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二尖瓣异常的诊断价值

2019-10-11 08:11高一鸣段福建逄坤静唐亚捷李慧齐红霞宋云虎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瓣叶心内膜炎器质性

高一鸣,段福建,逄坤静,唐亚捷,李慧,齐红霞,宋云虎,王浩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是一组多基因表型的遗传性疾病。患者除了室间隔增厚,二尖瓣及瓣下结构均有特征性改变。自1961 年Morrow 等[1]提出室间隔切除术,至1994 年Messmer 等[2]将切除范围扩大至乳头肌根部,该术式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目前已成为HOCM 的首选治疗方案[3]。但由于绝大部分HOCM 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反流,对于术中是否需要同期处理二尖瓣,目前尚存在争议[4-7]。本文回顾室间隔切除术同期处理二尖瓣患者的术前超声心动图,旨在分析术前超声心动图对HOCM 患者术中二尖瓣处理方案的指导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期间阜外医院由同一有经验的术者行室间隔切除术的HOCM 患者480 例,其中22 例患者经术中探查,同期处理了二尖瓣,包括二尖瓣成形(MVP)8 例和二尖瓣置换(MVR)14 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心脏MRI 明确诊断。HOCM 诊断标准[3]:舒张末期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15 mm,排除可能导致左心室室壁增厚的继发因素,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峰值压差(LVOT-PG)≥30 mmHg(1 mmHg=0.133 kPa)。手术适应证[3]:对药物反应不佳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静息或激发状态下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50 mmHg。所有患者既往均无心脏外科手术史。

1.2 仪器与方法

术前采用Philips iE33 或EPIC 7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S5-1 探头,常规完成TTE 检查。于胸骨旁左心室长轴测量收缩末期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基底段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多切面判断室壁增厚的范围和程度,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精准位置,梗阻与主动脉瓣瓣环的距离,测量静息或激发状态下LVOT-PG。多切面观察二尖瓣形态,启闭运动,是否存在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运动(SAM),是否合并存在二尖瓣其他器质性改变,如瓣叶脱垂及瓣下腱索情况、感染性心内膜炎瓣叶赘生物及穿孔、风湿性改变及退行性改变等。根据彩色多普勒判断二尖瓣反流程度(MI)、反流束的方向特征,以及反流的发生机制,并评估反流量:1 为无反流,2 为轻度反流,3 为中度反流,4 为重度反流[8]。

术中体外循环转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进一步明确室壁增厚的范围和程度,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精准位置及发生机制,明确二尖瓣是否存在SAM 征或其他器质性病变,反流的程度、反流束的特征,判断反流的发生机制。术中行改良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并直视下探查二尖瓣及瓣下结构。

如果术中探查二尖瓣形态、质地良好,结合术前TTE 及转前TEE 考虑二尖瓣反流源自SAM 征,则仅行室间隔切除术,术中不处理二尖瓣。心脏复跳,在容量及压力负荷满意后,再行TEE 评估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是否满意(LVOT-PG<30 mmHg),SAM 征及MI 是否改善(MI<3)。若存在残余梗阻(LVOT-PG ≥30 mmHg),或MI ≥3,则需再次转机进一步疏通。若流出道疏通满意,而MI ≥3,需要查找其他导致二尖瓣反流的原因,如发现合并二尖瓣器质性病变,则需再次转机处理二尖瓣。

如果术中探查二尖瓣存在明确的器质性病变,结合术前TTE 及转前TEE,根据二尖瓣病变特点,在行室间隔切除术的同时处理二尖瓣,方法包括MVP 或MVR。心脏复跳后,同样在容量及压力负荷满意后,再次行TEE,评估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是否满意,二尖瓣成形效果是否满意,或是置换的人工瓣功能是否良好。

所有患者在复跳后TEE 示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满意,二尖瓣功能良好后,手术完成。否则需要再次转机处理残存的问题。

术后回顾性分析术前TTE、术中TEE 结果与术中探查结果的符合程度。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变量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以频率(百分数)表示,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的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80 例室间隔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TTE 参数比较(表1)

95.4%(458 例)HOCM 患者的二尖瓣反流为SAM 相关,经过充分的室间隔切除,均能明显改善。只有4.6%(22 例)患者同时合并二尖瓣器质性病变,以后叶受累常见,需同期处理二尖瓣。480 例HOCM 患者,出院前复查TTE,术后室间隔厚度(IVS)、LAD、MI 及LVOT-PG 均较术前明显减低,LVEF 较术前也有所减低,LVEDD 较术前增大(P 均=0.001)。

表1 480 例室间隔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s)

表1 480 例室间隔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s)

注:LAD:左心房前后径;IVS:室间隔厚度;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PWD:左心室后壁厚度;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MI:二尖瓣反流程度;LVOT-PG: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峰值压差。*:在回顾超声报告时,部分数据缺失。1 mmHg=0.133 kPa

?

