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12 23:56徐文娟
艺术大观 2019年22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高中美术教学应用

徐文娟

摘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培养高中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综合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兴趣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并研究了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开展措施。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高中美术;教学应用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结合兴趣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于美术课程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兴趣是学生参与课程知识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动力,只有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教学课堂上,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因此高中美术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纳入兴趣教学法的应用。

一、兴趣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分析

(一)优化教学质量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兴趣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堂教学地位,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成长和发展,也能够主动引导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兴趣教学法的应用还能够为学生建立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学生跟教师拉近了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兴趣教学需要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素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也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美术教学更加灵活

在高中美术课堂上应用兴趣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美术学科教学的灵活性,在课堂上构建出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了被动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所有美术知识都是来源于教师,因此学习中也养成了过于依赖教师的学习习惯。教师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并不了解,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缺少了教学互动,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兴趣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进行探究和思考,让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多变,结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师能够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措施提升教学质量。

(三)提升美术学习积极性

目前现阶段一部分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认为美术教学并不重要,因此在教学课堂上教学态度过于敷衍,无法真正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需要首先创新教学观念,并应用兴趣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成长和认知需求,认识到美术课堂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优质的美术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开展措施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能够优化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己的学习技能提升美术学习水平。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兴趣教学法的应用,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提升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属于先进的教学手段,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把美术重点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例如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学习国画知识点,国画的绘画技巧分为工笔和写意,如果单纯地按照理论知识的讲解方法来阐述工笔和写意的含义,可能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结合多媒体教学,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有特色的国画绘画方式,了解工笔和写意不同的表现手法,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美术知识学习更加简单。

(二)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对象是学生,但是一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还认为自己是教学中心,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把教学主体逐渐转移成学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加强课堂教学引导,通过美术课堂来影响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升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高中美术学习中,教师在讲解《线描写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点画一些自己喜欢的画面,可以是人物,可以是景物,可以是有意思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画画兴趣。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把自己之前学习的美术知识应用到美术课堂中,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进行评比,所有的小组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通过对比来学习其他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

高中生的年龄还不够成熟,容易对新鲜事物提起好奇心,好奇心能够带动兴趣,提升参与积极性。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设置悬念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巧妙的课堂悬念设计,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知识点加强研究。例如在学习西方绘画相关知识点时,教师首先在一开始就设置教学悬念:“西方绘画的绘画特点和中国国画的绘画特点有什么不同?其中的油画又是什么时期进入到中国的?”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对于西方绘画发展和来源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能够引导学生不断的探究和思考,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跟学生共同分享一些有特色的西方绘画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绘画作品来发现作品的魅力,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通过不断的欣赏和观察,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得到大幅度的上升,自然也就提升了对于美术作品的热爱,提升美术学习积极性。

(四)美术教学结合生活实践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结合生活实践,能够利用学生积累的生活体验,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很多跟美术欣赏有关的内容,由于學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不足,因此还不能够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的美学因素。如果能够把美术教学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生活中的艺术[1]。例如在学习有关于楷书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为学生讲解各类字体的分类和楷书的书写技巧,在欣赏名家作品时,可以展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写的楷书作品,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楷书书写的特点,总结楷书书写应该具备哪些技巧。通过自主讨论和分析,学生能够掌握楷书书写的方法,并从书写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稳固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学习兴趣。

(五)培养学生审美技巧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相应新课标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融合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质量。高中生的生活阅历积累不足,认知能力还有待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审美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通过欣赏经典的美术作品,感受艺术气息和内涵。例如著名的《拾穗者》作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美术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美术学习提升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美术教学阶段应用兴趣教学法,能够提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让美术教育工作开展更加灵活,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兴趣教学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学习,学习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宝林.兴趣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211-212.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法高中美术教学应用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