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咏琪
(广州大学外语系,广东广州511400)
英语中绝大部分词都是多义词,单义词极少。 结构主义语言学等传统的语义学研究,持有“一形配对一义”的观点。但事实上人们倾向于用较少的认知努力,去理解和使用尽可能多的用法,从而产生了一词多义这种“多样化”的状态。语言学家用“不过量准则”或:“省力原则”来解释这种现象的动因。而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应该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去理解词语的不同义项。也就是说,语义延伸是人们认知思维的结果。Lyons 对多义词的定义是:词的多个意义之间相互联系,这些意义之间有清楚的派生意义联系。即在所有义项中,有一个基本意义,其余的意义是通过语义联系而派生的。
罗施认为,词的意义是以原型储存在人的头脑中的。语义原型模式是在语义特征分析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语义结构假设。她通过对不同范畴的研究,发现许多范畴都是围绕着一个原型构成的,并提出了原型理论。“原型”被认作一个认知参照点,其他成员都是围绕它形成一个范畴的。范畴内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原型具有特殊地位,被视为正式成员,其他非正式成员则依据与原型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正式成员地位。
范畴内各个成员之间的联系不能用属于或不属于的二分原则区分,而是具有渐进的隶属特点。相比经典理论的语义分析理论,原型理论能更好地解释语义问题。人们在理解一个词的时候,通常是从原型义出发,再通过其他认知方式譬如概念隐喻、概念转喻等延伸出其他义项。在一个词的语义网络内,不同词义之间的原型性不同,有的是原型义,位于范畴的中心,其他非原型义则按照跟原型的相似程度处于中心或者边缘的某个位置上。这种在“原型概念”的周边产生不均衡辐射的概念被称为“原型效应”。
理据是认知语言学的中心概念,概念隐喻、概念转喻、联想知识都为词汇义项的延伸提供了可能的理据。词义扩展的基本方式包括3种:连锁型、辐射型和组合型。在连锁型的派生方式中,原型义派生出第一个延伸义之后,后者再派生出另一个义项,再由此方式不断派生出新的义项,离原型义越远,联系也就越小。但连锁型的扩展方式并非基本类型,英语中仍以辐射型和组合型为主。辐射型扩展方式中,除了原型义,每一个义项都是由原型义派生出来的,语义网络就类似于散发的光芒。组合型则既包括连锁型,也包括辐射型派生方式。总之,绘制语义网络图可以直观地呈现义项的扩展方式以及各义项间的联系。
为了阐述多义词词义之间的联系,现以多义词face 为例。该词的原型义为词义1“脸,面孔”。在派生过程中,通过转喻获得词义2“人的外表,外观”和义项3“表情”,通过隐喻获得义项4“尊严(面子)”。再次派生过程中,由“人的外表”通过隐喻获得词义5“任何东西的外表、表面”。“面孔”是具体的,“尊严(面子)”是抽象的,相似性是前者到后者的延伸机制,这一概念隐喻完成了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
“绿色”这一意象在《飘》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并贯穿小说情节始终。颜色词的延伸义十分丰富,除了形容物体颜色,还能指人的情感,甚至还能从文化的角度来探究不同地区对颜色词的联想义素有何不同。作者Margaret Mitchell 在《飘》这部小说中共使用了173 次,用法各异,包括描写女主人公Scarlett 的眼睛、服饰,人的肤色、情感,以及自然环境等。接下来笔者将故事分为和平年代和艰苦时期,结合语料来分析green 的用法与情节的发展路径。
(1)和平年代。“green”频频用来描述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清澈双眸、精美的衣裙,突出女主人公艳丽的外表与富足的家境。除了对人物形象的精雕细琢,作者的妙笔也勾画出塔拉庄园湛蓝的天空和青葱的棉花田。此时整个世界是静谧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就好像斯嘉丽憧憬的爱情那样甜蜜。
Steady-state activation curve of TTX-R sodium currents was fitted with Boltzmann Eq 3.
