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潮
【摘要】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时代的呼唤。本文基于统编教材五上第二单元“阅读速度策略单元”的教材编写特点,对阅读的速度意识、阅读的速度要求、快速阅读的教学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快速阅读的操作建议。
【关键词】速度意识 速度要求 快速阅读
一、阅读的速度意识
古人常用“学海”和“书山”来形容学问之广、书籍之多。在这“学海”和“书山”面前,不少人发出了“人生有涯(有限),而知识无涯”的慨叹。在现代社会里,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这“学海”还在迅速扩大,“书山”也在无限增高。这对现代人阅读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追求适宜的阅读速度,也是小学生阅读的重要技能、技巧。
(一)默读的习惯
阅读有两种习惯:有声阅读和无声阅读。小学生常用有声阅读。有聲阅读有利于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但是,有声阅读是眼、脑、口、耳四个器官共同活动,它的阅读速度受到口的发声、耳的监听的影响。而无声阅读是大脑对文字的反映,只运用眼睛和大脑两个器官理解文字的意义,省去了口和耳的功能,因而速度就快得多。默读时也忌唇读。唇读虽然不发出声音,但同样也会影响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与阅读过程有直接关系。据研究,人们的阅读过程有两种。一种是看到文字,先读出声音,再由声音在大脑中唤起意思,达到理解,这就是常见的“朗读”。另一种是看到文字,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思,达到理解,这就是常说的“默读”。默读不必经过发音阶段,直接由文字认识意义,速度比朗读快。就一般的阅读者来说,汉语朗读每分钟是150~200字,默读每分钟可达400~600字,默读的速度是朗读速度的三倍左右。因此,要想读书快,就应该重视默读,养成一看到文字就直接想到意思的习惯。
(二)整体的认知
阅读速度和认知方式有关系。据研究,阅读的认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合成式认知”,即逐个辨识每一个汉字,再循序合成词和句子,逐步理解它的意思。一种是“整体式认知”,即一次辨认一个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整体地理解它的意思。很显然,整体式认知一次辨认的字数较多,因此,比合成式认知的速度要快得多。有人做过实验,逐个辨认不成词句的汉字,每分钟仅能辨认100个左右。而整体辨认成为词句的汉字,每分钟可以达到500个左右。因此,要提高阅读速度应该养成整体认知的习惯。
(三)简略的阅读
阅读有精读和略读之分。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略读时,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略读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具有现代生活气息。
略读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可采用意群和字群的方式进行阅读。意群阅读,要求学生找出中心词等,把与中心词有关的一些词联系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字群阅读,即让学生一次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一群字,而不是逐字阅读,这种阅读时眼睛投射到书页上的范围从一个字扩大到一行字,乃至数行字,从而使一目十行成为可能。
(四)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是在目的性更明确、注意力更集中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用眼和科学用脑,快速而又高效地获得知识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速读的要领是要用眼睛读,不要用声音读;在阅读文章时,将所看到的文字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识。快速阅读就是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只要科学用脑,读思结合,养成习惯,就能迅速掌握速读方法并进行运用。
二、阅读的速度要求
关于阅读的速度,有必要进行效果、效率、效益的审视,以确保阅读的科学、辩证、有效的速度要求。
(一)读的速度与效果
1. 理解的效果。有效的快速阅读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速度、记忆和理解。速读的要求是速度上要“快”,要达到常人三至五倍以上的阅读速度。记忆上要“清”,对文章的关键词和重点部位的记忆准确率达到80%以上。理解上要“准”,对阅读文章的结构、层次、语言、主题、题目等,理解到位而精准。
2. 数据的效果。一般人的阅读速度平均为300~500字/分钟,而掌握“速读”技巧的人能以3000~5000字/分钟的速度阅读,熟练者则可达到20000字/分钟的速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明确指出:“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这是课标对小学毕业生默读的数量要求。
(二)读的速度与效率
我们应注意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之间的关系。有效的阅读应该是速度快、理解准、记忆好的阅读。提高阅读效率有两个训练要点。
1. 加快眼球的移动速度。看书是从左向右的,眼球也是跟着移动到右边的。有些人的眼球移动得很快,所以阅读也很快。想要提高阅读速度,需要有意识地提高眼球移动的速度。
