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婷,杨改琴,,左甲,秦彩娟
(1.陕西中医药大学,咸阳 712046;2.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 710003)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层变薄,胃腺体数目减少,或伴有肠腺化生和异型增生为病理特征的胃肠疾患[1]。该病具有病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等特点,是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目前西医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对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者多采用抗 Hp感染及对症治疗,但长期口服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治疗后易复发、Hp 根除率不佳等缺陷。因此,运用“绿色、有效”的医治方式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长针深刺背俞穴治疗CAG 之胃痛、胃胀等消化不良症是全国第四批师承名老中医付永民主任医师的经验疗法,已经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2],并已在临床上得到验证[3],故本研究采用针刺背俞穴配合埋线治疗CAG患者30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30例及单纯针刺背俞穴治疗30 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90 例 CAG 患者均为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6 月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采用查表法产生随机序列,使用密不透光的信封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 A组、B 组和 C 组,每组 30 例。A 组中男 12 例,女 18 例;平均年龄(48±10)岁;平均病程(2.85±2.81)年;B 组中男 11 例,女 19 例;平均年龄(48±11)岁;平均病程(3.16±3.03)年;C 组中男 14 例,女 16 例;平均年龄(48±12)岁;平均病程(2.95±2.83)年。3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4]中相关诊断标准制定。①有上腹部疼痛、进食后饱胀、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②胃镜下示 CAG 病理改变。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5]中关于 CAG 中医证候的相关诊断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既往曾多次口服相关药物而效果不佳者;③年龄为18~70 岁,性别不限;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①由于胃癌、胃下垂、胃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胰腺炎等引起的上腹部不适;②合并心脏、肝脏、肾脏和造血系统等重要器官衰竭引起的严重并发症;③对胶原蛋白线过敏或瘢痕体质者。
取中脘、足三里(双)、内关(双)、公孙(双)[6]。肝胃不和加太冲;脾胃虚弱加气海;脾胃湿热加丰隆;胃阴不足加阴陵泉;胃络瘀血加血海。常规消毒后,取0.35 mm×40 mm 不锈钢毫针进行针刺,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 次,每周治疗3 次,共治疗6 周。
取双侧胃管下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穴位局部皮肤后,根据患者体格选用0.35 mm×50~75 mm 不锈钢毫针向脊柱侧缓慢进针 1.5~2.5 寸,要求针尖触及横突上下缘,并适当行提插捻转手法,让患者自觉局部有抽胀、酸、重等针感或针感放射至胃脘、上腹部,出现上述针感后适当将针提出约1 cm。隔日治疗1 次,每周治疗3 次,共治疗6周。
采用针刺背俞穴配合埋线治疗。针刺处方及操作同B 组。肝胃不和加肝俞;脾胃虚弱加气海;脾胃湿热加丰隆;胃阴不足加阴陵泉;胃络瘀血加血海。穴位埋线取下脘、中脘、足三里(双)、肝俞(双)、脾俞(双)、胃俞(双)。将 4-0 胶原蛋白线(鲁食药监械20120021号)剪为长约5 mm 的线段,并浸泡于75%乙醇中以供使用。将 2.0 寸毫针插入 7 号注射针头后部的针孔中,以使毫针针尖露出于注射针头前端。准备完毕后,用2.5%碘伏消毒穴位及周围皮肤,随后用镊子将蛋白线穿入注射针头内,保持线体完全装入针头内,将带蛋白线的针头快速刺入穴位,腹部及下肢穴位直刺进针,背俞穴斜刺进针,刺入所需的深度,当患者自觉局部有酸胀感后推进毫针,在将蛋白线推进穴位肌肉层的同时,使患者自觉有针感放射至胃脘或上腹部,然后缓慢退针。出针后查看有无蛋白线表露于皮肤,再用创口贴贴护针孔10~20 min。每隔2 周治疗1 次,共治疗6 周。
埋线后24 h 内保持针孔处清洁干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禁食辛辣刺激、海鲜及羊肉等食物。
观察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的改变情况。根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5]中相关标准进行评价,将其分为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其中主要症状(脘腹胀满、胃脘疼痛)按无、轻、中、重分别记0 分、2 分、4 分、6分;次要症状(嗳气泛酸、饮食减少)按无、轻、中、重分别记0 分、1 分、2 分、3 分。3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 周后、治疗6 周后评价1 次。
观察3组治疗前后症状、舌苔、脉象的改变,并以尼莫地平法进行证候疗效评价。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痊愈:症状与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显效: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且<95%。
有效:症状与体征均好转,疗效指数≥30%且<70%。
无效:症状与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1 3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比较
