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玲燕
有人说,什么时候看书的效率最高?我认为,就是你最需要它的时候。在去年秋季开学前,我们接到通知说新学年有一个让学校多位老师“谈之色变”的学生将升入我们年级,随后我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害怕不好管理的学生会排到我的班级。在开学的教师培训会上,每位青年教师都获赠了一本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我翻读之后,如获至宝,它在我最需要学生管理及班级管理指导的时刻出现了。管老师在书中将他自己的带班经验与思考倾囊相授。我仅用了两天,便把这本书看完了,原先的忐忑情绪也逐渐消失了。开学的头几周,我便把从书中学到的几招用上了,收效甚好。
一、向前任老师了解特殊学生
学校里有几个“闻名全校”的学生,他们被分在五个不同的班级。我最怕抽到的“鼎鼎大名”的小东——他常留着午餐的鸡腿在图书角“啃食”,也常给平静的课堂忽然来点歌声“助兴”。所幸,抽签时我的“手气尚佳”,没有与小东所在的班级“结缘”。正当我暗自庆幸,静静聆听前任课老师介绍各班级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时,突然有老师问起:“哦,对了!小明在哪个班?这个人也是不得了,常常让吴老师头疼不已!”
我看了一下手中的班级学生名单,愣住了。小明曾在本校读过一年书,但他无心学习,调皮捣蛋,于是转去了武术学校,可一年不到就被劝退回本校。万事开头难,此时我想起管老师在《一线带班》的第一章提到新接任的老师一定要跟前任老师多沟通,了解特殊学生。
开学初,我就对他进行“特别关照”。首先,开学第一天我就准确喊出他的名字。正如管老师书中所说,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自己的名字,越早记住学生的名字,学生越觉得受到老师的重视。其次,大肆表扬——字写得端正,表扬他学习态度好;卫生做得及时,表扬他班级荣誉感强;午餐吃光盘,表扬他不挑食、珍惜粮食……让他觉得我特别重视他、喜欢他。阿伦森效应告诉我们,人们喜欢那些对自己喜欢、鼓励、赞扬的人。就这样对他表扬鼓励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天,德育主任悄悄告诉我:“小明和我讲了一个秘密,说很喜欢现在的班主任哦!”
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万分欢喜。就像管老师说的:家长们都嚷嚷着教育要公平,教师要公正,骨子里又都希望老师能“不公平、不公正”点,偏爱自己的孩子点。家长如此,学生亦如此。习惯了被他人冷眼旁观的小明,突然得到了班主任这么多的鼓励、赞扬,当然受宠若惊,只能以更多优秀的表现回报温暖了他心灵的老师。学生都是聪明的,从你的眼睛里看得到你对他在乎多少,只要感受到这份在乎,他就会去改变。
二、向前任老师了解家长情况
常听学校的老师说,每一届都会遇到几个急躁的学生家长。上一届,有一位学生的爷爷听周围人议论自己的孙女不怎么乖,就到学校来“质问”是谁瞎说的。于是,我马上跟前任老师讨教类似情况的应对策略。管老师也在书中说了解学生的家长很有必要,前任老师已经试过水了,里面的深浅他们心里有数了,不去取经多可惜啊。各位前辈老师也总会热心支招,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安抚了家长的情绪,事情也得到了解决。
我在接班之后,立刻向前任老师了解学生家长的情况。从前任老师那儿,我了解到目无尊长、欺负弱小的小明的家庭情况。他妈妈当年由于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小明由妈妈来抚养。后来,小明妈妈从事经商活动,靠着勤奋拼搏取得了一番事业。可能是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法给小明更多的陪伴和亲情教育,她妈妈想着用物质满足来弥补小明心灵上的情感缺失。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对小明又多了一份怜爱,也开始努力去得到小明妈妈的配合来一起改变他。我和小明妈妈会通过手机及时交流沟通,及时反馈小明的点滴进步。就如管老师所言,哪怕家长说自己的孩子这不好、那不好,老师也要在“这不好、那不好”里寻找出“好”的地方。家长跟老师交流是想得到希望而不是失望。只有家长知道老师在关心孩子、了解孩子,他才会真正把教育的权利交给你。我从不吝啬对小明的表扬,对小明的妈妈也是——“小明今天的默写又进步了呢!感谢你的付出,很有效果。”“我昨晚让他默了三遍呢!”是的,后进生需要表扬,需要温暖,后进生的家长也需要表扬需要温暖啊!有天晚上,我收到了小明妈妈的短信:“谢谢申老师对小明的鼓励,他说会一直努力下去,要对得起您对他说的话‘我没有白疼你。”我想,这一刻,我们三个人的心都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三、不要“初刻效应”,要“阿伦森效应”
新学期报到那天,学生会从新老师的每一个举动里获得一个特别的信号,这个信号就叫“初刻效应”。管老师说,之前他用风趣幽默的第一課让学生瞬间爱上他,后来后悔不已,因为“阿伦森效应”会让学生逐渐有失落感。
回想自己执教的第一年,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甜甜的笑容一直挂在我的脸上。慢慢地,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了,愤怒和训斥越来越多了。因为学生从一开始就认定我是温柔型的,所以就在作业质量、班级纪律等多个方面挑战我的极限,最后让我笑不出来了。鉴于管老师的忠告和自己的惨痛教训,去年秋季与新学生的首次见面,我以一副“专业严爱”的姿态出现——“专业”,将所有注意事项提前写在黑板上,包括各任课老师的电话,创建好的班级联系群,以及第二天需要带的资料等;“严爱”,则是对学生既有关爱的目光,又有威严的信号,将自己所不能容忍的“雷区”和期待的美好郑重其事地告诉学生。我在首期黑板报上浓墨重彩地写下了三段话:
第一段:“今日事今日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开学第二天,全班第一次上交作业,几个顽皮的学生没有交。晨会课上,我让他们把黑板报上的那句“今日事今日毕”读了三遍,然后问他们有什么想对我说的,他们都承认了自己回家后没做作业,会及时补交,事实上,他们也真的做到了。
第二段:“机会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机会是转瞬即逝的。要好好把握机会。”这段话,结合学生不愿去搬新书、分发书的表现,我也对学生们适时“教育”了一番:“每天在同学们面前,都有很多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刚才老师问哪些同学愿意去搬书?哪个同学愿意竞聘班干部?这些都是机会,可以让老师、同学更好地认识你们。”经过一番教育引导,当我后面再问“谁愿意……?”,同学们的手都齐刷刷地举了起来。
第三段:“我们将在一起共同度过三年之久,希望我们互帮互助,一同进步,共同成长。”这是告诉学生们,班级是一个大家庭,要有班级荣誉感。
《一线带班》里还有管老师设计的各种记录表,如“枕边书记录表”“学霸训练营评价表”等,这些表格让学生的学习行为有迹可循,进步也一目了然。我也曾在课外阅读的检查问题上犯过难,最终不了了之。采用了管老师书中介绍的方法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管老师说的“研究”——一切动脑筋干的活,都是研究。相信这本作品还有更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也有更多需要我学习的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