2. 扩大视野宽度。所谓的一目十行就是视野宽度大,辨识广度大,一眼可以清晰地看见很多行字。扩大视觉幅度,能缩短眼停时间。阅读过程中,眼睛是以快速眼跳运动的方式进行的。其中眼跳运动的时间只占10%,而眼睛停留在各个注视点上停顿的时间占到总时间的90%。视觉幅度扩大,每次眼停获得的信息增多,从而可以节省阅读时间,减少眼停的时间,也会相应提高整体阅读的速度。
(三)读的速度与效益
从更加宽泛的意义上看,速读既是一种阅读的方法,也是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一种素养。
1. 速读是一种良好习惯。许多高年级的小学生读书还存在不良习惯,如回读习惯、依赖词典阅读的习惯、出声的阅读习惯、逐字阅读的习惯、翻译的习惯等,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和效率。而速读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读的速度快,相同的时间可以多读文章,学习的知识自然就多了。所以,快速阅读是一种实惠的方法,应该成为一种习惯。
2. 速读是一种必备能力。在使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当下,一个能力挑战是“长文短读”。在读长篇文章时,可以把速读与精读结合使用,在一般速读过程中选择重要章节再精读,实行大部分速读与部分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速读有的文章,可以先把扫视的注意力放在发现文章的布局谋篇的构思上,尤其要注意文章要点出现的规律,掌握了这个规律,有的地方就可以跳过不看,同样能起到掌握要点或获得所要信息的作用。
3. 速读是一种基础素养。这种素养,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狠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2019年高考的阅读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这些信息,就是对提高阅读速度的急迫警示。
三、快速阅读的教学
(一)基于单元组文的快速阅读
基于统编版教材五上第二单元是一个“快速阅读”策略单元,本文尝试提出在阅读中提高阅读速度的一些策略。
1. 篇章页。这个单元是一个“快速阅读策略单元”。它的篇章页从人文底蕴和语文要素两个方面明确提出本单元的三个阅读要求:一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是提示阅读效率的意识。二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是提示要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三是“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所以,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围绕这三个要求,并初步达成这三个目标。
2. 速读群。这个单元由四篇精读课文《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冀中的地道战》,以及习作“‘漫画老师”和“语文园地”构成。以“提高阅读速度”为线索构建了“阅读群”,提出本单元每篇课文的学习核心能力。这四篇课文构建了一个很好的“速读”阅读群,这个“群”的共同要求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记录阅读的时间。这是一种集合的思维方式。
3. 侧重点。本单元的四篇精读课文都致力于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这是本单元的重要教学目标,是共性。但是,每一篇课文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都对快速阅读的习惯和方法提出了不同的个性化要求:
“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借助关键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带着问题。”设计严密,层层推进,着眼于快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快速阅读方法的掌握。可见,各课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课文后还设计了关于提高阅读速度的对话情境,以加深对快速阅读的进一步理解。
4. 综合体。本单元的“快速阅读”除了在课文教学时指导外,还需要在多个综合性学习环节进行整合训练和整体落实。
例如:本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栏目通过四人对话情境,设计了关于“提高阅读速度”交流过程。
又如,本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栏目提出要求:“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加快阅读的速度。”
再如,本单元“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栏目中编排了陶渊明、岳飞、朱熹、毛泽东关于珍惜时间的警言名句。要求学生读读背背,以增进珍惜时间和速度意识的形成。
有必要提示的是,本单元的习作“‘漫画老师”教学中也不要忘了对学生阅读时间、速度、效率意识的渗透和培养。
(二)基于单篇课文的快速阅读
以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搭石》为例,对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加以说明。此课的阅读提示这样写道:“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这是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之一,其中有以下四个要关注的要点,这也成为本课教学的特点。
