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杰
摘要:由话剧改编的国产喜剧电影《驴得水》讲述了在民国时期的一个偏远地区的学校里,教师们为了领到更多的钱而把一头驴谎报成一位有高学历教师,由此引发闹剧的故事。本文针对“吕得水”老师、铜匠、张一曼、孙佳这四个人物形象做浅析。
关键词:人物形象;符号;角色
电影《驴得水》讲述了在民国时期的一个偏远地区的学校里,教师们为了领到更多的钱而把一头驴谎报成一位有高学历的教师。但当上级领导要见这位“吕得水”老师,教师们用一个又一个的谎去圆“吕得水”老师的谎言的时候,这场闹剧就开始了。
一、“吕得水老师”
电影中的驴,或者说是根本不存在的“吕得水”老师,是贯穿这场闹剧的线索和符号。它原本只是学校里养来拉水的驴,但由于谁都不想出钱养它,于是就向上级谎报成了学校里的一位老师。但事实上,为了圆这个谎言,大家都付出了代价,最终也都落得一场空。这里也是借“驴得水”来讽刺教育乱象,一头驴冠上一个名字也敢被称为“驴老师”,而给它冠上名字的这群教师同样有失师德,为了谋取利益而失去了最初的理想和道德。同时,电影也是借着驴来讽刺人类阴暗一面的虚伪、贪婪、自私、无情,用电影中铜匠老婆的话来说“你们才都是牲口”,甚至比牲口都不如。而影片的后半部分,这头驴也因为要招待特派员而被杀,送上了餐桌,暗示着这个就像泡沫一样的谎言到最后会破灭,连谎言的核心都保不住了,更何况是撒谎者的结局呢?
二、铜匠
在电影中,铜匠被包装为“吕得水”老师,成了教师们圆谎的重要工具,但是他们最后也被这个工具反弹,落得一场空。一开始,他只是个单纯的人,没有接受过教育,不懂得改变,不存在质疑的心理。但他的转变从被迫成为“吕得水”开始。为了圆谎,张一曼“睡”服了他,让他去帮教师们假扮“吕得水”,头一次事成之后又说他在张一曼的心里就是一头牲口,由此他觉得他的人格受到了侮辱和蔑视。影片通过铜匠前后反差极大的极端表现形式来表达人的两面性和人性异化的丑陋。铜匠由最初单纯、朴实的个性到残忍、泯灭人性的兽性,由淳朴的原始主义者到人性异化的现实主义者,这种极端人性的转变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同时也让影片更具震撼力与说服力。铜匠所代表的不仅仅是铜匠个人,同时它更代表的是一类人物群像。
三、张一曼
张一曼是自由和果敢的象征,她向往女性的“性解放”,又能随意开男人能力的玩笑,她认为自己是无拘无束的个体,追求自由和浪漫,但是当所有人都站到她的对立面时,她才发现她没有能力去反抗依旧“强大”的传统观念。她表面上自由,但最终还是受到了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贞洁烈女观念的反噬。这也奠定了她悲剧的结局。
四、孙佳
张一曼和孙佳作为这场闹剧的参与者,也是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但她们两个又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象征符号。而孙佳更像是一个稚嫩的孩子,她固执地把所有人一周的水泼向救不了的驢棚大火,她的无理取闹最后也害死了她最爱的驴,她写的举报信如果真的寄出去将害死她身边的每一个人,但孩子往往会口吐真言,“如果过去的真的就那样过去了,未来只可能会更加糟糕”。她只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当所有人都在齐心协力圆谎的时候,她大多数时候都是表现出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想法。孩子的可爱之处在于幼稚,但孩子的残忍之处也在于幼稚。
并不存在的“吕得水老师”、假扮“吕得水”老师的铜匠、张一曼、孙佳,除了上述的角色外,整部电影鲜明的角色符号共同为这出闹剧增添了戏剧的色彩。一部影片主题的体现和深化往往与影片人物形象密切相关。电影作品的核心是人物形象。人物即角色,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往往直接决定一部电影作品的艺术价值。《驴得水》之所以能在众多的电影中脱颖而出,其营造的人物形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所表达的电影内核和主题,同样值得令那些华而不实的影片学习,也值得观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