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民 刘媛 李伟锋 刘小云 马慧群(通讯作者)
719000榆林市中医医院1,陕西 榆林
710000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陕西 西安
痤疮好发于对青少年,对其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其是一种主要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痊愈或减轻,但是亦有一部分患者经久难愈,造成较大心理压力,以好发于面部的丘疹、粉刺、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作为本病的临床表现[1]。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皮脂分泌过多和炎症反应等因素与痤疮发生密切相关。人体在进入青春期后体内的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出现显著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从而导致大量皮脂产生。同时异常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质化引起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微粉刺即角质栓。多种微生物在毛囊中大量繁殖,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其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介质和炎症细胞,最终诱导并使炎症反应加重。中医学认为其发生主要与脏腑失调有关,肺主皮毛,主要责之于肺,牵涉五脏,一般辨证以热证多见[2]。
对于本病的治疗,一般以局部外用药物如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硫黄洗剂等,或口服抗生素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抑或口服异维A酸、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等治疗。然西药治疗疗程长、抗生素等治疗不良反应大[3-5],因此中医在本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图1 初诊
图2 治疗1周
图3 治疗2个月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痤疮的发生,特别是青少年痤疮的发生,虽病机多变,但主要责之于热,中医学认为五脏皆有热,而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肺主皮毛,因此主要责之于肺热,而痤疮易发生于面部,属于上焦,故常常心经有热也会导致;再者,面部乃阳明胃经之所行支出,故而胃热为病亦当重视。即使在某些寒热错杂的疾病,在表依然表现为热象。因此,可以看出,痤疮的发生,特别是面部痤疮的发生,主要责之于心、肺、胃,治疗当以清热为主,然清热药大多苦寒。因此,笔者结合古方,以中医外治为理论基础,创立凉血外敷方,治疗本病,疗效满意。其组方如下:桑白皮50 g,丹参50 g,石膏50 g,甘草20 g。上四味药,共为极细粉末,用清水调制成糊状,外敷痤疮局部,30 min/次,7 d为1个疗程。
患者,男,23岁。主诉:反复性颜面部红斑、粉刺2年余。2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性颜面部红斑,粉刺,曾多处中西医治疗效不佳,服中药清热解毒后腹泻、腹痛。体格检查:全面部散在红斑,炎性丘疹,粉刺,结节,个别为脓包(图1)。初步诊断:寻常痤疮。治疗:予自拟以凉血外敷方,中药面膜,1周为1个疗程,复诊时全面部散在红斑、结节,炎性丘疹、脓包消退,皮损好转(图2)。继续同前治疗,治疗2个月后颜面部散在结节恢复,1个月后,皮损好转,无复发。注意事项:禁忌辛辣刺激,高热量食物。禁用洗面奶,爽肤水等化妆品。不适随诊(图3)。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以及多发疾病,内服中药或西药虽能起效,但是往往由于药性偏凉有伤胃之不良反应,而限制了其应用及长期用药。本文用自拟凉血外敷方治疗本病,既取得较好疗效,又兼顾方便,且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特别是在广大基层医院予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