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桡动脉途径巨大冠状动脉瘤弹簧圈封堵介入治疗1例

2019-10-09 11:29闫庆凯朱秀兰尹鲁强于长青
重庆医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弹簧圈桡动脉瘤体

闫庆凯,朱秀兰,尹鲁强,于长青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402760)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冠状动脉瘤已由传统外科手术治疗逐渐被介入治疗所代替。在既往研究报道中,治疗冠状动脉瘤均使用股动脉途径[1-2]。而本院近期采取经皮桡动脉途径采用弹簧圈系统成功封堵1例巨大冠状动脉瘤患者。现就治疗的临床经验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1岁,农民。因“劳累性胸痛5 d”于2018年9月3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以上(最高血压为170/100 mm Hg,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控制可;3年前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史;否认糖尿病;无烟酒嗜好;患者入院前5 d因劳累诱发心前区胸痛,伴左肩部、背部放射痛,持续时间数分钟不等,休息后缓解;无晕厥;无咳嗽、咳痰等。入院后查体:血压124/80 mm Hg,心率74次/min,体质量指数20.4 kg/m2;神志清楚,问答切题,自行步入病房。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额外心音。腹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未引出。辅助检查:三酰甘油(TG) 0.82 mmol/L,总胆固醇(TC) 3.91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2.0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 2.22 mmol/L,超敏肌钙蛋白11.38 pg/mL,肌红蛋白35.48 ng/mL;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未见明显异常。床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5次/min,ST改变。心脏彩超:左心室射血分数75%,左室舒张末内径41 mm。初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Ⅱ级;高血压3级。入院后给予患者阿司匹林1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20 mg稳定斑块,硝苯地平10 mg+依那普利10 mg控制血压等治疗。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无狭窄;前降支近段分支分出一椭圆形真性动脉瘤(15 mm×13 mm),可见清晰的瘤颈,前降支中远段因动脉瘤分流血流缓慢;回旋支及右冠血管光滑,未见明显狭窄,见图1。

A:足位;B:头位;左回旋支粗大,前降支近段分支可见冠状动脉瘤形成,瘤体远端则与右心房相通

图1术前冠状动脉造影

与患者沟通后决定行冠状动脉瘤体封堵术。手术选用6F XB 3.0指引导管,经桡动脉途径送至左冠状动脉开口,将1根Filder XT导丝送至瘤体,沿导丝送入2.0F微导管(TJMC 10、STC18),退出导丝经微导管分别送入栓塞用弹簧圈系统(12 mm×30 mm、11 mm×30 mm)及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系统(Interlock 8 mm×20 mm、6 mm×20 mm、4 mm×15 mm、5 mm×8 mm、3 mm×6 mm)至瘤体及瘤颈,多体位造影示瘤体及瘤颈封闭良好,冠状动脉瘤体消失,前降支中远段显影明显改善(图2、3)。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约1个月。随访2个月复查心电图:窦律,ST-T无异常,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活动正常。

A:指引导丝送至瘤体;B~D:置入弹簧圈至瘤体

图2冠状动脉瘤栓塞过程

A:头位;B:足位;C:左肩位;D:右肩位

图3术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瘤颈瘤体栓塞后前降支分支闭塞

2 讨 论

冠状动脉瘤又称冠状动脉瘤样扩张(coronary artery aneurysm, CAA),是一种少见但容易识别的解剖形态学异常,通常是指冠状动脉局部或弥漫性扩张,其直径是相邻节段正常冠状动脉的近2倍,其发病率大致在0.3%~4.9%[1-3]。临床上将直径大于或等于8.0 mm的CAA称之为巨大CAA。CAA检查的手段有很多种,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公认的“金标准”。此外,其他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包括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intrvsculr ultrsound,IVUS)、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和放射性核素显像(radionuclide imaging,RI)等[4]。CAA最常见于右冠状动脉的近中段,其次为前降支近段、回旋支,而左主干少见[5]。CAA可单发或多发,形态上可为“囊状、梭形”,反复狭窄后扩张则表现为“串珠样改变”。CAA的病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川崎病、结缔组织病、系统性动脉炎、马凡综合征、血管感染性疾病、医源性损伤(如支架置入)等[3,6-7]。CAA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是最常见临床表现,少数可发生为急性心肌梗死,而瘤体破裂则导致猝死。

在本例报道中,患者为老年男性,患高血压多年,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巨大的瘤样扩张(15 mm×13mm)系由前降支分支形成,瘤体远段血流缓慢,故考虑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局部炎性反应;病变累及血管中膜、外膜,破坏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引起冠状动脉血管重构,最终在血流压力下造成管腔向外膨出,形成瘤样扩张[8]。

对于CAA患者,治疗方案主要有:(1)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阿司匹林或硫酸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钙离子拮抗剂缓解冠状动脉痉挛,他汀类药物抑制血管炎性反应等,对高危患者还需加用华法林抗凝预防血栓形成。(2)手术治疗,包括介入(带膜支架、Amplatzer蘑菇伞封堵器、弹簧圈封堵)、外科手术切除等[9-11]。在既往研究中,对于此类较大的CAA大多数采用Amplatzer蘑菇伞封堵器进行封堵,但对于瘘管迂曲、瘘管远端伴瘤样扩张的患者,动静脉通道建立可能不宜成功[12-14]。而本例患者,瘤体巨大,来自前降支分支,有清晰的瘤体、瘤颈。因此,根据该患者的动脉瘤解剖特点,经皮桡动脉途径采用波士顿科技生产的Interlock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系统。该弹簧圈系统采用铂金材料,每个弹簧圈都带有致密的纤毛,含有许多致密涤纶纤维,加速血栓形成,提高填塞效果,能够更加有效、便捷地栓塞患者的瘤体和瘤颈,使得前降支近段瘤体的“窃血”消失,前降支远段血流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也消除了患者CAA进一步扩张甚至破裂的隐患。本病例采用经桡动脉途径,避免患者术后卧床的痛苦。

猜你喜欢
弹簧圈桡动脉瘤体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输卵管栓塞后弹簧圈脱落2例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