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 开创学校教育教学新局面

2019-10-08 04:45贺敏
求知导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展示综合实践活动观察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成都市百草园小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带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相互促进,和艺术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相互融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建立了新的师生关系,改变了教与学的观念,开创了学校教育教学新局面。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观察;展示;交流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6-0089-02

引    言

自2000年以来,我校开始探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试点式开展到全面铺开,从无从下手到小课题研究、微环节研究,从牵着学生手到全面放开学生手脚,让学生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进行观察、实验、调查、走访、展示、交流,通过动手动脑、大胆尝试体验,了解社会,感悟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原本有限的课堂延伸到无限广阔的自然中,拓展到趣味横生的科技活动室、实验室和自由灵动的生活中,开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1]。

一、健全组织,完善机制,脚踏实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有效实施实践活动课程,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主任任副组长、年级组长和优秀教师为组员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这样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参与热情,使教师真正把综合实践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为两大板块:社会实践活动与学校自己开展的灵动课程,以家庭、学校、社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的相互融合;灵动课程主要包括科技制作、实验研究、科幻画、剪纸、纸塑、纸浆画、舞蹈、器乐、合唱、计算机等课程。两大课程相得益彰,又有机融合,共同构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实践活动。

为了有效开展活动,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我校成立了以年级组为单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题研究工作室,其主要工作如下:(1)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自己实际情况,确立一个小课题,以共性课题为纽带组成小课题研究工作室,共同研讨指导方式和方法;(2)教师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完成校本教材的开发,包括及时记录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成败得失以及指导过程与方法;(3)学校定期开展校本课题交流研讨活动,实践教师认真总结每节课或每个活动的成败经验,打造精品案例、精品活动;(4)主管领导及时深入课题研讨工作室进行点评、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校本课题工作室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推动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既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教学目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主题,以年级组或学科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集思广益,完善方案。(1)实践课指导教师介绍初步方案是怎么设定的,包括课题提出及实施步骤等;(2)本组教师和主管领导对课题的提出以及学生分组、实践、研究等环节提出合理化建议;(3)活动课指导教师根据大家的建议修改并完善本学期活动计划,上好开题课。第二阶段是师徒帮带,经验交流,形成“互帮互学,主动请教”的传帮带模式,打造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第三阶段是展示成果,晋档升级,通过成果展示,教师相互研讨交流,提升课题研究档次。

为了提高教师的辅导水平,我校每学期都会举办青年教师赛课和优质课展示活动,让教师在本校实践活动的具体展示中提高指导水平。同时,学校会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一方面,聘请专家来我校做专题报告、讲座;另一方面,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先后举办了《如何选题》《如何设计活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经验交流》等活动,教师的指导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二、依托综合实践活动带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父母对学生的过分溺爱、娇宠,使他们缺乏独立意识,依赖性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任性、专横是很多独生子女的性格表现,一点小事没有顺着自己,就大发脾气。有些学生之间攀比现象严重,比穿比吃,讲究名牌,这种现象比比皆是。这会淡化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使其缺乏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和助人为乐、谦虚等美德。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感恩父母”“关爱亲人从我做起”“我为我家增快乐”“当家理财”“服装的调查研究”等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还给学生安排了倒垃圾、拿碗筷、刷碗、擦窗台、浇花、扫地等家庭作业,学生在家做了无数件给家庭增快乐的事,还写了很多篇“我为我家增快乐”的文章。真实的体验代替了苍白的说教,学生发现了家乡的美好,自然热爱家乡;看到夭折的小苗,自然热爱生命;经历劳动的辛苦,自然意志坚强;对动物、植物付出关爱,自然能体验到父母的辛苦,懂得爱和感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学生的情感之门,让学生变成了会爱、会合作、会交流、有责任感的一代新人。

三、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随着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和学科教学相互促进,和艺术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相互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動中,学生可以用艺术的手段来展示自己在活动中的成长,编排小品、表演歌舞、制作画报、创作诗歌……《家乡的剪纸艺术》《泥塑艺术》《纸浆艺术》这些以艺术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运而生。艺术教育已不单单是为了歌舞而歌舞,为了书画而书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演、去唱、去画,不但陶冶了情操,艺术造诣也得到了升华。

每年一届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成为我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每件作品不仅凝聚着参赛师生的汗水,展现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展现了实验小学全体师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风采。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展开思考,如家用电炊具哪个最省电?蝗虫是怎么呼吸的?哪种颜色散热快?燃气灶高度对热量有没有影响?蚂蚁的生命力有多强?……他们通过利用科学的方法,得出了科学的数据,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四、实践活动的开展,建立了新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走下讲台、走出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共同成长和学习的伙伴:与学生一起探讨、共同研究,一起寻找着被渐渐遗忘的童趣;发现他们稚嫩但十分可贵的思想正在萌芽;倾听学生原生态但充满生机的智慧心声;体验学生创造的精彩与成长的挫折;分享学生成功后的喜悦与自信。实实在在的接触,能唤起教师对学习方法的重视、对学生个性的珍视、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开始在课堂上把原本属于学生发展的空间还给他们,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煞费苦心地告诉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学生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竭尽全力去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学生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学生所有的尝试和创造欲望。这样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回到了原始的本真状态。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相互促进,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变得自信大方,教师变得可亲宽容,师生关系变得温暖和谐。

例如,学生通过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发现整理资料、调查采访、观察记录、总结展示、阅读和写作、倾听和表达的重要性。学生有了活动中的真实情感、真实体验,写作文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于是就有了一页页生动活泼的日记,一篇篇真实感人、有血有肉的作文。

再如,生活处处有数学,实践活动中会涉及采买、销售、调查、统计、称量产品、丈量土地等数学知识,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枯燥单调的理论知识、重复练习将被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代替,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变成学生数学学习的经验和动力。

教师们开始感慨,要是学生对待学习都像参加活动那样,还有什么是学不会的?活动中学生用百度搜索资料,用U盘把资料带给同学和教师,用WORD打字制作表格,用QQ和伙伴讨论问题、发送邮件,甚至学会了制作简单的幻灯片……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更加有效的学科课堂教学也反过来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原本单调重复的作业,被“给你的植物浇浇水”“给你的父母做一件事”“把采集的叶子做成标本”“做个小实验”等事情所代替。

结    语

如今,快乐学习已经扎根于学校的各个角落。综合实践活动把学校、家庭、社会连成了五彩缤纷、五味杂陈的生活大课堂,让学生徜徉其中,其乐无穷。综合实践活动正在为生活在这所学校里的每位学生编织着一个个美丽幸福的童年。

[参考文献]

郭燕.“综合实践活动”你我他[J].数學学习与研究,2016(01):24.

作者简介:贺敏(1981.11—),男,四川成都人,中小学一级教师,曾数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区教师技能大赛特等奖等荣誉。

猜你喜欢
展示综合实践活动观察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在积极展示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化数学思维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