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文字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个案报告

2019-10-12 01:08:10伊力扎提麦麦提古丽格娜艾塔洪买合甫来提坎吉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阅读障碍个案解码

伊力扎提·麦麦提 古丽格娜·艾塔洪 买合甫来提·坎吉

(1.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新疆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研究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

一、引言

拼音文字根据其透明程度,即阅读过程中词的形态结构和语音之间的一致性,排列成一个连续体。[1]透明程度越高,形-音对应规则会双向一一对应,文字将位于连续体的一端。比如,芬兰语是一个高度透明的文字,阅读过程中一个特定的字母永远表征一个特定的语音。与此相反,英语中,字母和语音的对应关系双向不一致,属于典型的不透明文字,因此位于连续体的另一端。[2]阅读是将字母和词变换为语音编码的过程,习得字母符号和与之对应的语音得以配对能力是学会阅读的重要标志,[3]因此文字透明程度对阅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4]Ziegler&Goswami(2005)用语音单元理论(Grain Size Theory)揭示了文字透明度对阅读的影响机制。[5]他们认为,形-音对应关系的高度一致性有助于阅读者使用更小的语言单元,从而阅读习得变得相对容易和快。不透明文字中,小单元的一致性则很低,阅读者只能选择大单元阅读策略进行阅读,因此阅读习得变得相对困难、所需时间较长。Seymour 等人(2003)考察了14 种语种儿童的阅读发展特点,[6]发现透明文字儿童阅读能力一年级末就已达到较高水平,而不透明文字儿童要达到这种水平则可能需要到二年级末甚至更高。

来自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证据也证实了文字透明程度对阅读的影响。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以神经生物学为起源,单词识别正确性和(或)流畅性以及解码、拼写能力困难为基本特征的一种学习障碍。[7]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经常出现对单词、字符辨认困难,省略、代替、歪曲或添加单词或者词组等现象,[8]一般以阅读准确性和流畅性不足为基本特征。[9]大量研究表明,拼音文字阅读障碍儿童字形和语音转换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落后。[10]即便如此,透明文字阅读障碍儿童仍借助完全一致的形-音对应规则,选择逐字逐句的阅读策略来保证阅读准确性。但是,这过程消耗很多的认知资源,分配到阅读流畅性的认知资源会很少,因此,相比阅读正确性,透明文字阅读障碍儿童阅读速度问题更突出。[11][12][13]

阅读发展的SRV模型认为,阅读是由解码能力和言语理解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组成。[14]解码是识别书面文字符号的能力,一般用字词识别的正确性来测查;言语理解是理解语言的能力,一般用口语或者听力理解测试来衡量。解码和言语理解两者的关系以及对阅读理解的作用方面,研究结论存在分歧。Hoover&Gough(1986)认为两者存在交互制约的关系,[15]即任何一种能力的不足都会带来阅读理解的整体损害,因此提出“阅读理解=解码能力×言语理解能力”的乘积模型。Dreyer&Katz(1992)则认为,[16]两者是相对独立、互相补偿的关系,一种能力即便发展不足,另一种能力会补偿阅读理解的发展,因此提出“阅读理解=解码能力+言语理解能力”的加和模型。

维吾尔文是一种典型的透明文字。那么,维吾尔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特点如何?阅读障碍的产生原因是什么?本研究用个案研究方法,考察维吾尔语发展性阅读障碍个案单词阅读、短文阅读、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能力发展特点并通过错误类型分析,揭示阅读障碍产生的内在原因,为阅读障碍的鉴别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

二、对象与方法

(一)个案基本情况。个案是小学四年级的维吾尔族男生,年龄10岁6个月。以世界卫生组织“智力-成就差异”定义作为阅读障碍诊断标准。具体筛查过程是:(1)用《一分钟读词测验》选取测验成绩低于全年级平均数1.5个标准差以下的学生;(2)对以上学生进一步进行瑞文智力测验,筛选出智力水平中等(25%)以上的学生(排除智力因素);(3)通过教师的鉴定排除其他心理障碍,确定阅读障碍者。

