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涵
摘 要:幼儿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需要从学习生活开始,生活自理能力便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幼儿需要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这样才能在幼儿园中更好的去生活、游戏和学习。文章分析了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以及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 自理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1-119-001
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自我服务,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指南》概括了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上的典型表现:独立进餐、盥洗、排泄后的自理、穿脱衣服和鞋袜、整理生活用品与学习用品等。《纲要》中也指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因此,我们不能把幼儿仅仅看成“被保护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其责任感、自信心、动手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
笔者分析了南苑幼儿园小三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以及产生原因。
一、部分家长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导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
现在的家庭中常常会出现四位老人和两位家长围绕着一或者两个幼儿转的现象。长辈们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幼儿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在与家长间的谈话中发现,那些和老人们一起住的幼儿,自理能力会更差一些。
镜头1:外婆对豪豪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每天都给豪豪穿脱衣裤,喂豪豪吃饭喝水,豪豪在家玩的玩具最后都是外婆收拾的。外婆说:“毕竟孩子还小嘛!他不会穿衣服,一个人瞎琢磨了好久,还不如我帮他穿好,要不然他就要感冒了。”
从案例中可以看到部分老人带幼儿的缩影。老人不敢放手让幼儿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他们担心幼儿做不好,反而会影响身体,误了“大局”。他们觉得这是无微不至的愛,其实这是绑架了幼儿双手的溺爱。
二、幼儿手部发展不灵活,没有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和方法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身体动作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手的动作能力。
镜头2:书铖好不容易用了老师教的方法,小手握好衣领向后“盖房子”。但是到了最后一步,他还是前功尽弃了。原因是他不会扣纽扣。他把一只小手扯好洞洞,另一只小手拿着扣子费劲的往“洞洞”里钻。每次都是快要成功的时候,纽扣又调皮的“溜走了”。书铖急的眼泪一颗颗掉了下来。“老师,还是你帮我穿吧!”
教师传授了科学、易懂的穿衣方法,幼儿虽然知道步骤,但是由于他们手部小肌肉发展不灵活,还是不能做一些精细的活动。他们的内心也是焦急的,一方面想去尝试,另一方面却因为生理发展不完善,只能喊道:“宝宝做不到啊!”
三、幼儿缺少反复练习的机会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老师在幼儿园里教给了幼儿穿脱衣裤、自己吃饭的方法,并给予练习的机会。在家庭中,幼儿却没有那么多机会。有些幼儿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幼儿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包办代替,使得幼儿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如何来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教育小策略:
1.做一个“懒”老师,培养“能干”幼儿
俗话说:“懒惰娘育勤快儿。”这并不是没有道理。我们应从自身做起,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幼儿还不具备自理能力时,需要为幼儿做一些事,但当他们有自理能力的时候,就该教他们服务于自己与别人。
镜头3: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寒冷,幼儿穿的衣服也越来越多,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老师决定教会幼儿自己穿脱衣裤。有一天,老师苦口婆心的教了可可穿脱衣裤的方法,但他还把衣服裤子拿到老师面前,让老师帮他穿。他那无辜的眼神好像在说:“老师,就再帮我穿一次吧!”
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路上,教师和家长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逐渐放开幼儿的手,相信幼儿他们远比我们想象中要能干。
2.教会幼儿科学的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
(1)传授科学的生活自理技巧
镜头4:午餐时间到了,童童反抓着勺子,想吃碗里的鸡蛋。但是每一次都是失败,鸡蛋好像不听童童的话,每次快要到童童嘴里时,鸡蛋掉了……桌子周围全是散落的菜,她端着碗,到老师面前:“喂我吧。”
很多时候,不是幼儿不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是缺少自理的技巧,想做也做不好。如果童童掌握了正确拿勺子的方法,食物能顺利的到达童童嘴里,她也不会让老师喂。因此教会孩子科学的生活自理技巧很重要。
(2)采用游戏、童谣等易懂的方式使幼儿掌握自理技巧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加上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且容易受影响。可以编一些好听的儿歌,吸引幼儿的兴趣,还能方便幼儿记忆自理的技巧。例如在教给幼儿洗手的方法时,可以让幼儿边念歌谣,边做动作。“打开水龙头,流出面条水,手心手背湿一湿,关上龙头抹香皂,搓出满手白泡泡,打开龙头冲一冲,再把小手擦干净。”通过歌谣,幼儿不仅掌握了洗手的技巧,而且对洗手的热情也大大提高了。
3.坚持一惯性和灵活性,家园配合凝聚动力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应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同时教师还应重视日常生活中随机教育,在不断反复中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镜头5:希希一直是一个自理能力很强的孩子。上一周他因为生病连续请了一周的病假。希希再次来到大家庭,他却不会熟练的穿脱衣裤了:睡觉前,把衣服脱反,醒来以后,直接把反的衣服穿在身上。
案例中,希希妈妈不知道希希会穿脱衣服,所以在家都是奶奶帮他穿脱衣服的,在家又依赖成了习惯。因此,教师要时常和家长交流,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幼儿园和家庭协调一致,凝聚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和实践,我班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培养“能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