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措施

2019-10-07 12:26温桃妹
新教师 2019年8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法治道德

温桃妹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综合性课程,衡量教学实效的标准就是看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因此,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学科教师的职责所在。本文拟从提高课堂实效的角度,探讨具体的措施方法。

一、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对于低幼年级的儿童来讲,兴趣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因此,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前提,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从低幼年级的认知规律出发,形象性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基点。据观察,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认知水平比较低,如果从知识本身出发,不仅不容易让学生理解,而且还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课堂成了单纯知识传授的课堂,学生即使记住了知识内容,也很难将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更不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将知识形象化,化抽象为形象,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乐趣。《道德与法治》教材文本已经将内容生活化、场景化,教师只需要用更直观的教学方式将其展现,即可实现基本的形象化。但是,形象化的程度是有区分的。如果教师仅仅是将知识直观化地展现,这不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如果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融入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一些。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生活角色,从而融入文本之中,从观察者转变为参与者。要注意的是,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必须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活动之中。比如教学《拉拉手,交朋友》一课时,要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特质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可能很热情,一堂课下来,真的能认识很多同学,成为好朋友;有些学生却是性格使然,不愿意交往,一节课都怯怯的。培养这些不同的学生的课堂兴趣,才是教师的责任。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让课堂气氛影响胆小不愿交往的学生,以渗透代替直接教,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二、化文本为主为学生为主,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道德與法治学科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来自儿童的资源,充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发现等作为活动的资源,利用儿童已有经验作为新活动的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积累和发现学生兴趣点,整理已经积累所得的具体经验,在“备学生”上下大功夫。

文本只是为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一个资料基础,每位教师都应进行二次创作。而无论如何使用教材,前提都是使之与学生本身的生活联系更紧密。比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美丽的冬天》一课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景象,不同经历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体验,教师只有将文本与每个学生所经历的冬天相联系,才能真正了解每位学生心目中的冬天,才能真正引起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在这一点上,教师必须要学会关注个体,特别是有差异性体验的个体。一些学生可能经历了一些不同区域的冬天,对冬天的感受特别细腻而丰富,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特点,让其他学生开阔视野,最大化地运用课堂学习资源。当然,课堂最重要的部分还是集中在学生共同感知的基础之上,可以此为引起情感共鸣打实基础。

三、化重视知识为重视行为,周期培养学生习惯

良好的品德与行为的形成,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但形成的关键在于养成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学生的“做”。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还在于关注学生“做得怎么样”。

从文本教学出发,每堂课有每堂课的任务,教师的授课是一个顺序衔接的完整过程;而某个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也不是一堂课或几堂课就能完成的。这就是学科教师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要想跳出这一局面,就必须构建一个道德与法治行为习惯的“周期性养成课堂”。就是说,为形成一种习惯,对某一行为的课堂授课,需要延伸到一个阶段。比如,《我们爱整洁》一课学完后,就要把“整洁”作为一段时间内道德与法治课堂持续的关注内容,直至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整洁的习惯为止。再比如,一年级下册的学习要求是养成基本的新的生活习惯,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及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家人的相处、与同伴的相处等等。这些行为习惯不仅需要满足本学期课堂上的综合要求,还需要延伸到下一学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这些可以通过评价机制的构建来完成。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习新知的同时,需要关注这些行为的形成,并对这些行为进行适时的评价与要求。同时,也可以构建同学间的评价,使这一行为处于长期的强化、渗透之中。

应该强调的是,这种周期性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循环的过程,如果与学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将眼光放得更广阔一些,不仅关注自己的课堂,还应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去,从而让培养学生的习惯贯穿于始终。

四、化封闭课堂为开放课堂,促使学生道德内化

道德与法治课源于生活,基于生活。因此,社会是课堂的延伸。课程应坚持开放性原则,让学生面对整个世界。教师需要将课堂从教室延伸到家庭,从家庭扩展到社区,从社区扩大到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从而引发学生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产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实现道德内化。因此,一名优秀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不仅应善于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摄取课堂问题,还需要让课堂尽量多地再现学生日常真实的生活场景,让他们在最自然状态下认知、思考,再认知、再思考。

例如,《大家排好队》一课,学生首先面临的是社会上种种不排队的现象,还有自己家长等身边的亲人不排队的现象。如果单单让学生懂得“要排队”,这仅仅停留在守规则的层面上,与形成真实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要求相去甚远。所以,学生必须要解决自己生活中的这种道德冲突,对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会形成稳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展开讨论甚至辩论,让学生明辨是非。在最低层次认知这是不道德的行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到社会上观察、访问、调查,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发现社会上不排队这一现象的原因,了解人们对这种现象的态度,从而有一个明确认知。这样学生会逐步懂得排队是遵守规则的体现,自觉遵守规则更是一种教养和风度,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品格。这就由守规则内化成了一种教养,一种品格。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城县新泉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