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华
肾病综合征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疾病,具有易复发、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1]。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蛋白尿等,若患者未给予及时、有效治疗,极有可能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或高度水肿情况,进而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西医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等方法治疗,但存在不良反应多、病情易反复发作等问题。近年来,中药在肾病综合征治疗方面取得良好效果,雷公藤多苷是倍半萜类、二萜类、三萜类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苷,可有效降低肾病患者蛋白尿水平。补肾活血汤具有止痛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本研究就补肾活血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鞍山市双山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 14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28~74岁,平均(52.14±11.54)岁,病程2~32个月,平均(17.68±6.24)个月;观察组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27~73岁,平均(51.95±11.67)岁,病程 3~33个月,平均(17.84±6.5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浙江得恩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422,规格10 mg)治疗,20 mg/次,3次/d,口服。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补肾活血汤,方剂组成:黄芪30 g、牡丹皮15 g、生地黄15 g、山萸肉10 g、山药10 g、茯苓10 g、泽泻10 g、白芍10 g、葛根10 g、桂枝10 g、白术10 g、猪苓10 g、萹蓄10 g、瞿麦10 g、红花6 g。加1 000 ml水煎煮至250 ml,1剂/d,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肾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0.4 g,血肌酐(Scr)、各项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各项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50%以上,Scr上升小于基础值的5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肾功能指标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Scr;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24 h尿蛋白定量(g)BUN(mmol/L)Scr(μmol/L)对照组 70治疗前 6.16±1.10 10.54±3.07 196.54±48.27治疗后 3.95±0.97a 5.78±1.42a 131.17±48.07a观察组 70治疗前 6.14±1.18 10.32±3.18 197.05±47.86治疗后 3.32±0.85ab 5.02±1.18ab 105.74±46.22ab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恶心3例、呕吐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5/7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恶心2例、呕吐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71%(4/7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5,P>0.05)。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多为中青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和大量蛋白尿[2]。常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易反复发作,导致肾功能损伤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预后效果较差,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现代医学认为,肾病综合征发生、发展与炎症和免疫因素相关,因此,抗炎和免疫抑制可作为主要治疗方法[3]。而采取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停药后复发概率较高[1]。同时,长时间、大剂量服药,相应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也会随之增多。
雷公藤具有消肿、消炎、解毒、清热等作用[4]。雷公藤的有效成分为雷公藤多苷,是雷公藤的提取物,其具有多靶点、多部位的免疫抑制作用,不但能作用于树突状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T细胞,也可抑制黏附分子、趋化因子、炎症介质分泌,已经广泛应用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5]。有研究指出,因雷公藤多苷可对T细胞增殖具有良好抑制作用,同时其活血化瘀功效可促进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恢复负电荷,进而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实现防止肾纤维化、缓解系膜增生、消除水肿、降低蛋白尿目的[6]。
中医学认为,肾病综合征属于“水肿”范畴,主要病机为脾肾阳虚,肾阴亏虚,湿热内蕴,血瘀内阻,需以益气健脾、补肾活血、利水消肿为主要治疗原则。补肾活血汤方剂中,丹皮与红花具有活血化瘀作用;桂枝、山药、白术、生地黄、茯苓、山萸肉等具有补气利肾、利尿消肿作用,临床认为其可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起到抗凝、抗菌、减少腹腔积液作用。生地黄具有补肾利尿作用,临床认为其可调节免疫能力,降低尿蛋白含量。萹蓄、泽泻、瞿麦、猪苓、葛根具有利尿、消肿作用,临床认为其可增加氯化物、尿素、尿量排泄量,抑制肾小管重吸收。诸药联用共奏补肾益气、活血利水之功效。
补肾活血汤与雷公藤多苷联合应用能够进一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肾功能,减轻西药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补肾活血汤具有良好抗菌、抗病毒、活血化瘀等作用,可有效缓解高凝血症状,改善肾脏血液循环状态,抑制肾小球硬化及肾纤维化,能促进肾功能改善[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林碧莹等[8]的报道结果相似,进一步证实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同时,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肾病综合征可降低尿蛋白量,有利于保护肾脏功能。此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虽然用药增加,但不良反应并未明显变化,可见联合用药具有较高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雷公藤多苷片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肾病综合征可有效改善肾功能,效果显著,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