3组治疗前各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治疗6 周后脘腹胀满、嗳气泛酸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治疗6 周后脘腹胀满、胃脘疼痛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6 周后脘腹胀满、胃脘疼痛、嗳气泛酸、饮食减少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治疗6 周后脘腹胀满评分与A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 组治疗6 周后脘腹胀满、胃脘疼痛、嗳气泛酸、饮食减少评分与A 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 组治疗6 周后胃脘疼痛、饮食减少评分与B 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比较 (±s,分)
表1 3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A 组比较2)P<0.05;与B 组比较3)P<0.05
组别 例数 症状 治疗前 治疗3 周后 治疗6 周后A 组 30脘腹胀满 4.27±1.36 3.67±1.40 2.73±1.311)胃脘疼痛 3.60±1.22 3.40±1.19 3.27±1.23嗳气泛酸 1.73±0.91 1.50±0.86 1.20±0.711)饮食减少 1.90±0.71 1.80±0.66 1.77±0.62 B 组 30脘腹胀满 4.07±1.34 3.33±1.32 2.00±1.171)2)胃脘疼痛 3.53±1.25 3.27±1.11 2.47±1.361)嗳气泛酸 1.80±0.81 1.63±0.72 1.60±0.72饮食减少 1.93±0.79 1.83±0.65 1.73±0.63 C 组 30脘腹胀满 4.13±1.38 3.47±1.381) 1.93±1.231)2)胃脘疼痛 3.67±1.30 3.13±1.141) 1.73±1.261)2)3)嗳气泛酸 1.83±0.87 1.43±0.821) 0.83±0.651)2)饮食减少 2.03±0.77 1.73±0.691) 1.30±0.601)2)3)
3.4.2 3组临床疗效比较
A 组总有效率为 70.0%,B 组为 76.7%,C 组为90.0%。C 总有效率与A 组和B 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3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可以出现上腹部疼痛、胀满、嗳气、食量减少或全身症状,如逐渐消瘦、贫血等。现代研究认为其发病多与Hp 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胃十二指肠液反流及其他理化因素有关[7-10]。因此,治疗上主要基于病因及对症治疗,如根除Hp 疗法、增强胃排空能力、抑酸护胃等[11-14]。但是,对于根除 Hp 疗法中运用抗生素治疗,存在根除不彻底、肠道内菌群生态失衡从而造成病情反复发作等风险[15-18]。目前针灸治疗 CAG 已有大量临床研究和文献报道[19-22],且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本研究所采用常规针刺的选穴中,中脘为胃之募、腑之会,穴居胃脘部,故可健运中州、调理胃气;足三里为胃的下合穴,可通调胃气,两穴远近相配,可通调腑气、和胃止痛。内关通阴维脉,为心包经的络穴,可畅达三焦气机、降逆止呃;公孙通冲脉,为脾经的络穴,可调理脾胃、平逆止痛。以上腧穴相配,为治疗胃病的常用组方,对胀满、胃痛、呃逆、呕吐等症状可有效改善。
根据CAG 的症状表现,本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中医学认为,邪气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为该病的主要病因,脾胃之气运化不利,升降失调为其病机。肝胃之间,木土相克,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病。而本研究中选用的针刺背俞穴组方具有疏肝气、调脾胃、通络止痛之良效。《素问·长刺节论》:“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藏,迫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藏,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即有脏腑疾病时,针刺背俞穴可使邪气除而疾病愈。现代解剖学发现背部区域恰好是脊神经所在的位置,同时背部区域与交感神经紧密联系,通过针刺背俞穴可刺激神经体液,进一步对交感神经末梢产生影响,促使化学物质从其释放,起到调节内脏功能的作用[23-24],这为背俞穴治疗内脏疾病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与此同时,研究表明,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穴位大多分布在与胃部相同或相近的 T7-12神经节段支配区内[25],正是这种联系,为本研究选取背俞穴组方奠定了生物学基础。同时,针刺疗效与针刺方向、角度、深度有关[26]。通过对背俞穴采用长针深刺激,可使针感放射至胃脘或上腹部,从而激发胃腑经气,调节气血阴阳,同时可刺激相应的神经节段,调整胃腑功能,进而使胃病自除。
穴位埋线疗法是基于中医学经络学理论,并融合了传统针灸和现代医学技术,在相关腧穴上埋植医用胶原蛋白线,用其持续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是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延伸和发展。作为一种穴位刺激疗法,并长时间依靠这种良性刺激使机体进行自身调整修复,利用蛋白线对穴位的物理和生理生化刺激,进一步激发人体免疫功能,调节脏腑、器官功能,来治疗疾病。《灵枢·终始》:“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这是埋线疗法产生的理论基础[27]。运用埋线疗法持续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之气,调节脏腑机能,使气血阴阳平衡,邪去正复,疾患自除。在针刺背俞穴的同时配以穴位埋线,可持久刺激经穴,避免了因间断针刺而使疗效无法维持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埋线处方中选用的下脘穴为任脉与足太阴经交会穴,位于胃下口处,与中脘穴相配,可健脾和胃、温中化湿;同时配合通调胃气之足三里以及背俞穴组方中的肝俞、脾俞、胃俞,可调节脾胃之气,刺激脾胃机能,从而达到治疗胃病之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C 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 组和B组,且C 组治疗后能明显改善患者脘腹胀满、疼痛、嗳气泛酸、饮食减少等症状,说明针刺背俞穴配合穴位埋线效果更为明显,存在一定的治疗优势。综上,针刺背俞穴与穴位埋线相结合可有效改善CAG 消化不良的症状,对患有CAG 的特殊群体,如拒绝口服西药者、孕妇等,寻求到一种有效的替代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