2.2 22 例二尖瓣异常患者术前、术中二尖瓣病理改变分布及超声心动图影像(表2、图1~4)

22 例患者同期处理了二尖瓣,术前19 例患者二尖瓣反流达中量以上(MI ≥3)。其中瓣叶脱垂12例,行MVP 8 例,MVR 4 例;感染性心内膜炎4 例,退行性变4 例,风湿性改变2 例,均行MVR。22例患者术前TTE 共识别出二尖瓣器质性病变12 例,体外循环转机前TEE 补充识别2 例,术中探查另识别8 例,其中4 例为首次手术探查,4 例为二次手术探查。

表2 22 例二尖瓣异常患者术前、术中二尖瓣病理改变分布(例)

图1 单纯SAM 征的二尖瓣反流经胸超声心动图影像

图2 合并后叶脱垂的二尖瓣反流经胸超声心动图影像

图3 合并前叶赘生物及穿孔的二尖瓣反流经胸超声心动图影像

图4 合并后叶退行性变的二尖瓣反流经胸超声心动图影像

3 讨论

HOCM 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反流,绝大部分源自SAM 征,小部分源自二尖瓣器质性病变,或是SAM 征和器质性病变共同导致。外科手术目的在于解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同时消除二尖瓣反流。目前国际经验认为,充分的室间隔切除术,在解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同时,足以纠正源自SAM 征的二尖瓣反流[5,9-11],只有合并二尖瓣器质性病变时,才需手术干预二尖瓣[3,5]。因此术前超声心动图精准识别二尖瓣器质性病变,对手术策略的抉择至关重要[12]。

本组96.4%患者为SAM 相关的二尖瓣反流,术前TTE 及TEE 均可观察到二尖瓣特征性形态,收缩期前叶瓣尖与瓣体成角,向室间隔侧弯曲,使得前后叶对合出现裂隙,彩色多普勒观察到朝向左心房后壁的特征性反流束,且反流与左心室流出道的加速血流同时出现(图1)。这部分经充分的室间隔切除,SAM 征及反流程度均得到明显缓解。只有小部分患者合并二尖瓣器质性病变,以脱垂最常见,其次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及退行性变,均以后叶受累为主。且绝大部分后叶脱垂,合并腱索断裂,与国际报道一致[13]。目前认为,室间隔增厚导致左心室流出道形态改变,流出道前向血流向后移位,冲击二尖瓣游离缘,将瓣叶推向室间隔,导致SAM 征和流出道梗阻[14]。而向后移位的流出道血流反复冲击后叶,使瓣下腱索逐渐延长易断裂,致瓣叶脱垂;且后叶及瓣下结构处于流出道血流的湍流区,更容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或退行性变。

本组术前漏诊2 例脱垂及2 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均为后叶受累。6 例后叶脱垂合并腱索断裂,术前仅检出1 例。考虑原因有SAM 征引起瓣叶变形;收缩期左心室流出道血流将脱垂的后叶、断裂的腱索或后叶赘生物推向室间隔,使收缩期本该脱垂的部分瓣叶未能充分脱向左心房侧,从而导致漏诊;或部分腱索、乳头肌与周围肥厚室壁融合;室壁增厚,乳头肌肥大,及瓣下异常连接,导致二尖瓣瓣下空间狭小,均使超声心动图难以观察到后叶病变的特征性改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HOCM 患者可能存在瓣下腱索延长,术前延长的腱索与周围室壁融合粘连,常规松解乳头肌后,延长的腱索就可能导致二尖瓣脱垂。

分析经验,SAM 征合并后叶脱垂时,SAM 相关的反流束朝向左心房后壁,而后叶脱垂的反流束朝向房间隔。两者共同作用,反流束可能分为两束,一束朝前,一束朝后;也可能中和为一束中心性反流(图2)。本组漏诊的后叶脱垂,其中一例反流即为中心性反流。因此当反流失去了SAM 征特有的反流方向,应警惕瓣叶器质性病变,若出现朝向房间隔的反流束,则高度怀疑后叶脱垂。且后叶腱索断裂的发生率很高,检查时应仔细探查瓣下结构,更多关注后叶有无细小断裂腱索或可疑赘生物。另外,当感染性心内膜炎出现瓣叶穿孔时,反流则源自瓣叶穿孔处,而非瓣口,仔细观察反流来源有助于诊断(图3);并且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有累及其他瓣叶的可能,尤其是主动脉瓣,当观察到主动脉瓣赘生物时,更应仔细探查二尖瓣,其同时受累的可能性极大。退行性变也以后叶为主。如果钙化局限于瓣环,不影响后叶活动,反流可能主要源自SAM;如果增厚钙化明显影响了后叶活动度,导致收缩期瓣叶对合出现裂隙,且反流的出现时间有别于左心室流出道的加速血流,则反流可能主要是瓣叶本身病变所导致(图4),需警惕可能需要术中处理二尖瓣。由于绝大部分二尖瓣反流源自SAM 征,因此术前的反流量并不能作为同期处理二尖瓣的依据。充分的室间隔切除,可以使源自SAM 征的反流能得到有效缓解。而复跳后TEE 观察的反流量,则是二次转机处理二尖瓣的主要依据。如果室间隔切除充分,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满意,而二尖瓣反流仍在中量以上,则需要考虑处理二尖瓣。如果TEE 能够准确判断二尖瓣反流原因,对外科处理二尖瓣有指导意义。

我们的研究显示,95.4% HOCM 患者的二尖瓣反流为SAM 相关,经过充分的室间隔切除,均能明显改善。只有4.6%患者同时合并二尖瓣器质性病变,以后叶受累常见,需同期处理二尖瓣。术前TTE 及术中TEE 精确识别二尖瓣异常原因,对手术策略的抉择至关重要。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瓣叶心内膜炎器质性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三尖瓣后叶缺如1例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脱垂瓣器结构与反流程度的定量研究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脑CT在脑器质性精神病中的应用及有效率分析
外科治疗67例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
Circulation:TAVI术后晚期瓣叶血栓常见,是否需要抗凝治疗?
五种途径辨别阳痿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
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
对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