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裕
摘 要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而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本文力求从所在区域范围内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现状着手,结合多年小学数学从教经验,深入挖掘目前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一些困惑,探索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次中心城区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意识;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138-01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做到鼓励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是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一、次中心城区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
学生缺乏主动思考意识。由于成长环境使然,一大部分学生不够自信,不够主动,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认为“学会”就行。课堂上常常成了老师和一小部分学生的“舞台”,其他学生在学习上习惯于接受,或者有思索有问题也默默藏在心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充分得知学生的思考过程,对后期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室缺乏发问的环境。新课标提倡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為主导,区域内有些数学老师的课堂还偏于传统,容易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忽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没有给出学生发问的空间。或者问题由老师“代劳”提出,学生只要会解决问题就行了。这样的课堂压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不符合数学学习的规律。
二、次中心城区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意识培养的一些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问题意识不仅关系到数学的学习,对他们今后成长也有重要的影响。怎样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氛围的创设
从现行的数学教材来看,每一课(或每一个知识点)都力求结合实际,从模拟生活情境入手。
例如,在学习小数除法单元《精打细算》这一个时,引入的是一个常见的场景“选择去哪家商买牛奶”。教师在情境导入中,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而且覆盖面应该是整个班级。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元?”,可能是“哪家商店的牛奶更便宜?”,也可能是“甲商店买10包牛奶多少元?”这样的问题。教师不能急于否定,或“转”到课本中的问题中去,既然是提问,就允许百花齐放。这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初级阶段,无论哪种水平的学生都有一样的机会,如果能得到肯定,那么,他们的信心就建立起来了。
(二)问题意识的养成——设置认知冲突
“平行四边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些学生说是,有些学生说不是,于是在课堂上吵得不可开交。等到声音渐渐小了,老师让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同学上台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静静听着。前面学生的话音刚落,后面的质疑声就响起了:“你说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的,那它就必须有对称轴,对折以后必须完全重合,那你试试看,重合之后两边的图形重合了吗?”学生试了试,果然不重合,大部分同学都确定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了。这时候,刚平静的班级又起了“风波”——有同学说“菱形是平行四边形,那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在次中心城区的小学,学生在已有知识与新知识间总是存在着认知冲突,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在同样的学习活动间也存在着认知冲突,这种情况更突出,问题的提出有益于解决矛盾,达到共同完善的方向。
(三)问题意识的完善——合作学习
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时,怎么计算智慧老人家客厅的面积有多大?平常,一大部分学生所想到的是把组合图形分割成两个长方形,再把两者面积相加。如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内很快就会有问题出现了。而本节课用不同的方法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的学习活动在合作交流中基本完成了。
问题意识是思维过程,对于次中心城区的学生来说,学会合作交流,更有助于将思维的过程提升到新的高度。
(四)问题意识的肯定——运用恰当的评价工具
评价工具随着课堂生成,应用恰当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小。问题意识作为需要长期培养的数学素养,不能忽视评价工具的运用。
数学课堂上,学生所能提的问题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往往备受肯定,赢得掌声阵阵,教师也不吝夸奖。但也有些问题看着似乎“无关紧要”,看着像是重复的,这些问题的提出者可能是班级的中等生或后进生。这时候,教师不能置之一边,也许老师的一次肯定是学生后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时候有些问题虽然与教学设计方向不一致,可是,抓住这些小细节,也许就这堂课的亮点。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数学教师应持之以恒地实践研究,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是数学学科素养的要求,也是“全人教育”的重要基础。
基金项目:本文系丰泽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小学数学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