1.家长对个案的评价:阅读时,先默读后朗读,存在逐字逐句阅读和指读现象,看书距离很近,阅读速度很慢,喜欢看有图片的书,尤其喜欢听别人讲故事,不喜欢做作业。2.老师对个案的评价:聪明,思维灵活,口语表达能力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擅长文艺表演。但是,学习自主性差,阅读成绩不理想,阅读速度慢,经常替换字形和字音相似的字母。作文内容有创意,但有很多拼写错误。3.对照组:从个案所在班里,随机选取阅读测验和瑞文智力测验成绩处在年级平均水平的5名男生。

表1 个案与生理年龄对照组儿童基本信息

统计分析发现,个案和对照组学生阅读测验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年龄和智力上不存在差异(见表1)。

(二)测验工具。本研究所用测验工具包括《一分钟读词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单词阅读测验》、《短文阅读测验》、《阅读理解测验》和《听力理解测验》。

1.一分钟读词测验:由80个不同频率(高/低频词)、不同长度(从单音节词逐步增加到8音节词)的词组成,要求被试在一分钟以内快速准确的阅读。正确阅读的单词数量为该测验的成绩。2.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一种纯粹的非文字智力测验,整个测验分5个分测验,每个分测验包含12个题目,总60个题目。3.单词阅读测验:单词阅读测验由72个真词和24个假词组成,平衡词性(实词、虚词)、长度(2—8个音节组成)、词频(高频词和低频词)。评价指标有两个,一个是正确率,即正确阅读的单词数量除以总项目数量;二是速度,即平均正确阅读一个音节所用的时间。4.短文阅读测验:短文是一篇描述蚂蚁的文章,由113 个词组成,符合四年级儿童阅读水平,评价指标与单词阅读测验一致。5.阅读理解测验:由2篇短文组成,都取自小学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其中一篇是关于兔子的描述性资料,另一篇是狐狸和老虎的故事。每一篇短文后有三道选择题让学生作答。答对一题给1分,答错0分,难度逐渐增加。6.听力理解测验:两篇短文以听力的形式呈现,每一篇短文后有三道选择题让学生作答。答对一题给1分,答错0分,难度逐渐增加。

三、研究结果

(一)个案和对照组儿童阅读能力比较。首先,分别对个案和对照组儿童单词和短文阅读正确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见表2),个案真词、假词和短文阅读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22,P<0.05;χ2=8.19,P<0.05;χ2=4.19,P<0.05)。对照组儿童短文阅读中出现了语境效应(χ2=4.41,P<0.05),即短文阅读成绩显著好于真词阅读成绩。阅读障碍个案不仅出现了语境效应(χ2=4.61,P<0.05),还出现了词汇优势效应(χ2=7.62,P<0.05),即真词阅读成绩显著好于假词阅读成绩。词汇优势效应说明阅读障碍个案可能存在解码困难。

表2 个案与正常生理年龄对照组儿童单词和短文阅读正确性成绩比较

其次,分别对个案和对照组儿童阅读速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见表3),个案真词(F=21.19,P<0.01)、假词(F=14.02,P<0.01)、短文(F=10.53,P<0.01)阅读速度都显著慢于对照组儿童,即该个案阅读速度显著落后。

表3 个案与生理年龄对照组儿童单词和短文阅读速度成绩比较

最后,分别对个案和对照组儿童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测验成绩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阅读理解(χ2=0.25,P>0.05)和听力理解(χ2=0.63,P>0.05)测验上,两者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即该个案言语和阅读理解能力发展正常。

(二)个案和对照组儿童阅读错误类型分析。为进一步考察阅读障碍儿童阅读落后的内在原因,对个案和对照组儿童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分析(结果请看表4)。结果发现,该个案阅读时更多的犯音位水平的语音替换错误,即容易混淆音似的字母,这结果与该个案家长和老师反应的情况一致。

表4 个案与生理年龄对照组儿童单词和短文阅读中出现的错误类型统计

四、讨论

本文考察了一名透明文字阅读障碍个案阅读发展特点及其产生机制。结果表明,透明文字阅读障碍儿童阅读和言语理解能力发展正常,但其解码能力显著落后于对照组儿童,其中解码速度问题更突出。错误类型分析发现,透明文字阅读障碍个案更多混淆音似字母,即存在语音加工问题。

