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及心理

2019-10-12 12:56邢应贵谈明生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4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心理问题留守儿童

邢应贵 谈明生

摘要:为了顺利推进我校2018年所承担的市级课题的开展,笔者对我县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6-14周岁)进行了调查,归结出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及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积极探索了相关应对方案,以促其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留守儿童 生活现状 心理问题 探索

“留守儿童”已日益成为热点话题,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特别关注留守儿童问题。2018年,我校承担了合肥市《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生活现状与心理问题研究》课题,为了顺利完成研究任务,我校按照既定方案,运用《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表》和《农村留守儿童通用行为量表》对庐江县绝大部分农村中小學(包括农村教学点)的2000名留守儿童(6-14周岁)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耐心整理和科学归纳,从中了解到我县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透视了他们的相关心理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

我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详见下表。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任性随意

有的留守儿童表现出对监护人的过分依赖,这是与其年龄不相称的病态心理。祖辈出于对留守儿童没有获得完整的父母之爱的同情与补偿,常溺爱留守儿童,对其有求必应使孩子懒惰成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凡事依赖,任性随意。

2.孤僻闭锁

由于缺少父母陪伴,一些留守儿童人际关系较差,不善于跟同学交往,从而产生孤僻闭锁心理。据调查,具有闭锁心理的学生占15%以上。

3.脆弱冲动

有些留守儿童不堪现实生活的无情,遇上挫折和困难,由于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安慰和疏导,无法向父母倾诉,心理堤坝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信念危机甚至对生活绝望,以致轻生。我校2例抑郁症患者,均为留守儿童。

4.品行不良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一些留守儿童缺少教养,不懂礼貌,无视尊长,性格粗鲁,脾气暴躁。还有一些孩子偷窃恶习难除,在学校偷同学小钱,在家偷家人大钱,有的甚至偷邻居家的钱。据调查,庐城镇某村未满14周岁的留守儿童占某某,惯偷,多次被抓获,却屡教不改。问及原因,占某把罪名甩给父母,说父母不陪伴他,他觉得这样做会引起父母重视。

5.早恋逆反

根据鲍尔比的依恋关系理论,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与管教,一些留守儿童缺乏安全基地,没有安全的依恋关系,青春期一来到,就急于寻求异性之爱,于是早恋应运而生。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叛逆,老师禁止的事,他偏偏去尝试。15岁的留守儿童刘某(男),与14岁的留守儿童葛某(女),不顾老师反对,常常夜不归宿,后来差点被社会上不法分子利用。

三、主要原因

1.社会因素

许多农民工其实也希望把孩子带在身边,但由于诸多原因,孩子进城入学后衍生的相关问题,令其束手无策。于是,把孩子留在农村就成了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无可奈何的抉择。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农村学校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的制约,留守儿童缺乏系统的心理教育;同时,社会教育相关服务体系也尚未发展成熟。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在所难免。

2.家庭因素

(1)父母外出,监护不力

乡镇企业发展迟缓,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弱,传统种植业收入水平低,加上我县许多地方土地再次流转到少数种植大户手上,导致大部分农民手上其实没有土地可种,只得出外打工。当然,农村家长教育意识也有问题。许多家长算着“反顺账”——从高中算起,7年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几十万;让一个初中毕业生就业,7年能挣几十万。孰优孰劣,不言而喻。同时,“隔代亲”现象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发展。祖孙两辈,年龄差距大,一般都达50岁,代沟深;且祖辈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一般只关注孩子物质生活,至于孩子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行为习惯,则放任自流。有些儿童,在祖辈的娇生惯养下,任性固执。

(2)亲情沟通不畅,心理垃圾淤积

笔者认为,垃圾是看得见的烦恼,而烦恼则是看不见的垃圾。许多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尤其是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普遍正处于生理发育、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正是急需沟通和正确引导的时候。而恰恰在这一阶段,父母在其生活中是缺位的——父母远在他乡,很少倾听孩子的心声,很少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很少及时引导孩子。孩子烦恼时,往往得不到来自父母的排解和帮助,渐渐会紧张焦虑,甚至恐惧,久而久之,他们的心中淤积了许多心理垃圾,致使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的形成。这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都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四、相关对策

1.建立健全档案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相关档案。如:人口资料;与监护人的关系;爱好和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

2.加强家校联系

通过多种方式,密切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建议并帮助相关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开通“亲子热线”,建立“亲子网站”,创设“远程亲情乐园”等。

3.开展社团活动

大多留守儿童的日常活动除了在家跟祖辈一起看看电视,就是玩手机游戏。因此,学校要广泛开展社团活动,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在各自喜欢的社团活动中结识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好朋友,有机会向好朋友及时倾诉自己的烦恼。学校这样做,意义很大。一方面,能让他们学到一些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能让他们自觉地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感受学校温暖,消除不健康心理。

4.丰富心理课堂

心理健康课熔知识、趣味、实践和情感于一炉,学生的参与性强。老师可以通过趣味游戏、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可是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不设心理健康课。因此,教育主管部门需引起重视。

5.发挥心理咨询室功能

在这一方面,我校经验可以推广。2014年,我校专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验室,心理咨询师通过倾听、接纳、疏导相关留守儿童,或者在沙盘室为其hold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使其快乐地玩耍,而咨询师在陪伴中去抱持小来访者的羞愧、尴尬、忧郁和悲伤,引导心灵忧伤的留守儿童在玩沙盘游戏中获得成长。

6.教师结对帮扶

学校可以制订方案,安排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这一点,我校又有可借鉴之处,我校的“代管员妈妈”在当地有口皆碑。我校给每位留守儿童都配备了“代管员妈妈”,每一位“妈妈”(教师)至少有10个孩子(留守儿童),如此化整为零,准确到位,留守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

7.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学校是弱势机构,农村学校附近的网吧、电子游戏厅、影视厅等对留守儿童诱惑力很强,但学校不能干预。因此,当地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对学校周围边的相关娱乐场所进行严格的监管、排查,一旦发现违规经营者(允许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进入)坚决予以取缔。

总之,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堪忧,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愿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共同关爱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2012修订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申荷永主编.心理分析:理解与体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心理问题留守儿童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