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绍榜
摘 要:本文从初中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出发,以化学元素观为例,对以初中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为基础的教学程序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基本观念;元素观
科学学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養。作为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化学学科除了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外,还应当帮助学生学会从化学角度去认识物质,增强对所学化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一、分析教材,初步理解
元素是质子数目相同的一类原子,这一观点是人们在了解原子及其结构之后对于物质基本成分所形成的认识。元素的概念十分抽象,理解该概念需要有长期接触和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内容的积累,在此基础上再对原子和原子结构进行区分。那么从初中化学教材来看,教材的编者选择了让学生从较容易理解的宏观角度切入,即通过元素周期表,以最简单也是最熟悉的英文字母组合的方式来识记常见的物质组成元素,而且这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且掌握实际物质与抽象元素之间的关系,着重强调了元素种类的优先性。在度过初级阶段后,教材又从微观层面对物质进行了表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分析化学反应的方法来理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的定律,也就是质量守恒。结合资料卡片中对于地壳生物与生物细胞元素的介绍等内容,都在不断加深学生对于元素本质的认识,丰富着学生对于化学的认知。
例如,在“元素”一课中,本课涉及到了元素、元素基本符号以及元素周期表三部分知识内容,是初步培养和向学生渗透元素观念的重要一课,也是学生基本形成化学元素观念能够不断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的奠基阶段。本课将元素基本概念与原子结构、空气等典型元素之时进行了综合化和结构化,教师需要围绕“元素”这一核心来进行教学设计,在课上通过问题和类比迁移来帮助学生认识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清晰地认识到物质是由一个又一个元素所组成的,相同的元素能够组成上万种不同的物质,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是有限的。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梳理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离子等之间的关系,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和价值,以及电子排布呈现周期变化规律这一元素周期表基本性质。总的来看,本节课中所有涉及到的内容几乎都是在为初次接触化学知识的学生铺平道路,为其形成对物质世界认识的元素观念所服务。课下,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挑选几道生活性的习题供学生试做,旨在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分析学情,明确方向
分析并牢牢把握实际学情是开展有效、有针对性课堂教学的前提之一。处在青少年阶段的初中生,其基本化学观念的形成关系到教师是否引导其经历了从知识获取到方法习得,再到思想观念递进的过程,循序渐进的培养与渗透是化学元素乃至多个思想观念的基本过程。教师要严格根据自身对于化学基本观念的深入理解,综合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素材、资源,设计丰富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基本化学观念点明正确方向。
例如,在“水的组成”一课中,本课属于“物质组成”领域中的经典课题,是培养学生基本元素观念的重要载体。从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出发,学生已经在“元素”一课中对“物质”和“元素”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一课乃至该单元的其它内容大多都是为了将基本的化学元素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进行深化和完善。换言之,接触到实际物质课程内容已经进入到了元素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这一阶段。回归主题,本课的主角“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于之前“氧气”学习过程中掌握的氧气检验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分析与水有关的化学反应,掌握水的组成。如用雪花样式的片状模型来模拟微观的化学变化过程;还可以通过电解水实验来让学生去深入体会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守恒的神奇规律,通过演示实验来测定物质的元素组成,这种直观的水通电分解能够有效地揭示出一些宏观现象背后所蕴藏的微观本质。
三、转换问题,激活思维
问题常用于启发和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要起到保持学生学习思考状态和思维的作用。那么已经对化学基本思想观念有所了解的学生,此时教师应将其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转换为“为什么”或是“怎样做”之类的问题,通过实用性较强的科学探究情境来培养学生的资源搜集和思维发散能力,深化基本化学观念。仍以“水的组成”为例,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为学生演示分解双氧水的制氧气方法,那么试验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几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为什么双氧水可以用来制备氧气?”“水通电分解以及氢气燃烧生成水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如何进行检验?如果点燃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中是否会有新的物质产生?”等等。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素等基本观念,不仅利于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一些事实性知识,而且能够逐渐地去自觉运用化学观念来认识物质世界,实现所学知识的迁移,在化学观念指导下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发展其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丹娜.化学观念统领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以人教版“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12):69-72.
[2]邓金亚. 初中化学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