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诗林 李慧莹 霍星
摘要:对于传统村落来说,当它的称谓从“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时,就证明了它的文明价值及传承意义。而传统村落中的公共空间又是本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空间类型。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应有的功能特性和文化特征在现代化进程中却显得千篇一律,并且开始失去其自身的传统特色、民风风俗等文化价值。这样的公共空间,不但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也使得其中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本文正是以传统村落中的公共空间营造研究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对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并探究解决传统村落中的公共空间营造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传统村落;传统文化;公共空间
一、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加大力度建设传统村落,社会各界也一直对这个方面有所研究。由于村落中公共空间建设的核心地位与文化价值,社会上也有很多相关设计人员不仅开始密切关注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营造,而且也在进行积极的实践。但自2006年的新农村建设政策实施以来,国内现有村落的公共空间新建与改造建设,大多数都照搬照抄了城市的模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建设应该与当地村民的生活紧密相连,但现在的改造建设基本都忽视了当地固有的生活习惯、传统习俗和文化底蕴。所以现有的乡村公共空间活力与特色不足的问题是急需解决的。
二、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营造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来看,我国对于传统村落的建设重点主要集中在村民物质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上,虽然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村落公共空间对于村落建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与城市空间相比,人们对村落特色公共空间营造问题关注甚少。营造特色公共空间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以及民族精神的传承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本文通过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现存问题的分析与理解,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传统村落特色公共空间的营造措施,以及解决传统村落中现存的公共空间衰落的方法。[1]
三、乡村公共空间现存的问题
(一)“城进村退”导致村落“空心化”
传统村落中人口迁移造成的社会空间结构改变导致了“空心村”问题的出现,使村落缺乏活力和生命力,日益颓废。城镇化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使越来越多的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以在城市打工维持生计,并且逐渐移居城市。这种现象在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尤为明显,村子里常住人口不断减少,部分村落里甚至仅剩几户留守的老人和儿童。
(二)“乡村记忆”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弱化
传统村落承载着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信息,被称为“文化的活化石”,是一笔宝贵财富。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乡土文化、乡土价值观逐渐被人们遗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也逐渐被改变。随着村民们文化意识、保护意识的缺失,祖先的生活方式、审美理念乃至人生信条都渐渐被人们所忽视,使得人们在不自觉中丢掉了精神故园。如私自拆毁传统建筑,导致新旧建筑风格杂乱;不能很好的保护历史环境;传统信仰、仪式的淡化等现象的出现,非但没有让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保護,反而被肆意破坏。同时,传统民俗、传统节日、民间技艺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也正逐渐被城市文化取代。这些问题要想得到改善就需要判断在村落建设发展过程中,什么应该保留,什么该更新,具体方法又是如何,从而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村落公共空间被占用问题严重
村落中的公共空间由于长期疏于管理,村民随意占用公共空间现象稀疏平常。这种现象的发生究其源头是自2000年来,在国家一系列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下,村民经济负担逐渐减轻,利己思想逐渐产生,在公共街道放置个人物品,,圈占公共土地搭建违章建筑。比如在主要道路旁的一些住户不断向外拓展自己家的院子,导致道路狭窄,过往车辆形成视野盲区,引发交通事故,对村民的人身安全和经济都造成一定的损失。在村落里的小路上,有村民沿着自己的住房在外围搭建一些简易棚,或堆放杂物,或饲养牲畜,导致村落环境遭到破坏,又十分不美观,最重要的是还影响到了周围村民生活质量。这些村民私自侵占公共资源的现象严重破坏了村民的生活环境。[2]
(四)管理方法、个人素质的欠缺
在传统村落建设出现的问题中,村落整体风貌不协调,传统风貌遭到破坏的现象尤为显著。传统村落的规模并不是很大,自然和文化生态都相当脆弱,管理者自身的保护意识、重视程度的不够是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在村落建设中的管理者或者保护者由于“政绩工程”的影响,并没有真实有效的做到科学治理,大力保护,大多用对待城市的态度来考虑乡村建设,片面求洋求新,破坏了空间所蕴含的文化与价值,再加上老建筑本身的衰落问题,治理难度加大。因此,村庄的管理便是一拖再拖,很难一鼓作气将这些低效空间进行规模整治。
四、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营造措施
(一)打造特色传统空间氛围
对于传统村落特色公共空间的营造,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文化的完整性,尽力修缮留存下来的传统文化空间,合理挖掘和利用各类文化遗产。其次为避免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建设中出现“千村一面”的问题,必须首先考虑当地的传统特色,包括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传统节日,在乡村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给予保留和传承。在建设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现代城市的设计方法去建设传统村落,应该听从村民的多方意见,必须充分考虑村民的首要利益,优先建设村民急需的公共设施,始终在建设中真正体现村民的意愿和利益,始终以村民的需要及福祉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避免对村落的风貌和格局造成破坏,尽量减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改造,顺应自然。最后通过特色公共空间的营造,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3]
(二)改善公共空间服务功能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服务功能的改善需要加强共享空间的改造,重塑和增进空间公共性的发展目标。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村民的生产生活空间,所以可以通过改善村庄公共服务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来提升公共空间服务功能。具体措施可以包括向农家书屋提供儿童阅读和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书籍,在提供儿童教育服务的同时,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还可以营造更具文化氛围的空间,作为村民学习交流中心,同时兼具协商议事、教育宣传等功能。尽力做到在保证村民正常生活的同时,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使公共空间真正具备文化职能。[4]
(三)丰富乡村特色文化活动
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密不可分,浑然一体。营造特色公共空间,需要以公共活动为载体,在村落的公共空间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率,还可以提升其公共性。对此,在管理方面,需要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培养新型文化队伍,致力于培养村民的公共精神。政府可以充分开展一系列的公共活动,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比如通过科普教育、电影娱乐、组织特色文化展示、竞赛等方式,引导村民加入到公共文化活动中来,激发村民参与公共活动的热情,从而营造特色公共空间氛围。丰富乡村特色文化的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引导公共活动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从村民自身来说,可以通过鼓励村民自发组织各种具有地域特色公共活动,比如:婚丧嫁娶、传统民俗表演、祭祀、举办庙会等,让村民亲身参与到其中,可以更好地增强村民的公共精神和归属感。
(四)政府政策、制度的引导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变迁一部分是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做出的被动选择,国家的政策引导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至关重要。在 2018 年出台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 》中就提出了要根据不同功能统筹规划,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各个村镇土地的整合流转,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可以在国家大政策、大方向下根据村庄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制定和调整,致力于提高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續发展,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村落公共空间。政府要落实好主体责任,杜绝“旁观”心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立足于传统村落的发展,增强村落自身的“造血”功能,吸引人员回流返乡,保护建筑,留住“乡愁”,改变衰落现状,让村子活起来。[5]
五、结束语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演变是整个乡村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其衰落有着各方面的原因,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了解其衰弱或是发展的原因,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就现在而言,它们的结构形态和发展状况也是有差距的,因此,村落公共空间的营造在考虑大背景大政策的影响下,也要考虑区域不同的影响因素,而且不同地区的村落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要求他们在统一的思想下还要更有针对性的治理、发展自己村庄的特色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军.传统村落中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与营造—以临沣寨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6.
[2]王鹏.社区营造视野下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6.
[3]杨曙光.苏北新农村公共休闲空间的优化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6(31).
[4]徐萌.基于社会重塑目标下的川西临盘社区营造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6.
[5]王勇,李广斌.裂变与再生: 苏南乡村公共空间转型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