1. 不出声地读。不出声地读是一种默读。默读只用视觉扫视文字来理解内容,省去了发声器官的活动,不用考虑停顿、重音、声调、节奏等。默读是加快阅读速度的基础。
默读有以下基本习惯和方法。
(1)动眼不动口。默读时,主要的工作器官是眼和脑。动口的默读不是真默读,而是“默朗读”。“默朗读”很难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
(2)边读边动手。“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默读时要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提高思考的质量。
(3)边读边思考。在默读中要学会判断、分析、综合、质疑问难、欣赏评价等。
(4)快速默读。默读时要讲究速度。默读既要会精读,又要会速读,既要咬文嚼字,又要“一目十行”。快速默读还特别适合平时的课外阅读。如果学会了默读,养成了习惯,就会终身受益。
为了聚焦提高阅读速度,可以提出《搭石》这篇课文的朗读要求:在总体感知环节,宜采用不出声的默读,不宜安排出声的朗读。而且要安排阅读计时。在这篇课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也都应安排默读或快速阅读,不宜安排朗读或有感情朗读。
2. 有时间地读。有时间地读分计时阅读和限时阅读。
先看看计时阅读。《搭石》课文后习题就明确提出了操作性要求:“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编排的计时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加快阅读的速度。
计时阅读,指的是在每次阅读时,准确记下花费的时间和所读的字数,以推算阅读速度,并立即回答有关的阅读理解题,了解有关的阅读理解率。计时阅读,可以创设珍惜时间、提高阅读速度的良好读书氛围。从小要养成计时阅读的好习惯。
(1)计时程序。在小学阶段,可以让老师设计计时卡、记分表,以统一口令让学生读,然后在多媒体屏幕上显示时间。学生读完后,记下自己所用的时间。
(2)计时时间。可以累计计时,也可以阅读时先记下起读时间,阅读完毕,再记下止读时间。
(3)计时计算。一是阅读的总时间。由止读时间减去起读时间所得,也可由累计时间所得,以“分钟”为单位。二是阅读的速度。由总字数除以总时间所得每分钟学生阅读的字数,以汉字个数为单位。
限时阅读是根据所读材料的内容难度、长度和课程标准对各年级速读的一般要求,对该材料的阅读时间予以限定。例如:约250字的材料限定5分钟左右。控制时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阅读能力,迫使学生争分夺秒,专心致志于阅读。需要说明的是,限时阅读每次以读一篇课文或一段课文为好,5~10分钟即可,时间不宜太长。因为限时快速阅读,精力高度集中,时间一长,容易疲劳而分散注意力,反而乏味。
3. 集中注意力地读。小学生读书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或是读读停停,或是读时走神……这些需要加以防止,并有针对性地加强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搭石》一课就明确提出了读时要集中注意力的要求。
阅读,既是一种视觉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它是视觉、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和情感、意志的综合活动。所以,要加快阅读的速度,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1)培养选择能力。注意力是指人可以在关注一些信息的同时忽略另一些信息的选择能力。学生的阅读是在众多信息背景下进行的,选择了特定的阅读内容,就会对此表现出一种敏锐度加以关注,而放弃其他的信息对象。本课的习题要求之一是:“说说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这就要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加以特别的注意。
(2)明确阅读目标。注意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有意识的注意力,称为聚焦式注意力。聚焦式注意力是指有预定目的、依赖任务的、主动有意识地聚焦于某一对象的注意力。所以,阅读的目标明确了,任务清楚了,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基于“阅读任务驱动”下的阅读,对于学生阅读的专注力、积极性的培养是有效的。本课的习题要求之二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就是本课阅读的重要目标,要通过批注阅读法让学生圈画出来或抄写下来。
(3)创设阅读氛围。注意力还有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无意识的注意力,称为基于显著性的注意力。基于显著性的注意力是由外界刺激驱动的注意,不需要主动干预,也和任务无关。这就是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的意义之所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阅读之中。本课的教学要创设与课文描写情境一致的那种自然、朴素、和谐的课堂氛围。
4. 一直往前读。为了提高阅读速度,读书时不能读读停停,不能回头重读,而要一直往前读。这意味着不能“回读”。《搭石》一课的阅读提示就明确要求“不要回读”。回读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回视”,是指眼跳经过某一注视点后又重新返回。回视的次数越多,阅读的速度就会越慢。因此,必须努力克服回视的毛病。为此,提出三个建议如下:(1)集中注意力,养成一次性读完全篇或整段的习惯。(2)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把整篇课文读好。(3)学会取舍法,果断放弃一些不重要的情节和内容。要克服回读这一不良习惯,还可在阅读时用一张纸或一本书盖住已经读过的内容,使回读不再可能。即使在阅读时有疑问,也可留在脑子里,在下文的阅读中加以理解。
