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2019-10-15 11:11董秀梅王家伦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角色定位核心素养

董秀梅 王家伦

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应承担起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的重任。教师应给自己新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促进者、思维发展的引导者、审美情境的创造者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教师;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2-0011-03

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首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出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语文核心素养凝练成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就目前比较统一的观点来说,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应该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综合能力和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对新时期学生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显然,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应该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语言学习的督促者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的本质含义是语言。所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教师首先应是学生语言学习的督促者。

1. 关注学生的语言学习与积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在讲台下默默聆听,语文本是一门促进学生语言运用的课程,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从提问的角度讲,可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提问题,如让一个学生问,其他学生回答,这样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头表达,又能增加语言的凝练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朗读的角度来讲,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齐读、单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作业布置的角度讲,教师可以突破常规的写小作文、做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课下复述课文或者编情景剧,以此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2. 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经过思考之后積极发言。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授《大海睡了》一课时,先在现代化媒体上呈现:静静的海面、高悬的明月、闪烁的星星,月亮、星星的倒影随着微波轻轻起伏……(同时旁白响起: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熟睡的鼾声)然后,请学生回答“为什么她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大海的鼾声是怎样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呢?”学生在回答的时候,看着大屏幕上的字读,回答得也比较流利。事实上,这位语文老师的做法,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学生只是按照已有的答案照读,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语言的组织,这不利于学生语言的训练。教师可以把这个过程反过来,先让学生回答,再在现代化媒体上呈现,让学生自己学着组织语言,反思自己的答案与教师提供的答案的差距。《大海睡了》这篇课文,学生只有反复朗读、吟诵,才能真正融入进去,丰富感受,培养语感。此外,教师不可放任学生散读,可以通过朗读竞赛、齐读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小学,有些学生有懈怠的心理,他们看文章只拾取只言片语,不重视老师布置的朗读、背诵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督促学生去完成,采用同学之间相互检查或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语言作业。

二、思维发展的引导者

思维是一种内部语言,是一个内在的动态的程序性活动,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想”的过程,外在的语言活动必须经过内在的思维组织才能完成。因此,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然而,每个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是不同的,作为思维发展的引导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维训练。

1. 小学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个阶段主要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较低,平铺直叙地讲一些知识或道理,他们可能一时难以理解。让学生通过复述故事、表演童话故事或续写故事的方式进行学习,他们既能学到知识和道理,又能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

2. 初中阶段。初中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成熟,抽象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个阶段主要应进行结构化学习,促进学生结构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如学生可以初步感知文本,整体分析文章,了解结构脉络。初中生处在特殊的生长阶段,批判意识较强,这种批判思维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学生的知识建构正是在不断的“同化-顺应”转化中达到平衡的。教师应设置合理的评判问题,掌握批判标准,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引导学生分辨和探索,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获得思维的启迪。

3. 高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得到发展,这个阶段主要应进行整体学习,培养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通篇分析文章的起承转合,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的逻辑,学习小说要通篇考虑文本是怎样表现矛盾冲突的,学习诗歌要考虑作者表现情感的手法,学习散文要考虑文章的情感线索等,不同文本之间也要相互比较和综合,层层渗透,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某个阶段设置某种学习方法,并不是摒弃其他方式,而是重点训练,适度配合,齐头并进。不管怎样,了解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关键。思维是“想”的过程,语言是“说”的过程,思维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要实现说得“华丽”,必须要想得“饱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师的教学必须要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点拨与指导。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知道学生的所“思”,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洞察学生思考的程度,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恰当的表达和交流。

三、审美情境的创设者

徐飞老师在他的讲座中说教学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境界,其关键词是“实在”;第二重境界是高效教学的理想境界,其关键词是“和谐”;第三重境界是魅力教学的审美境界,其关键词是“美感”。语文是一门发现美、感受美与创造美的课程,小说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散文中诗情画意的语言、诗歌中灵动饱满的意象无不在向我们展示语言的魅力与美感。美感教育对学生审美情操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不是刻意为之的,而是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熏陶感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能够自觉地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1]因此,要实现审美教育,必须要在一种审美情境中进行,语文教师应是审美情境的创造者。下面以于漪老师的授课《春》为例,分析审美情境的创设。

于漪老師首先在导语中就创设了一种美的意境:我们一提到春啊,你们想一想看,会不会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我们曾经学过一些绝句,现在我问一问大家,杜甫的绝句当中是怎样描绘春天的?于漪老师以诗意的语言,创造出一个美的意境,让学生在对春的回忆与想象中学习文章。在上课过程中,通过与写春的古诗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散文《春》的饱满;通过一个个诗意的问题和一处处的用词、炼字等的细节分析,使学生沉醉在美的春意里;通过一次次的朗诵,师生共同沉浸在温暖而又充满生机的春色里。就连作业布置也充满美的韵味:体会那些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一样的词句是怎样从笔端流淌出来的;领略大好春光,写一篇《春天的歌》。

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的味道,用语文化的语言讲语文,用诗意的语言创造美的意境,而这些应该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技能。

四、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浓缩在语文的一字一句、一诗一文里。语文课文文质兼美,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可了解古代科技,学习传统文化,领会历史兴衰,体会浓厚意蕴。

教师既然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应该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造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如学习古代诗词时,通过诗朗诵的视频、古典音乐等,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诗词韵味;在学习关于古代科技的说明文时,可以通过呈现相关图片,让学生在惊叹古代科技的同时,学习文章行文技巧,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在文与道的结合中学习语文,理解文化。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内容的联系,并促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和传承性,为学生创造机会体验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2]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要学习文章的形式,又要学习文章的内容。如在学习古文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补充相应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进行不同文本之间的对比学习,帮助其了解不同时期行文的特点,领会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学习古人的优秀精神与品质。此外,语文实践活动也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教师可以亲自带领,也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参观博物馆、名人馆等,学习古代科技和文化,开展知识竞赛或作文比赛,将传统文化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身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要有理想、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而扎实的学识,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加强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也是一门必修课程。语文教师应博览群书,学会欣赏美,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典诗文要学习,教师只有了解历史,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浅出,得心应手。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必须熟识文化、了解文化,才能更好地培养传统文化的继承人。

语文教学必须是借助“工具”渗透“人文”的,“工具”是基础,“人文”是升华。[3]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对应语文表情达意和交际交流的工具属性;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对应语文课程所具有的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人文属性。语文课程强调通过“工具”渗透“人文”,就是要在语言和思维的基础上,在对文章读懂、理解、会运用的基础上鉴赏、分析文章的美,感受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工具”渗透“人文”,就是将文与道结合起来,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和自然而然地糅合,由此促进学生语言、思维、审美能力的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陈修德.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契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

[3] 欧阳芬,王家伦.语文教学:借助“工具”渗透“人文”[J].中学语文,2009,(Z1).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角色定位核心素养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