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健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既要帮助学生适应以后社会的发展,又要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历程的了解,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关键词: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教师将核心素养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要讲解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还要将人生感悟呈现给学生,从而让历史课堂教学具有人文气息和历史底蕴,进一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更具有时代意义和综合效用,增强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能让学生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明确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整体的历史观,增强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先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三民主义”时,教师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即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让学生重点掌握三民主义的详细内容,然后把它作为一种历史节点的链接,贯穿清末中国衰微的历史、共产党出现的历史,进而把历史作为一种整体来把握。
教学目标无优劣,不同的教学目标只是针对性不同。如在教学“三民主义”时,笔者发现学生不了解三民主义的历史,甚至可以说知之甚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会采用以掌握精细历史细节为主的教学目标,着重让学生清楚了解孙中山和三民主义的关系、三民主义的内容、新旧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及它们之间的差别。只有掌握了这些精细的历史事件,学生才能从迷茫中走出来。在一些教学实践中,笔者发出学生并非是对理论要点掌握不清,而是无法理顺历史逻辑,那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教师就要侧重构建整体历史观,适当减少精细知识点的拓展,而是着眼于整体框架的构建。除了这两种方法之外,还有多种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来选择。
二、夯实基础,增加学生对重要历史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如果将历史核心素养比作上层建筑,那么零散的历史知识点就是它的经济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知识点,才能完善和构建上层建筑。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没有基础的积累,创新最终都会沦为空谈。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阅读教材,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如在教学“抗日战争”时,笔者选取了几个重要的时间点来帮助学生记忆,通过“时间点——主要事件——主要人物——主要影响”的记忆模式来强化学生的记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累足够的经验,培养核心素养。
三、扩展阅读,開阔学生的历史视界
教科书上的历史毕竟只是缩减了的简史,事实上每一段历史内容都可以独立成书。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如笔者认为《明朝那些事》是一本十分不错的课外阅读读物,学生通过阅读,能把握和构建明朝历史的框架。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教师必须改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将课堂教育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起来。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当今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合适的方法,给予学生正确、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家明,李仁琼.建构学本课堂 培育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论坛,2015,(15).
[2]高月新.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新教育,2016,(11).
[3]王春雷.高中生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32).
[4]陈正桃.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