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承超
[摘 要]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数学概念教学 ,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感知与建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以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为例,给出利用白板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概念教学;抽象思维;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6-0066-02
数学概念大都是抽象思维下的结果,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对学生的概念学习大有裨益。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概念教学,不仅能创新概念教学模式,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下面结合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的教学实践进行具体论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设置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多感官感知“立体图形”这一概念,这对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课引入】图形分类
教师创设“小猴子购物”的情境,白板课件呈现小猴子采购的物品的图片:墨水盒、足球、牙膏盒、魔方、乒乓球、纸巾盒、可乐易拉罐、保温杯。教师利用白板出示问题“请将相同形状的物体放在一起”,并请一名学生上台操作。这位学生利用白板的“选择”功能拖曳这些图片,将其分为四类:魔方和墨水盒为第一类;足球和乒乓球为第二类;纸巾盒和牙膏盒为第三类;保温杯和可乐易拉罐为第四类。教师问及这样分类的原因时,学生回答这几类分别为正方体、球、长方体和圆柱。教师伺机利用白板的“标注”功能,分别将这四类物体圈画起来,形成4个集合圈,再依次拖曳出4个对应的文本框:正方体、球、长方体和圆柱。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集合圈并提问:“圈中的四类物体,每类物体中的颜色、大小都不一样,为什么分为同一类呢?”学生纷纷发言,互相补充,最后得出结论:集合圈内的物体形状相同,便分为同一类,不考虑物体的大小、颜色等。
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利用白板的交互功能,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这四种立体图形的本质属性。
学生对概念的建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心手皆动,从而逐步在头脑中建构起数学概念。
【探究新知】操作感知
教师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形状的物品,4人为一小组一起把这些物体认真地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看看有什么发现。在学生汇报观察发现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操作白板课件,利用“旋转”功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它们不容易滚动,并且利用“填充”功能,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对的面涂上相同的颜色,再利用“展开”的功能,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相等,正方体6个面大小都相等。同样的,利用“旋转”功能,展示圆柱放倒时能滚动,圆柱上下底面是圆形,中间是个曲面,而球是可以随意滚动,是由球面组成的。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让学生直观操作、自主探究,避免学习数学概念的枯燥无味,使学生在操作中对概念形成一定的认识。在学生汇报图形特征时,教师适时利用白板,配合学生的回答展示图形的特征,这样,学生就对立体图形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建立了这四种图形的概念,形成抽象思维能力。
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运用概念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对概念进行再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应用巩固1】听歌谣,装积木
教师利用白板“知识配对”的功能,制作了课堂互动练习:请学生帮助小猴子把左边的积木分别拖到右边的盒子旁边进行配对。教师提醒学生:听清每个盒子的歌谣(提示语音),才有可能正确配对。教师点击白板课件,一一播放图中这四个积木盒子(长方体、正方体等四种立体图形)的数学歌谣,再请一名学生根据歌谣描述的图形特征,分别将盒子与长方体、球、圆柱、正方体配对,然后学生点击“提交答案”,电脑即时反馈结果。
以上教学活动形式新颖独特,学生拖曳图片进行配对时,能根据语音提示想象出描述的实际物体,这便有效引导了学生对概念进行再认识,与此同时也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了加强。
【应用巩固2】数一数,填一填
教师在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概念知识后,联系之前的知识点,设计了以下练习:
待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请一名学生到白板上操作:学生拖曳答案到相应的位置,然后提交答案,检查是否解答正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联系“左右”的概念,同時结合本课的图形概念,还要运用数一数的方法。由于经历了分析综合的学习过程,他们对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运用白板“选择填空”的功能,提高了学生学习概念的效率,也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既然数学概念源于生活,那么,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生活中取材,搭建概念与生活之间桥梁,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同时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
【学习延伸】汽车轮胎为什么是圆柱形的?
教师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四种图形的特征后,利用白板出示一张汽车轮胎的图片,接着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汽车轮胎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是圆柱形后,教师再次提问:“谁来说说为什么汽车轮胎要设计成圆柱形的?”一名女同学拿着四种图形对应的学具,面向全班同学,边演示边说:“如果轮胎是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轮胎转动时汽车就会上下抖动,我们坐在车上会很不舒服;如果是球的样子,就会滚来滚去,乱跑。现在轮胎是圆柱形的,汽车就能平平稳稳地前进。”
在这个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操作白板课件,利用“旋转”功能一一旋转长方体、球、正方体、圆柱等四种图形,请学生边观察、边想象这四种形状的轮胎转动的样子,从而印证那位女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
可见,教师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能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使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小学互动教学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8-449)研究成果 。】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