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莎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篇教学再次成为当代教育的一大重点。本文首先阐述了语篇教学的概念及语篇教学的实践,并拟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这一问题,旨在通过语篇教学来促进当前高中听力教学情况的改善。
【关键词】语篇教学;高中听力;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提到语篇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语言学习不应以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为单位,而应以语篇为单位进行。语篇教学是相对于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渗透有关语篇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语篇意识,把握语篇的结构特征,从而提高理解语篇意义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篇知识有效地获取和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和态度,达到运用语言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并且,《课标》针对高中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不同课程类型中的语篇知识内容要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凸显出语篇在高中课程中的重要性。
然而,当前高中听力教学情况不太乐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学生缺乏必要的听力基础知识,对听力产生畏惧心理;听力教学模式单一,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听力材料晦涩难懂,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听力教学多为应付高考等考试,忽略了发展学生的听力技能。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通过语篇教学,有利于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因此,基于语篇教学探究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二、语篇教学
1.语篇的含义。不同学者对语篇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胡壮麟(1994)对语篇做了如下定义:语篇指的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胡先生认为语篇可以是一个词(如“热!热!”);一个小句(如“禁止踩踏”);可以是一首短诗、一篇新闻稿件、一篇日记......;也可以是一首歌曲、一次对话、一次演讲......。由此可知,语篇包括书面形式的材料和口语形式的材料。黄国文(1988)在《语篇分析概要》指出:“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可以是讲话,也可以是文章;短者一、二句可成篇,长者可洋洋万言以上......”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Halliday)对语篇的定义如下:在语言学中,语篇指任何能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语言段落,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言,与无论段落的长短。胡壮麟、黄国文以及韩礼德三位先生对于语篇的定义大同小异,在强调语篇完整性的同时,也强调语篇可以是书面形式的材料,也可以是口头形式的材料。语篇是一个“意义单位”,其形式的大小或长短是由意义的简单或复杂而决定。语篇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结构上具有衔接性,语义上具有连贯性,意义上具有完整性,句际间具有逻辑性等。
2.语篇教学实践。不仅语篇理论在国内得到了发展,语篇理论运用到教学中也在发展。任晓涛和许家金于《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中提到了语言结构潜势(structural potential)。根据语篇结构潜势,寻找典型语篇,可以补充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影响听力提高的知识性障碍。例如:在进行Thanksgiving Day教学时,和感恩节活动有关的词汇包括游行(parade),气球(balloon),水果派(fruit pie)等。只要学生接触过这种跟感恩节有关的语篇,他们就可以将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把它们作为新的概念储存起来,达到概念上的调整和扩展。王杨在《语篇 语篇分析 外语教学》中指出语言的交际离不开语境。例如spring有五个常用的概念意义:“春天”、“生长”、“使爆炸”、“春天的”、“( Spring)人名”,在具体的语篇情况中,“spring”一词表示什么意思,只有根据其出现的语义环境才能判断。
三、基于语篇教学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探究
1.利用语篇环境进行听力教学。听力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两种:自下而上教学模式和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前者重视语言形式而非语篇的实际意义。主要体现在教师进行新词汇或者短语的教学后,便开始播放听力进行学习。后者强调结合语境,意图从语篇层次进行理解,从整体入手,见木见林。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一年级英语必修一第三单元Travel journey听力教学时,由于在听力部分湄公河以及旅行这两个不同内容叠加在一起增加了听力难度,同时在听力文本里会涉及到东南亚国家的风土人情。如果采取自下而上的模式进行教学时,模式通常是讲解生词-听录音材料-核对答案。这种放录音、对答案的教学模式往往陷入“学生沉默,老师独白”的尴尬局面,整个听力课堂气氛十分地死板。与此同时,学生缺乏对整体语篇的把握,从而他们会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惑感,并且有可能极大地打击学生对于听力学习的积极性。反之,如果结合语篇进行教学,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在听力课的开始阶段( pre-listening),教师向学生展示湄公河的流向图并且介绍流域内各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因此,学生对听力语篇有个全景式的了解,降低了听力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对于听力学习的自信心。在while-listening阶段,由于对湄公河以及东南亚各国有了大致的了解,学生的情绪可以得到改善,畏难情绪将大大的降低。学生可以快速地掌握该听力语篇的主要内容。在post-listening阶段,学生可以根据听力语篇的上下文联系,对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词汇的意思进行猜测判断。
2.利用语篇衔接进行听力教学。语篇在形式上表现为衔接,通过衔接手段可以达到语篇的连贯。衔接可以通过语法衔接、词汇衔接或者连接词实。在听力语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衔接手段是逻辑连接词,逻辑连接词也是学生最容易辨识的符号。英语逻辑连接词是表示篇章成分之间的衔接手段之一,常见的包括转折关系(but, however, yet...);时间关系(next, after that, up to now...);并列关系(and, as well as, or...)。除了這些逻辑联系词,一些表示增加关系的词( also, neither…nor, futher( more)…)也对听力语篇主旨大意的把握起关键作用。以A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为例,该语篇主要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作为记叙类文本,故事的开头首先交代了时间( once upon a time)与地点( between the Taihang Mountains and the Wangwu Mountains)。 随后,在故事的发展阶段,讲述智叟与愚公对话时,运用到了因果关系词( therefore),时间关系词( then, next)等。在故事的结尾阶段,也运用到了时间关系词如:to conclude with, from now on等。在pre-listening的环节,教师告诉学生们关键的逻辑联系词,引起学生们对联系词的注意,有利于学生们在while-listening环节之中,梳理出听力语篇的框架,促进学生在大脑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解框架,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听力水平。在post-listening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整理出语篇中的逻辑连接词并对连接词进行分类,从而可以促进对下一次听力语篇的学习。
四、结语
听力难以提高一直是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听力部分在考试中占有一定比例,因此,如何通过改变听力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一直以来是英语教学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本文主要从语境和语篇衔接两方面论述了语篇教学听力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听力教学策略的改善,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8).
[2]任晓涛,许家金.语篇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2 (02).
[3]王扬.语篇 语篇分析 外语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7(13): 03.
[4]杨忠.英语语言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