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艺术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以理念、模式再造推动传承与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今社会推陈出新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通过研究当前艺术设计面临问题与发展趋势,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特征,分析了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融入关系,并探讨了艺术设计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具体途径,为加速两者有效融合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设计;传承创新;融合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的结晶,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并深植人心、影响全民族发展的文化。当前,艺术设计正面临着发展困境,为当代艺术设计注入传统文化要素,为传统文化增添新方法、新模式、新活力,为传承插上创新的翅膀。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普遍表现,几千年来,积淀形成了不同文化形态的各民族的文明、习俗和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悠久的历史、深刻的内涵,在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凝练出了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文化精髓。
二、艺术设计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及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艺术设计的服务对象一方面是物质产品,一方面是使用或接触产品的人,进而达到了使用和欣赏的目的。艺术设计当前正面临着纵向继承与创新、横向开放与借鉴的两大难题。在全球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也正向着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多元化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多种题材、内涵和形式,正确把握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二者关联,使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等特征要素在艺术设计中更为广泛和深入,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
从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来看,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创新是新时代所必然产生的改变和突破。深入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艺术濒临失传、民间手艺消失等现象层出不穷,做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成了重中之重。让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永葆青春”,创新是重要保证。其中,将传统文化用艺术设计来“改造”,从而更好地进行展示,例如故宫文创产品一经发布就收获赞誉无数;《秦时明月》等中国历史题材、神话题材的动漫电影也深受大众喜爱。能够看出,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已更加受到关注,探索新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发扬传承也落在每一个人的肩膀。
三、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分析
从发展时间和路线来看,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相对独立存在,但实际上两者联系密切,总结来说可以看作“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没有内涵的艺术设计作品是没有实质精神流于形式的,无法延续长久;从另一面开来看,如果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不够具有更好地吸引力,将不能有效延伸推广,在新时代发展潮流行缺少竞争力。因此,需要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进行深刻理解后,赋予艺术设计新的内涵,为艺术设计增加了生命力和深度,同时以此为基础,经过现代艺术创新,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衍生出新的满足当前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和需要的元素,从而加快传承与创新。
四、艺术设计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及创新的措施研究
要实现艺术设计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并不是全部代入,或者是单纯的通过表现形式的变化、各种元素的堆砌和拼凑来实现,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虚有其表”,不仅不能更好地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宣扬,反而会丢掉传统文化的精髓,甚至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一)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挖掘合适创作元素
沒有内涵的艺术设计是没有灵魂的,实现艺术创新的根本是需要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与灵魂,即先要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充分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创作元素,与现代的展现形式相结合进行创作、反映历史。另外,传统文化也改变着艺术设计创作思维,在传统文化中开启了艺术设计“智慧”,加快艺术设计模式的改变。同时,也要注意在艺术设计中要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去传递正能量,而并不是一味地全部传承。
(二)加快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继承创新中的应用
艺术设计中往往借助了一定现代技术,在艺术设计中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将传统文化进行转换、创新和呈现,例如目前网络文学、动漫、影视、游戏、VR等数字艺术设计产品,展现出了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充分发挥人工智能、VR/AR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传统文化的网络化、数字化艺术创作。同时还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现代大众传播技术加快文化传播,增强艺术产品的影响力。
五、结论与展望
“变则通、通则久”,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持续前行。本研究基于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之间的融入关系,提出要充分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合适元素,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形成更多艺术设计作品,使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杨丽英.基于设计创新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以江苏大学艺术设计教学为例[J].设计,2018(13):98-100.
[2]李莹.海南黎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18(07):147-149.
作者简介:王韵,济南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