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梅
【摘 要】随着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美术课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教师作为美术课程的实施和开拓者,再塑造艺术和文化资源。为增进美术教育的发展成效,生活化的教育策略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高中美术教育中生活化教学的运用价值、常见问题及强化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生活化;教学;运用;价值;生命力
《普通高中美術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灵活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等。高中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素质。“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拓宽美术教育的发展渠道,增进美术课程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美术教育教学生活化的应用,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充分挖掘美术教育中蕴含的人文思想,以积极、健康的审美形式,进一步优化美术教育的发展成效。
一、高中美术教育中生活化教学的价值意义
生活化教学的运用也被称为“课堂生活化”。著名教育学家郭元祥曾说过,生活是由人来完成的,人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够称为人。从根本上说,高中美术教育课程是一项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素描、色彩、速写强调美术课程的专业性,而铅笔、颜料、碳素笔则强调教学技能。让生活化教育与美术教学相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个性。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要选择与生活有关的因素,贴近生活,满足学生需要,引起师生共鸣,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需求,同时加深对学习兴趣和欲望,实现高中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高中美术教育中生活化教学的发展问题
在高中绘画阶段,学生的知识和绘画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很多美术教育工作者因为考虑到“美术统考”的因素,所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绘画模仿能力。但却造成学生创作能力不足、机械绘画严重的现象。除此以外,在基础绘画过程中,很多教师急于求成,对学生推行系统化的教学引导,导致学生画风、画法毫无区别,没有“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创作表达。
三、如何增进高中美术教育中生活化教学的运用
在高中美术教育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策略,需融入时代特点、文化内涵和生活经验。针对不同的教育因素,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进一步加深美术教育和生活化教育的融合。
1.课堂教学和美术教育的“生活化”融合
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美术课堂教育中感受价值和深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加写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布置教育任务的形式,鼓励学生收集相关美术资料,在松散的美术知识中,让学生自己感悟美术课程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其次,教师要将生活化的素材结合美术知识,让课堂结构更加饱满、严谨,针对美术课程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模式,加深课堂和美术教育间的契合点。
例如,我在任教“美术鉴赏”系列中《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一课时,在导入部分,我使用了班级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让他们猜猜这是谁的导入方式,既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又在师生互动、学习效果等方面超出预期。又如“静物速写”,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截取十幅日常静物,并准备一个便于携带的白纸本,让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写生绘画。这个静物绘画对象可以是一件挂着的衣服、一盘水果、一条准备烹饪的生鱼、甚至是一把水果刀等。只有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写生练习,才能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使其在长时间的观察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手法和写生思维。当学生已积累较多的绘画作品时,要定期组织大家将不同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集中评点和观摩研讨,使学生能感受到生活化静物素描中包含的艺术价值。
2.学科知识和学生观察的“生活化”融合
新课程改革标准实施以来,美术课程成为反映人类智慧的重要课程。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整合高中美术中不同单元、不同项目的绘画内容,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带领学生进入优美的美术意境中。
在备课时,把握全局,分解知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研讨。例如,在美术素描一课中,可将素描课程从整体上分为“排调子”、“大色块”、“结构素描”、“精细素描”“美术鉴赏探究”等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不同的绘画方式和技巧,有针对性的创设不同的发展情景。对于高一学生要进行有意识的造型训练,打好造型基础,这对接下来的高中课程有着更加深入的影响。而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创造特点,使其素描作品中能充满良好的艺术感觉。将素描画面变的“清晰”、“透亮”、“层次分明”,使素描作品最大限度的积累绘画情感,在画面中表现出良好的艺术修养。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设法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养成随时随地研究光影、分析色调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把这些绘画意识融入进自己的作业中,起到在作品中融入情感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创作作品、感受风格、塑造个性的意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高中美术教育的价值和优势。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教育课程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化的教学推进成果。为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美术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进对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理解,走出高中美术教育的发展瓶颈,使学生能在生活化的美学因素中,提高鉴赏能力、激发绘画热情。
【参考文献】
[1]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8
[2]郭元详.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