例数的比值[1]。其中CR指的是病患的肿瘤全部消除,一直持续的时间超过28d;PR指的是病患的肿瘤减少了至少30%的大小;SD指的是病患的肿瘤变化范围保持在减少量小于30%,增加量小于20%;PD指的是病患的肿瘤增加量大于20%;相关工作人员记录两组病患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用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x2检验,P<0.05时,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 两组病患的不良反应比较[n(%)]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5.16%)较对照组(70.37%)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病患的不良发应比较 两组病患的各个不良反应症状比较都没有差异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疾病,其有较高的复发性。贝伐单抗能够对肿瘤组织内部新形成的血管起到抑制的作用,因此可以较理想的减少病患因为肿瘤血管的快速增殖而形成的肿瘤破坏,在此期间,该药物还能够加快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的增殖,大大减少了机体血管的通透性,使贝伐单抗能够有效的阻碍肿瘤细胞对周边的血管组织的破坏作用[2]。此外,贝伐单抗与替莫唑胺共同治疗胶质脑瘤的过程中,前者药物能够有效的提高肿瘤对后者药物的敏感性,因此使替莫唑胺增强了抗肿瘤的作用[3]。通过先前研究,我们得出贝伐单抗与替莫唑胺共同治疗的主要优点有:①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只产生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且一些副作用能得到有效的处理;②有明确的作用靶点;③对病患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提高;④贝伐单抗可以起到预防颅内高压的作用。然而,由于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对抗正常的生长机制,加快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肿瘤的生长速度。

本文结果分析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而不良反应情况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观察组虽然有较高的有效率,但仍然会发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医生要加强预防和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贝伐单抗与放化疗共同治疗脑胶质瘤疗效更好,能够有效的改善病患的症状,且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贝伐莫唑胺胶质瘤
白花丹素调节MEK/ERK通路增加脑胶质瘤U87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研究
TGIF2调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贝伐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研究进展*
替莫唑胺对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探讨脑胶质瘤的手术效果分析及预后
替莫唑胺应用于脑转移瘤的研究进展
99mTc-HL91乏氧显像在恶性脑胶质瘤放疗前后的变化观察
替莫唑胺辅助治疗恶性胶质瘤43例临床疗效评价
接受标准方案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氟尿嘧啶联合贝伐单抗、单独使用贝伐单抗或不再继续治疗的Ⅲ期非劣性试验(AIO KRK 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