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吴艳炜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缪泽娟
说到解析几何,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运算,烦琐的运算总是让人崩溃,因害怕运算而害怕解析几何的学生不在少数.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试验,给学生出了两道题:一道是三角函数恒等变换求值的题目,另一道是解析几何中的定值证明题,要求学生择其一加以完成,结果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求值的题目,这足以看出学生是多么害怕解析几何中的运算.学生害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笔者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主要害怕找不到解决解析几何问题合理的方法,因为方法不恰当导致计算无休止,导致“无功而返”.由此看来,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传授方法更重要,尤其是解析几何.如何让学生摆脱害怕解析几何的心理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多多传授解析几何的解题策略,让他们感受到解析几何的运算并非“狰狞恐怖”,而是有章可循的,方法得当,坚持运算,也可轻松达到成功.
何为解析几何,就是代数化的几何.解题时,既要重视图形几何特征的挖掘,又要善于运用圆锥曲线的定义,以图形(数形结合)为指导,以定义应用为根本.这样既可简化运算,又可加深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解析几何的习题教学中要不断渗透图形意识,不断加强定义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定义法的优越性.
例1如图1所示,F1、F2分别是椭圆b>0)的左、右焦点,过F2的直线交椭圆于P,Q两点,且PQ⊥PF1.
图1
(1)若|PF1|=2+,|PF2|=2-,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PF1|=|PQ|,求椭圆的离心率e.
分析:解题思想:从椭圆定义出发求它的标准方程和离心率;解题方法:根据椭圆定义,构造三角形,进而直接计算a与c的值,或将其转化为含有字母a与c的齐次方程,从而算出离心率.
解:(1)根据椭圆的定义,有,故a=2.
设椭圆的半焦距为c,则PF2⊥PF1⇒△PF1F2是直角三角形,于是,即,所以b=.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如图1所示,连接QF1,根据椭圆的定义,|PF1|+|PF2|=2a,|QF1|+|QF2|=2a,
由|PF1|=|PQ|,有|QF1|=4a-2|PF1|.
点评:一切数学性质或定理都源于数学定义,圆锥曲线也不例外.椭圆的定义其实就是一个恒等式,体现出数与形的关系,抓住这个定义,把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我们看清解析几何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最快捷,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如何实现几何条件代数化,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图形.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一般思路或步骤是:先将图形中的各元素代数化,再通过代数运算得出结论,最后将结论“返还”解析几何.从这个过程中不难发现,解解析几何问题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如何将几何问题代数化(思维能力),二是如何计算代数问题(运算能力),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保障,二者缺一不可.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这就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之一.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理解几何对象的本质特征,教会他们善于将几何条件、几何性质用代数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能恰当选择代数化的形式,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在审题上下功夫.
例2假设椭圆满足椭圆上的三个点与椭圆的中心刚好构成正方形,那么这个椭圆的离心率是( ).
分析:解题思想:利用图形,数形结合;
解题方法:由图形(椭圆与正方形)的对称性特征,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就是椭圆的长半轴,并可以计算出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在第一象限内的顶点的坐标(用字母a表示),将其代入椭圆的标准方程,就可得到关于a,b的关系式,进而转化为关于a,c的关系式,从而求出离心率.这里用到了正方形对角线的性质:相等,互相垂直且平分.
图2
解:由题意知,点在椭圆上,将这个点代入椭圆方程,得,故选D.
点评:从本题的分析与解答看出,对图形特征分析的重要性.解答本题必须明确两点:第一是正方形的三个点在椭圆上的位置,有一个顶点必须是椭圆长轴的端点,若是短轴的端点就不可能构成正方形;第二是在椭圆上与椭圆的对称轴相交的弦的中垂线,一定不经过椭圆的对称中心,即
由于解析几何的运算比较繁杂冗长,学生往往会产生惧怕心理.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提问学生如何解答这类问题时,他们往往能说会道,且句句在理,可一旦叫他们加以运算时,他们则磨磨唧唧,倒腾了半天也得不出结果.究其原因就是因方法不当而半途而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实战演习,还要培养学生运算的求简意识,以提高他们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尤其是要教会他们“设而不求”和整体代换的解题技巧,让他们学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技巧,从而走出烦琐计算的阴影,树立成功解题的信心.
例3如图3所示,已知椭圆,经过坐标原点O的直线与椭圆交于P,A两点,点P位于第一象限,过P作x轴的垂线,C为垂足,连接AC并延长与椭圆交于点B,设k是直线PA的斜率.求证:对于任意k>0,都有PA⊥PB.
图3
分析:解题思想:用“设而不求”思想讨论与椭圆有关的直线的位置关系;解题方法:设直线PA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求出点P,A,C的坐标,先求出直线AB的方程,再求得PB的斜率,从而得到kPA×kPB=-1.或利用点差法直接证明kPA×kPB=-1,从而证明PA⊥PB.
证法1:将直线PA的方程y=kx代入,解得,则P(μ,μk),A(-μ,-μk),于是C(μ,0),故直线AB的斜率为,其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得(k2+2)x2-2μk2x-μ2(3k2+2)=0,解得或x=-μ(舍去),因此于是直线PB的斜率,因此k1k=-1,故PA⊥PB.
证法2:设P(x1,y1)(x1>0,y1>0),B(x2,y2),则A(-x1,-y1),C(x1,0),且两式相减得,即,即故.所以所以PA⊥PB.
点评:本题的解答告诉我们:增强解题的目标意识,寻求题中各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挖掘内在的几何意义,通过整体代换,实现设而不求,简洁明了、准确解题,这是解答解析几何综合题的总策略、总原则.比较本题给出的两种解法不难发现,证法1是常规方法,思维比较自然,但计算量大;而证法2,则根据P,B两点在椭圆上,将其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再利用点差法,很顺畅地求出了,再利用,得到结论,充分体现出设而不求“点差法”的优越性.
本文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方法与策略虽好,但只是理论上的东西,要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亲力亲为,必须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同时要在课堂上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析几何运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