①Today,her eyes were as green as the hills of Ireland. [7:71]
②They noticed for the first time how her green eyes danced,how deep her dimples were when she laughed.[7:14]
③The green eyes in the carefully sweet face were turbulent,willful,lusty with life,distinctly at variance with her decorous demeanor. [7:5]
④Her new green flowered- muslin dress spread its twelve yards of billowing material.[7:5]
⑤How wonderful it would be never to marry but to go on being lovely in pale green dresses and forever courted by handsome men. [7:147]。
⑥The sky above turned slowly from azure to the delicate blue-green of a robin's egg.[7:25]
⑦She thought with a tingling in her heart how she and Ashley might ride swiftly through this beauty of blossom and greenery this very afternoon,or tonight by moonlight.[7:72]
在一次意外中,瑞德闯入斯嘉丽的生活,并对她萌生了真挚的爱:把她的双眼比作盛满碧水的金鱼缸,为她从时尚之都巴黎带来华丽的衣饰。斯嘉丽欣喜至极,但眼里并非这位深爱着她的人,而是那些时髦衣物,并幻想同在战争中其他女子将多么嫉妒的美丽。除了赠予她心爱之物,瑞德还拯救她于水深火热之中。可惜斯嘉丽对这份爱视而不见,偏执地追求少女时代爱慕的对象艾希礼。
⑧Would it please you if I said your eyes were twin goldfish bowls filled to the brim with the clearest green water.[7:162]
⑨“It's your bonnet,”he said.“Who else could wear that shade of green? Don't you think I carried the color of your eyes well in my mind?”[7:203]
(2)艰苦岁月。随着战火的蔓延,斯嘉丽逃回日思夜想的家乡——塔拉庄园。本以为这里能给她最温暖的怀抱,没想到叩开门扉,迎来的是一个个生活的重击:深爱的母亲去世,父亲精神失常,塔拉庄园的棉花被全部烧毁,钱财被敌军洗劫一空,生活已经没有任何保障。斯嘉丽需要独自挑起重担:照顾家人、佣人以及梅兰妮一家。往昔那双纯净的明眸变成了唯利是图的“sharp green eyes”,眼前的景象也不再是春日里的绿草花卉,而是难以维持生活的美钞。
⑩Everybody will be green with envy and talk about my extravagance.[7:204]
斯嘉丽是战火里一朵坚强的野蔷薇,然而,曲终人散之时,她才意识到自己不过是执着于一场幻梦,真爱瑞德早已黯然离去,徒留自己懊悔与哭泣。合上这本巨著,笔者恍惚间不知,“green”到底是用来描写这个美丽的乱世佳人,亦或是她顽固偏执的个性下,这种思想的“不成熟”?
除了以上提及的用法,green在小说中还包括其他含义,但由于篇幅限制无法一一例举语料。义项概括起来包括:①绿色的;②长满青草的;③未成熟的;④嫉妒的;⑤人或其皮肤苍白的;⑥绿色的事物;⑦草绿色。
green 的原型义为"绿色的",处于中心位置,是语义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义项,其他意义都是通过家族相似性派生出来的,处于中心到边缘的某一位置上。隐喻、转喻是主要的派生机制,词义的扩展方式属于组合型派生方式。原型义通过隐喻派生出“长满青草的”“绿色”的义项,也可通过转喻派生出“绿色的事物”;由于未成熟的果实常呈现绿色,故又可由现象(绿色的)转喻原因(未成熟的),由此派生出“(果实)未成熟的”义项。当人脸部没有血色时,看起来会发白或发青,类似于生涩的果实,故能隐喻派生出"脸色苍白的"义项;另一方面,“未成熟的”也可隐喻派生出“(人)缺乏经验的”和“嫉妒的”的意思。其语义网络图如图1所示:
图1 “green”的语义网络图
一个词的语义网络是围绕其原型义建立起来的,延伸义和原型义之间存在着相似性或者相关性。这也是多义词的特征,即存在多种不同却相互联系的意义关系。在green的语义网络中,"绿色的"是中心义项,再通过隐喻、转喻的方式派生出延伸义。“未成熟的”“长满青草的”“脸色苍白的”都是由于后者的颜色与原型义有着相似性,这一共同属性促使了词义的延伸,延伸义又可以进一步扩展出新的义项。人类灵活的认知思维引导词义的延伸。家族相似性将原本似乎相互独立的语义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语义范畴,范畴成员与原型成员存在相似性。故多义词的义项并非任意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在同一个范畴中,离原型义越近,相似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属于范畴的边缘成员。我们看“绿色的”和“长满青草的”“未成熟的”会找到直接的相似性,但是却很难与“缺乏经验的”“嫉妒的”相挂钩,因为后者的相似度较小。所以在同一个语言形式中,不同意义虽然具备家族相似性,但是他们的相似程度是不一样的,与原型义项的距离不同。通常,需要更多认知努力的义项与原型义的相似度较小,与其他范畴的相似性更大,属于范畴内的边缘成员。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的义项使用频率更高,有的则很少。多义词的不同义项与原型义的相似度不同,这也证明了原型理论的科学性。
原型义通过认知思维可以派生出不同的用法,所以一个词的用法是不固定的,它的语义范畴边缘也是模糊的。在古英语中green 原指“绿色的”,到了12世纪,出现了“被植物覆盖的”义项,13世纪时用来指病人的肤色,14世纪则演变出了“不成熟的”“易受骗的”“缺乏经验的”义项,到了17世纪,莎士比亚用绿眼怪物"奥赛罗"来体现其嫉妒特征。由此可知,green 一词的词义不仅是动态发展的,其范畴的边界也是模糊的,这与经典范畴理论所主张的清晰边界相对立。词的义项演变体现了词汇语义范畴边界的模糊性,词义在延伸中与原型义的相似程度减小,与相邻范畴的相似性增大。
本文从原型理理论出发,探讨了《飘》中green一词义项的延伸机制,以及整个语义范畴的原型效应。对于文学爱好者而言,这是理解小说的新视角,利于他们对文本的解读,以及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揣摩。对于外语教师而言,这种研究是多义词教学的新途径,将人类的认知与教学相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探索语言现象理据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