解码能力落后几乎是所有文字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阅读准确性和阅读速度不足的内在原因。[5]然而,透明文字阅读中,阅读障碍儿童可以通过一一对应的形-音规则和逐字逐句的阅读策略来保证阅读正确性。因此解码准确性不是透明文字阅读障碍儿童的主要问题。认知资源理论认为,人对特定认知任务的资源是有限的。[17]逐字逐句的阅读策略会消耗很多认知资源,因此分配到解码速度的认知资源会很少。这是透明文字阅读障碍儿童解码速度问题尤为突出的原因。[18]本研究中,阅读障碍个案单词和短文阅读正确性虽然显著落后于对照组,但显著性水平仅在0.05水平上而且正确率都达到了70%左右,但其阅读速度分别是对照组儿童的1/8、1/2和1/2,单词阅读速度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P<0.01)。可见,相比阅读正确性,阅读速度问题的确很突出。根据联结主义模型,这种问题的实质是形-音之间的联结没有达到自动化水平,即阅读障碍儿童可能缺乏迅速有效地将视觉输入与语音表征之间进行匹配的能力。[19]

为进一步考察该个案解码能力不足的实质,对个案的阅读错误类型进行了归类分析。结果发现,单词阅读测验中该个案总读错了24个单词,其中16个是真词、8个是假词,占真词和假词总数量的22.2%和33.3%。假词阅读中的所有错误是字母水平的语音类错误,即个案容易混淆音似的字母。说明该个案小单元语音解码能力存在缺陷。但为了快速阅读,他可能用大单元(词汇或音节)进行解码或通过语义策略进行补偿,从而导致音位水平的错误很多。该个案表现出来的词汇优势效应,即假词阅读正确率显著低于真词阅读正确率,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该个案解码能力落后可能是源于语音加工缺陷。双通道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假词阅读更能说明语音解码能力,因为假词阅读中儿童必须将词语分解成很小的语音单元,这过程不仅需要对语音单元的正确解码还要求儿童具备快速检索的能力。[20]来自脑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也证明,由于假词需要更早期的语音解码过程,因此相比真词,假词激活的脑成分出现的更早。[21]该儿童阅读中先默读后朗读、存在指读现象可能是由语音加工缺陷导致的。该儿童可能正确认识字形,但是由于存在语音加工缺陷,因此不能快速、有效的将字形对应到其读音。

透明文字阅读障碍个案解码能力虽然落后,但其言语和阅读理解能力并不落后。这结果支持了简单阅读观的加和模型,即阅读中解码能力和言语理解可能是相互独立的成分。舒华、孟祥芝也报告了一例阅读理解能力发展正常,但解码能力落后的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个案。[4]David Braze(2007)等人解释这种分离现象认为,[22]言语理解是依赖视觉、听觉等基本认知过程的一种口语和听力理解能力。字词识别则是一种通过正规的教学获得的技能,基本的认知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快速激活、转换、联结形、音、义三者的能力。[17]短文的语境性有助于阅读者利用上下文内容进行预测或者帮助阅读者用句法结构和句子意思纠正不熟悉单词的错误读音。[23]然而,阅读障碍个案和对照组儿童短文阅读中都出现语境效应的情况下,阅读障碍个案短文阅读能力仍显著落后于对照组儿童。说明,该阅读障碍个案语音加工缺陷,使得字形和语音表征之间无法建立紧密、牢固的联结,因此短文语境性无法补偿单词解码上的不足,[24]从而在短文阅读中仍表现显著落后。

五、结论

相比生理年龄对照组儿童,透明文字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能力发展正常,但其解码能力显著落后。这种落后尤其表现在解码速度上,其实质是该个案缺乏快速、有效的检索语音的能力。

猜你喜欢
阅读障碍个案解码
《解码万吨站》
明明的学习为何如此困难?
心理与健康(2021年8期)2021-08-13 20:49:28
小学生阅读障碍的成因及矫正对策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4
学生阅读学习困难: 教师知多少?
教育家(2020年48期)2020-03-31 18:08:09
解码eUCP2.0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2
NAD C368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Quad(国都)Vena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放下偏执,路还很长——访谈两位个案医生及家长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
文学自由谈(2016年3期)2016-06-15 1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