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自峰
摘 要 “疑问”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开端,小学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思维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质疑能力进行教学策略创新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探究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激活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针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和问题能力提高,创新多种质疑策略引导学生探索数学新知,推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 小学数学;质疑能力;有效策略
中圖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128-01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单一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缺乏关注,导致学生缺乏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能够倡导学生自己质疑解疑,鼓励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素养,实现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欲望
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就需要更新教育观念,从学生学情出发创设质疑氛围引导学生思考。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情境辅助教学成为数学学习的一大热点问题。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针对教材文本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寻,在疑惑性的情境教学中让学生产生探寻新知识的欲望。
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教师可以从教学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教师出示纸箱,将红球与黄球放入箱子中,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派不同的人轮流任意摸一个球,一个小组摸10次,摸完后要能够将球放回到纸箱内。根据每个人摸到的球的颜色,在表格中标注出来,并观察记录结果。教师据此提出问题,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的球的颜色是什么?如果老师再摸一次,结果会是怎样?任意摸一个球,结果是怎样的?在三种不同的问题表述中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即可能性。在本课主题探究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以问题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引导学生在追问和思考中明确“可能性”“一定”“不可能”“不一定”之间的抽象联系。
二、深入挖掘教材,找准质疑落脚点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有效载体,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能够充分重视教材的中介作用。在整个数学课堂中,教师自身要能够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针对重难点知识或学生疑惑处适时点拨诱导,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质疑方法,逐渐促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更有质量。
首先,教师可以从新课课题着手提出问题,以《平行线》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平行线,如何画平行线,为什么这样画?平行线的特征有哪些?在不同问题提出过程中让学生质疑指向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可以在知识动态生长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疑问。以《圆柱的体积》教学点为例,在传授这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是如何计算的,公式怎么推导的?引导学生将圆柱与学习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做对比,在总结共同特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圆柱的体积推导是否能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在具体知识的动态操作过程中由不理解到质疑,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把握。
三、巧用课堂等待,留足质疑时间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提出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巧用课堂等待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深入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审慎回答问题,实现有意义的数学知识探寻。
以《圆的周长》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到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教具、学具等学习辅助材料,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给学生提供学具后,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应当用什么工具测量圆片的周长?测量圆的周长后又怎么推导出圆的计算公式呢?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讨论交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教师则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巡视全班小组的讨论情况,在汇报学习成果时有效引导学生对该知识点进行有意义的教学探寻。
综上所述,教师要能够认识到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思维习惯的养成起着辅助作用,通过具体教材内容的充分把握,基于素质教育倡导的生本思想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欲望;深入挖掘教材,找准质疑落脚点和巧用课堂等待,留足质疑时间等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效率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质疑能力的提升。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许昌市2019年教育科研课题《当前农村中小学生课堂质疑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立项编号:L2019G206)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沈建平.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中质疑能力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71.
[2]罗永成.略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2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