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扬琴又名敲琴、打琴、蝙蝠琴、扇面琴、蝴蝶琴等,属于我国民间传统乐器,兼具弦乐器、打击乐器特点,在民乐团中使用较广。扬琴历史悠久,见证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在当代仍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是我国传统民间音乐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本文通过探析扬琴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方略,以期达到传承扬琴器乐,助力传统民乐发展目的。
关键词:扬琴;传承;发展
据记载,在中世纪波斯、亚叙等中东国家“萨泰里琴”广为流行。明朝中国与东亚、西亚友好往来,在此过程中萨泰里琴传入中国,在广州一带率先流行开来,而后传至中国各地。在漫长的发展中我国民间艺人对萨泰里琴进行改造,使之逐渐演变为我国传统器乐,即扬琴。扬琴在常德丝弦、广西文场、扬州清曲、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河南琴书等曲种、乐种中均有所应用。在改革开放后西方器乐涌入国门,在助推我国音乐市场繁荣发展同时对传统器乐带来冲击,这就需要传统器乐抓住发展机遇,直面竞争挑战,助力我国传统民乐稳健发展。基于此,为使扬琴得以不断推广,探析其传承及发展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承扬琴主要表演形式
(一)山东琴书。山东琴书在淮河下游长江以北一带最早流行开来,以“琴戏”“琴筝清曲”等表演形式为主,以音乐为载体讲述《湘子出家》《八仙伶寿》《刘伶醉酒》等民间故事,同时在皖东、苏北一带较为流行。在表演过程中一人说唱且自打扬琴。
(二)北京琴书。北京琴书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鼓曲艺术形式之一,一人站唱且左手持有铁片不断敲击,右手击打扁鼓,伴奏器乐除扬琴外还有四胡。表演用语多为北京土言土语,具有“唱似说、说似唱”的特点,板式可快可慢、可散可紧,使演唱形式变得丰富,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及教育推广价值。北京琴书早期曲目篇幅较长,而后经改良在吴长宝、关学曾多年合作下表演风格中融入京韵大鼓说唱艺术特点及技巧,使北京琴书得以发展,期间还创设多半式使唱腔节奏更为多元。
(三)四川扬琴。四川扬琴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曲艺形式,又名“四川琴书”,在川南、川西、川东一带广为流传,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表演时数人坐唱,手持乐器进行伴奏,其中扬琴为主,另有二胡、三弦、怀鼓、鼓板等民间器乐,期间唱为主、说为辅。在2008年纳入我国第二批非遗名录。四川扬琴唱腔主要分为越调、大调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是曲牌联套体,后者主要是板式变化体,具有韵味浓郁、腔调优美等特点。当代新编曲目有《春到杨柳坝》《江姐在狱中》等。
二、当代扬琴发展关键
(一)乐器改革
杨竞明是首位针对扬琴予以改革的艺术家,全国生产制造及使用的扬琴均为杨竞明研究所得“401”原理所做。基于小扬琴无法转调且仅有自然音,在伴奏过程中缺乏灵活性,为此张子锐在1953年根据律呂规律以两弦关系为依托创设出律吕扬琴,在实践中应用律吕理论,使扬琴得以改革发展。郑宝恒(天津音乐学院老师)在吸纳传统扬琴演奏技法基础上创设“滑抹音”技法,使扬琴表现力不断提升,继而使改革后的扬琴音域更宽。
(二)琴竹改革
以往扬琴所用琴竹较软,在演奏速度较为缓慢的乐曲时较为适用,然而在演奏技巧性较强的乐曲时稍显吃力,为此在生产制造上改用质地较硬的琴竹,同时根据演奏需要灵活更换锤头材质,使之可以更好地控制音色、音质,扬琴演奏效果更优。
(三)流派改革
在漫长的艺术演变过程中我国扬琴形成四大流派,扬琴与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在一起,使之风格更为鲜明,得到当地人的认可与喜爱。东北扬琴、四川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广东音乐扬琴分别拥有代表人物、传统曲目、演奏特征、传承关系,助推扬琴艺术在本土得以传承发展。当代创作曲目有《觅》《海峡音诗》等,传承改编曲目有《昭君怨》《将军令》等,海外改变曲目有《流浪者之歌》《查尔达什舞曲》等,充分体现扬琴在流派改革后旺盛的艺术创造生命力。
三、扬琴传承及发展方略
(一)加大研究力度
扬琴作为舶来品与国外音乐文化的关系不可割舍,为此需加大扬琴文化历史研究力度,同时树立扬琴“本土化”发展意识,汲取有利于本土扬琴传承及发展的资源,使扬琴可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传承发展。
(二)做好教育工作。
为使更多人可以深入学习专业的扬琴知识,宣传扬琴传统艺术文化理念,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开拓扬琴创新发展之路,需做好扬琴教育工作,如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材中纳入扬琴历史文化、演奏方法、代表曲目等内容,还可在高等院校将扬琴设为选修课,使学者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扬琴,为推动扬琴传承与发展夯实教育基石。
(三)加强创新实践。
在传承扬琴艺术文化同时需跟随时代发展脚步不断丰富其音乐表现形式,用当代人的审美标准敦促扬琴改革,使扬琴艺术可以被更多人所接受,提升扬琴影响力,在器乐中融入时代风貌,确保扬琴可以扎根新时代不断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扬琴是我国传统器乐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喜爱,其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变革,为使扬琴生命力更长,作为传统音乐文化代表之一享誉国际,需加大扬琴研究力度,做好扬琴教育工作,同时加强创新实践,使扬琴可以深植社会、融入生活、推陈出新,继而得到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詹皖编.扬琴[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张宾榕,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