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燕
摘要:“学生欲成才,得先成人”,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对学生的道德品德教育工作也越来重视。初中是青少年养成良好德育素养的重要阶段,作为班主任更要重视对学生德育的塑造、培养和提升上,摒弃和改进以往德育工作中的弊端,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以让学生在学识增长的同时,也能得到身心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问题;策略
初中时期是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行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初中时期也是学生心理各种问题频现的时期,心智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而沾染恶习、误人歧途,并且又要面临激烈的学习竞争和巨大的学习压力,很容易产生心理失衡,所以在此时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
1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存在的问题
1.1教育观念落后,对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一方面由于受到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并不重视,升学考试才是应关注的重点,这就造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过分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认为好的学习成绩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发展状态;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依旧有不少班主任没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尽管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活动,但也只浮于表面,只强调理论等一些假大空的教育,学生听过就忘记了。由于班主任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欠缺,会造成学生不能有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不利于良好行为品质和道德规范的养成。
1.2教育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大部分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多是以说教者、权威者甚至训诫者的语气,告诉学生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是对的行为、什么是错的做法,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不仅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抵触和反感,也没有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根本所在,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毫无成效可言。这表明班主任并没有真正走进学生之中,没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用心观察、探究和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心理和思想上的问题。德育教育是一个复杂且繁琐的过程,不仅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还要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所以单一的教育方式并不能达成德育教育的多元化目标,也阻碍着德育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
1.3忽略家庭教育,缺乏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
其实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频率并不低,但是多是放在学生的成绩上,而忽略了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状态的影响,缺乏与家长有效的沟通与配合。然而在良好家庭下成长的学生在思想、品行等方面相对来说很优秀,表现为尊重老师、关心同学、遵守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等,而在关系紧张、缺少爱与关心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养成沉默寡言、脾气暴躁或胆小孤僻等不良性格,进而形成不良的思想品行,而许多家庭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上并不擅长,当学生出现德育、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家长会不知如何应对,需要班主任的指导和帮助,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所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是十分有必要的。
2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2.1提高自身德育素养,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对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有两方面的指导意义,一是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自身必须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德育理论水平以及专业的德育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德育教育指导,准确地把控学生性格、思想、心理及行为上的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认识。二是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学生都具有“向师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如在日常与学生相处时,要言语文明、行为得体,并尊重和关心爱护每位学生,那么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尊重师长,并与同学和睦相处。总之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教师就需要先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这是基础保障,并对学生发挥积极正向的影响,通过自身的道德风貌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行为与思想上的共鸣,从而起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用。2.2加强班级德育建设,营造良好德育氛围
班级是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的环境氛围对学生的言行举止、思想和心理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一个良好的班级德育氛围,能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態、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正向的思想道德观念,能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所以班主任要强化班级德育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德育氛围。一方面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和生生关系,这是前提保障,为此班主任自身要转变“权威者”角色,发扬民主作风,与学生平等相处,使学生敢于表露真心,并给予正确的指引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并且要给学生创造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增强生生之间的了解,以建立健康、融洽、可持续发展的同学情谊。另一方面班主任要重视班级德育的宜传工作,这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德育发展。班主任可通过定期召开德育为主题的班会,或以辩论、或以演讲、或以真实案例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德育素质。也可每周举行“好人好事之星”“文明礼仪之星”等的评选活动,对获选学生的事迹大力宜传,鼓励其他学生进行学习。另外板报作为班级的一个重要宜传阵地,可定期更新关于德育的正面宜传,以让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认识。
2.3紧密结合各科教学,全面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单单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班主任也需要紧密结合各科教学工作,全面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到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取得双重的教学成效。一方面班主任要加强与各学科教师的沟通,让他们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德育不仅局限在某一学科中,应积极在各自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如语文学科在学生德育教育中具有天然的学科优势,传递着热爱祖国、尊长爱幼、团结友爱、将文明礼仪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塑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巧妙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而另一方面班主任也可结合各学科特点组织相应的趣味活动,如结合体育训练课举行“篮球比赛”“足球比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果断的道德意志品质及集体主义精神等,还可结合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主要学科举办“知识竞赛”,以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尊重知识及崇尚科学的优良品质,这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德育教育。
2.4开展丰富实践活动,亲身践行德育理念
为更有效地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在德育教育上不能局限于头说教上,要让学生亲身践行德育理念,“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班主任可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一方面班主任可开展走进社区服务活动,如组织学生去养老院献爱心,近距离与老人交流沟通,用心去感受尊老爱老、关心爱护长辈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让学生学会感恩、孝顺。另外班主任可借助传统节日开展有关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祭拜,或参观英雄纪念馆,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这都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让学生用眼用心去感受这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对祖国、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之情。班主任也可带领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如去公园踏青赏美景,并巧妙进行遵规守纪、爱护大自然的德育教育,并让学生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可让学生去体验交通志愿者、交警协管员的职业角色,感受他们工作的艰辛,从而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2.5认真做好家校合作,全面提高德育实效
在教育学中有“5+2=0”的教育现象,是指在学校“5”天的所受的良好教育和在家庭“2”天所受的不良影响会相抵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样地,家庭对学生的思想品性影响也不低于甚至会超过学校的德育教育影响,所以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家校合作,形成德育教育合力,以全面提高德育实效。班主任可通过家访、家长会、即时通讯工具等及时和家長进行联系沟通,一方面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分析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家长沟通并传输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家长认识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对学生性格、人格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帮助家长建立积极的家庭环境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如有的学生在学校和家里完全两种表现,还有学生不愿与班主任多沟通,那么班主任就可从家长处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行为表现与心理状态,而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样会使教育更有成效。通过家校的通力合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的功能,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保证了德育的教育效果和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积极重视并充分认识到德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意义,并通过榜样示范作用、建立班级德育氛围、各学科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实践活动、值好家校合作等有效策略进行学生的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素质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新章.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J】.当代教研论丛,2018,(07):95.
【2】徐宁.初中班主任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探究【J】.学周刊,2017(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