(三)基于单一语段的快速阅读
要提高阅读速度,必须通过严格的专项训练。结合本单元的阅读方法提示和课文具体内容,本文尝试提出了六种本单元必须训练和落实的快速阅读方法。
1. 连词成句地读。要使阅读有较快的速度,就要连词成句地读,逐句逐行地读,不能逐字逐词地读。在快速阅读中,采用连词成句、逐句逐行读书,有利于调动视觉感受的潜能。这是一种概念阅读法,即抓住句子的主干。句子的主要信息知道了,对句子的理解就快了,段落也就理解得快,阅读速度自然加快了。
《将相和》阅读提示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個字地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可以进行相应的训练,可以把这段中的重点词语连成一个新的句子:“赵王得了和氏璧,秦王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这样阅读的速度就提高了。
2. 圈画关键词句地读。“语文园地”“交流平台”的对话情境中就有这样的要求:“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如在阅读《将相和》第三自然段时,可以先圈出关键词句(商议、不能上当、派兵来进攻),再把关键词句连成一个情节组块,构成一个阅读理解单元:商议有两种观点,答应就上当了,不答应又怕进攻,非常为难。
又如在阅读《将相和》全文时,快速圈画出“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词语,就能快速梳理课文的主要结构和情节,也就能快速地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关键句是表达段落中心思想的句子,是段落中的关键性、主导性、主题性句子,抓住了关键句就抓住了段落中心思想。多数段落含有关键句,其余句子都是延伸或支撑关键句的。汉语文章中的关键句一般在段首、段尾或段中。据统计,绝大部分的关键句在文首或段首。概括性的句子在先,表述细节的句子在后,以此形成“总分结构”。所以,关键句理解,其他的句子就容易解决了。
3. 闪现快速地读。《将相和》课后的“选做题”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技术训练。
可以把词和句写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写一个词或句。在极短的时间内在学生眼前闪示,让学生说出词或句子的意思。可以逐渐加长卡片上的句子,缩短出示卡片的时间,这样可以扩大眼睛看词的范围,增加一次阅读的字数。这种练习做得多了,整体认知的能力就有所提高,阅读速度自然就加快了。《将相和》的关键词就可以进行闪现快读的训练(蔺相如、和氏璧、大臣、强国、允诺、划归、廉颇、抵御、击缶、上卿、负荆请罪)。
其实,这是一种词语积累。扩大词汇量,是阅读理解的基石。在阅读理解时所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词语障碍,没有一定的词汇量作基础,就谈不上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熟练掌握词语,适量扩充课外词汇量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基础之一。
4. 带着问题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就是带着明确问题或一定的目的去寻找特定信息,忽略无关内容的指向式阅读。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掌握文章内容的同时解答疑问,节省了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
本单元《什么比猎豹的速度快》课后习题也有要求:“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和同学讨论。”
学生提出问题后,要梳理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并画出“问题树”(思维导图),明确“主问题”供读书研讨。
5. 了解表达特点地读。语言表达有特定的框架格式和语法修辞的样式,如小学生要掌握的复句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7种。又如小学生要掌握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8种。这些句式都有自身的表达特点。如果学生熟悉了,就会形成一个“学习图式”,较快地迁移到文章的阅读之中。
所以,《什么比猎豹的速度快》一课的习题对话情境中就有“了解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我读得更快了”的提示。这个表达特点就是“甲比乙更快”。
又如,《搭石》第4段中有“如果……总会……”“假如……总要……”,如果熟悉这种结构表达,阅读的速度就会更快。
6. 概括词句意思地读。文章中的词句是阅读理解的重要内容。理解词句包括理解词句的意思和词句的表达特点。其中,概括词句的意思是最基本的。如果个别词句的意思不理解,对文章快速阅读并无多大影响。但是,如果能及时概括词句的意思,必将帮助学生加快阅读的速度。所以,在本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栏目中就提出要求:“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加快阅读的速度。”
本单元课文和习作的一些内容都可以进行概括词句意思的练习。例如:
习作“‘漫画老师”有一段导语:“是爱穿裙子,说话像连珠炮的语文老师?是整天笑眯眯,走路像一阵风的数学老师?还是教学中怪招迭出,课后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的体育老师?”(各有特点的老师)
不难理解,长句子变成短句子,阅读的速度变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