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2019-10-16 23:28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467000李红霞李晓燕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通量组间血液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467000)李红霞 李晓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44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2例。对照组男11例,女11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2.64±5.98)岁;观察组男13例,女9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52.95±6.03)岁。两组基础资料的比对差异上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使用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威海威高HF18聚砜膜空心纤维透析器和威海威高F14聚砜膜空心纤维透析器,常规血液透析1周2次,血液透析滤过1周1次,1次4h。

1.2.2 观察组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主要采用上海佩尼PESl6HF或PESl4HF聚醚砜高通量透析器。其中,患者1周3次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1次4h。

附表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分)

1.3 标准 使用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做相关评分,分数越低说明该项生活质量越差。此外,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前者内容包括有效、一般、无效,后者内容包括高血压、皮肤瘙痒、心脏病变以及肌肉痉挛。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统计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用例(n)和百分率(%)表示计数数据,两组间分别行t和X2检验,若P<0.05时,说明其数据比对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除生理职能、精力外,其他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6.36%,其组间数据比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比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2.73%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6.36%,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极易因为中分子毒素而引起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死亡风险[1]。其主要治疗方法为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且透析模式又分为几种类型,常见的有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以及高通量血液透析等。常规血液透析主要以清除肌酐、尿素氮等小分子毒素为主,对大、中分子毒素的清楚并未有很好的效果,并且还会引起并发症的发生。血液透析滤过虽然比常规血液透析能更好的清除中分子毒素,但因为其设备较为特殊,具有操作复杂、费用昂贵等特点,所以应用限制较高[2]。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中分子毒素的减少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具有治疗费用低的特点,故应用限制相对前两者来说较少。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除生理职能、精力外,其他均比观察组要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者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各有利弊,但总体上还是观察组的优势较为明显。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6.36%显著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45%,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效率要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6.36%高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2.73%,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比较虽然相差不大,但观察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总之,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要优于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且可以提高和降低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高通量组间血液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多彩血液大揭秘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
护理干预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