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冰,杨轶,李艳
(唐山市中医医院,唐山 063000)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或腰背肌筋膜炎,表现为长期的慢性腰痛,主要是因为腰椎周围的软组织充血、水肿、粘连、瘢痕挛缩所致[1]。目前西医治疗以西药和康复治疗为主,西药以止痛为主(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康复训练主要是训练背腰肌的耐力和力量[2]。中医治疗包括中草药(口服、熏蒸)、针刺、灸法等。由于患者饱受长期腰痛,使患者精神高度紧张,日久出现焦虑抑郁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现代研究显示,灸法治疗腰肌劳损能改善腰痛症状[4]。但灸法所选腧穴及施灸方法的差异会导致临床疗效差异性较大。《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中医学认为腰肌劳损的发生与肾虚密切相关,肾虚是该病发生之病机关键。八阵穴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仲愚教授在自身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易经八卦、阴阳学说首先提出的,其中包括命门八阵[5]。本研究隔药灸命门八阵穴治疗肾虚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45例,并与常规药物治疗45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90 例患者均2017 年 10 月至2018 年 6 月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 例。治疗组中男25 例,女 20 例;年龄 22~57 岁,平均(35±9)岁;病程 10~32个月,平均(13.48±3.26)个月。对照组中男27 例,女18 例;年龄 21~56 岁,平均(35±10)岁;病程 12~35个月,平均(14.27±6.47)个月。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6]。腰椎 X线摄片或者CT 检查无明显异常。查体示—侧或两侧骶棘肌轻度压痛,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有反复发作的腰痛病史;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制定肾虚型的中医辨证标准。腰部酸痛、喜揉喜按,乏力,足膝无力,舌质淡,脉沉细。
①符合腰肌劳损的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肾虚型中医辨证诊断;③年龄为20~60 岁,性别不限;④患者知情同意,签署同意书者。
①治疗前 2 周内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②腰椎有器质性病变者;③近1 个月有腰部外伤病史者;④妊娠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脑、肾、肝疾病及血液病、精神疾病者。
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批准文号H20100590),每次75 mg,每日1 次;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91)。共治疗4 周。
给予隔药灸命门八阵穴。命门八阵选穴以命门穴为中宫,从命门穴到左右志室穴的距离为半径,作圆周,以8 等分分圆周而形成的8 个特殊部位,分别为地坤、天乾、离鸟、蛇坎、兑虎、风巽、龙震、云艮。将药物麒麟丸(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30034)90 g 碎成粉末,用醋调匀,捏压成厚约2 mm、直径约1 cm 的药饼。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腧穴部位,将艾条点燃,将药饼放在定位好的穴位上,进行温和悬灸法,每穴艾灸5 min。每日1 次,共治疗4 周。
3.1.1 中医证候积分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腰痛、乏力、足膝无力、舌质淡、脉沉细的中医症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的气虚证、瘀血证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表,每个症状分为正常(0 分)、轻度(2 分)、中度(4 分)、重度(6 分)。中医症状总分在0~30 分。
3.1.2 腰部功能状态评分
采用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8]进行评分。包括疼痛、单项功能和个人综合功能3 大领域(10 个项目)的评估。
3.1.3 生化检测指标
采用FASCO-3010B 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血液流变学检测,采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进行检测血清TNF-α和 IL-6。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相关标准制定。
痊愈:腰部功能状态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5%。
显效:腰部功能状态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0%~94%。
有效:腰部功能状态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69%。
无效:腰部功能状态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1 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为7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表1 两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治疗前后腰部功能状态各项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由表2 可见,两组治疗前腰部功能状态各项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部功能状态各项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部功能状态各项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3 两组治疗前后TNF-α、IL-6、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比较
由表3可见,两组治疗前TNF-α、IL-6、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TNF-α、IL-6、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 TNF-α、IL-6、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腰部功能状态各项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腰部功能状态各项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疼痛 单项功能 个人综合能力 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组 45 治疗前 8.85±1.05 16.85±3.13 17.51±3.44 24.58±6.06治疗后 2.89±0.451)2) 5.95±0.971)2) 5.82±0.951)2) 5.68±1.051)2)对照组 45 治疗前 8.80±1.07 16.83±3.23 16.63±3.16 23.63±5.09治疗后 4.69±0.671) 10.80±2.131) 9.54±2.171) 12.74±2.30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NF-α、lL-6、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NF-α、lL-6、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TNF-α(μg/L) IL-6(ng/L) 全血黏度(mPa·s) 血浆黏度(mPa·s)治疗组 45 治疗前 86.64±5.69 30.90±4.60 12.99±2.34 2.63±0.97治疗后 45.89±7.801)2) 15.89±2.591)2) 9.03±3.321)2) 1.32±0.241)2)对照组 45 治疗前 87.05±4.49 30.59±4.69 12.91±2.27 2.58±1.11治疗后 70.09±6.401) 24.90±3.601) 10.97±1.121) 2.02±0.581)
中医学将腰肌劳损归属“腰痛”范畴,腰肌劳损病变部位在腰府,具体为腰府的肌肉、筋膜[9]。《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腰的病变与肾密切相关,《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互为影响。《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肝肾同源。病变脏腑与肾、脾、肝有关,但是最终与肾密切相关。因此肾气不足是腰肌劳损发病之本。肾虚型是腰肌劳损最常见的证型[10]。故应用隔药灸命门八阵穴治疗腰肌劳损,通过艾灸药物从皮部吸收达到补肾之功效。这样多途径治疗腰肌劳损,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7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命门八阵形成的8 个腧穴,因所在方位的不同,其阴阳属性各异,命门八阵是个整体,主要功效为补肾、调节气机的升降平衡。命门八阵所在的部位为腰部,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脉、带脉及华佗夹脊穴[11]。督脉主一身之阳气、足太阳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12],带脉具有协调气机升降的功能[13]。命门八阵穴具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及带脉的功能。现代研究显示艾灸命门八阵可以明显改善儿童腹泻症状,可以促进锌的吸收[14]。通过艾灸刺激命门八阵的八个不同腧穴,调节阴阳,使紊乱的阴阳之气趋于平衡[15]。
治疗组治疗后腰部功能状态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但所选腧穴具有补肾调气的作用,而且所选的药物也具有补肾气、调气血的作用。隔药灸的药饼是麒麟丸经过再加工所制,具有补肾填精、补益气血之功能[16],主治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等症[17]。给药途径不是口服药物,而是在艾灸热的作用下,从腰部皮部腧穴进入。现代研究显示麒麟丸可以明显改善肾虚型腰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8]。现代研究显示艾灸局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及改善局部的微循环[19]。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的 TNF-α、IL-6、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与腰肌劳损有一定的相关性,现代研究显示可以通过改善TNF-α、IL-6 水平,缓解腰肌劳损的临床症状[20]。本研究提示隔药灸命门八阵穴可以明显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为该法治疗肾虚型腰肌劳损的临床有效性提供了实验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