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彩画在小学高段美术课堂中的可行性探究

2019-10-08 03:49原娜娜
大观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小学美术

原娜娜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美术课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更要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发展,培养爱国情操。传统美术课中的国画课结构过于单一,文章在以水墨为主的国画美术课中加入重彩的元素,适当进行课程调整。小学阶段所要掌握的重彩定位在少儿重彩,难易度较低,可操作性大,利用矿物质的石色与植物染料的水色,采用揉、擦、刮等方式对画面进行处理。

关键词:重彩画;小学美术;课程教学

重彩画的学习,在美术课上可行是重点。少儿重彩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重彩画,而是结合重彩画一些特点和小学阶段学生能力、年龄及心理特征进行改进的绘画教学方法。

选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美术课程创新,贴近生活,以小学高段为基础进行研究,将重彩画融入小学课堂解决重彩画缺乏开发、课程设置不足的问题。探讨重彩在小学高段美术课堂是否可行,成为本文的研究方向。

一、重彩画概述

重彩画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重彩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汉代的画像砖、壁画、漆器都是重彩画艺术衍生品,是重彩画形成发展的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彩画进入了兴盛期,在宗教壁画上有很大成就,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石窟艺术。重彩绘画在隋唐时期已有很高成就,重彩顺应隋唐风格,富丽堂皇。宋代随着文人画兴起,重彩逐渐被人们遗忘,直到元明清,重彩逐渐转入民间绘画,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

重彩画复兴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西方现代艺术传入中国,形成了“85美术思潮”。在当代中国画坛,产生了如林风眠、刘小刚、丁绍光、蒋铁峰等具有代表性的现代重彩画画家。

二、重彩画技法及重要性

(一)重彩画常用表现技法

在现代重彩画里比较常用的技法有泼彩、积色、皴擦、立粉、揉纸、分染、渲染、涂抹、刮擦等。

泼彩,将颜料用泼洒的方式覆在底上,常用来作底色的特殊效果;积色,进行颜色的堆积,促使水分饱和向四周流动形成画面效果;皴擦,淡干墨侧笔,表现山石等纹路;立粉,使用石色颜料,厚重颜料堆积起来形成体积感,会呈现浅浮雕式的立体效果;揉纸,有两种方式,一种用在薄画法,一种是厚画法,均能形成褶皱纹路。

本文研究的是如何让重彩画在小学课堂可行,需满足用时短、上手快、效果好這些要求,结合其他类型课程学过的技法。综上,适合小学生上课使用的技法有干湿结合、揉搓刮擦、泼彩等。

(二)学习重彩画必要性

学习重彩画,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代重彩画也继承了中国画陶冶情操、培养儒雅之气这个优点。小学课堂的重彩画教学,有利于培育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丰富精神世界、陶冶情操。同时接受传统艺术教育还可以让学生对传统艺术有更多了解,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将重彩画融入小学课堂中,一方面,学习重彩画相关知识与基本技法提高了学生画画能力,并且对美术课程起到了补充作用,另一方面,重彩画作画方式有自身特点,更有吸引力,学生在学习重彩画时身心放松,起到了美术课堂缓解课业压力的作用。将现代重彩画融入小学课堂,既满足了课堂所需的趣味性,又保留了传统艺术之美。

三、小学高段美术课堂进行重彩画教学可行性分析

(一)新课标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行教学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义务教育分成了四个学段。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第三学段(5~6年级)学生在课堂实行重彩画教学是否可行,分别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制定。

在“造型·表现中”,要求“学习简单中国传统绘画方式,体验笔墨趣味”“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强调了学习传统艺术与色彩知识重要性。重彩将传统艺术、学习色彩知识这两方面内容很好地进行了结合。课程需要创新,重彩充分可以做到。

在“欣赏·评述”领域中更是有“欣赏我国石窟艺术”这一要求。壁画是当时重彩画兴盛时代表作,只有真真切切学习重彩画,才能更深入地了解石窟艺术。

(二)小学生心理与认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了解学生,掌握其心理,可以高效完成教学活动。五六年级学生处于少年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上课注意力更容易集中,记忆力会有显著发展,思维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上述表明,要使五六年级学生课堂效率更高,首先要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重彩画教学将动手绘画作为课程主体,运用各种表现技法为辅,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了解重彩、认识重彩、喜欢重彩,提高课堂效率。

四、小学高段美术课堂重彩画教学要点

(一)教学目标制定

1.知识与技能:学习了解重彩画艺术发展史,掌握现代重彩画绘画的简单技法,熟悉现代重彩画使用的各种颜料。

2.过程与方法:通过线条、色彩、用笔方法、用墨方法等技法,体验重彩画带来的乐趣,最终表现一幅戏曲人物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意识;通过对现代重彩画学习,了解传统艺术之美,形成热爱传统艺术文化的审美情操;在制定小学高段美术重彩课程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注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要将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都考虑到,且与学校课程安排相对应(表1)。应做到以下几点:课程结构合理,注重差异;按课时制定教学内容,重点高效地使学生接受知识;课程设置有层次,从重彩画发展创新,再到基本技法的学习、颜料的接触到最后的临摹体验,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对现代重彩画的创新,若课程平淡无奇,则发挥不出它的价值,也体现不出其进入小学高段美术课堂的意义。

(三)教学方式的选择

教学方式有很多,有时一堂优秀的美术课需要用到多种教学方法来达到最终效果。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是相统一的,要搭配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式,有欣赏法、讨论法、合作法、探索法等。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获取知识,有讲授法、演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小学美术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