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东
摘要:本文结合临床检验的特点,围绕血液生理学特性,通过简要论述血液组成、血浆组成与生理学特性、血细胞中红细胞特性,分析了血液生理与临床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旨在加深对相关知识背景的学习。
关键词:临床检验 血液 生理性
作为临床疾病诊疗的常见项目,血液样本检验在临床疾病分析与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血液,是由血浆和悬浮其中的血细胞组成的循环流动于血管和心脏之间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流体组织,其主要生理作用是运输物质、维持内环境稳定、参与免疫和防御作用。通过离心管的離心作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血液组成层次,分布于离心管最上层浅黄色液体为血浆,而红细胞分布于离心管最下处,白细胞和血小板则在红细胞与血浆之间。
通常,在血象报告中的“血细胞比容”即为在单位血液中血细胞与血浆所占溶剂百分比,成年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在血细胞比容中,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所占比例较小,所以我们把血细胞比容简介表示为红细胞比容,用于反应红细胞和血浆的相对量,为一些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如有贫血患者,血细胞比容则会下降。
血量作为全身血液总量的简称,为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提供保证,正常成人血量占体重的7%~8%,当一次性失血不超过10%时,机体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恢复;失血超过20%时,血压会明显下降;失血超过30%时,则会危及生命。因此,在参与献血中,医务人员应做好充分考量,密切关注献血者的身体情况。
血浆和血细胞的功能共同构建起血液的功能,其主要包括物质运输、体温调节、免疫防御及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血浆中的主要物质有水、血浆蛋白和极少量小分子物质,其中水占90%左右,血浆中的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血浆的主要功能为营养、运输脂类、缓冲,形成渗透压,参与免疫、凝血和抗凝血功能。血浆白蛋白主要由肝脏产生形成,当肝脏发生病理性变化,白蛋白将会产生异常,所以白蛋白是临床肝脏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同时,白蛋白由于分子量小,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调节血管内外平衡的重要因素。同样,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高,当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中水分潴留是形成水肿的重要原因,这也是荨麻疹形成的原因。球蛋白是人体重要的免疫蛋白,是免疫反应中免疫抗体、补体的主要构成。
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结构,其双凹圆碟形形态为高效运送氧气提供了便利。我国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0-5.5)×1012
/L,女性为(3.5-5.0)×1012/L,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于雄性激素对红细胞生成具有促进作用导致的。蛋白质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而血细胞蛋白质中又以血红蛋白为主,血红蛋白的作用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当红细胞减少时,尤其是血红蛋白含量的减少容易诱发贫血。作为贫血诊断依据的指标,临床上常以红细胞数目、形态学变化来判断贫血类型及程度。红细胞血红蛋白生成的主要原料为蛋白质和铁,而叶酸和维生素B12也是血红蛋白重要合成物。铁元素作为机体活动的重要物质,它的合成与供应水平会直接影响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合成。当铁元素摄取不足时,会导致血红蛋白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人体血液红细胞减少,这就是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产生的原因,即缺铁性贫血。同时,红细胞的充盈程度与机体铁元素水平是否稳定相关,当人体铁元素发生变化时,红细胞体积相应地发生改变,缺铁性贫血在临床表现为患者体内红细胞体积处于大小不均一的状态。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中的重要物质,当两者缺乏时,红细胞成熟会发生障碍,形成有核巨幼红细胞,产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依靠胃腺壁细胞生成并储存于肝脏,所以患有胃病和肝脏疾病的患者极易引发贫血。在女性孕期和新生儿成长期,及时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可以有效预防贫血产生。
血液作为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生命活动发生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笔者围绕血液生理学特性,分析了其正常生理与临床疾病演变中的特殊关联性,以期对今后临床工作和学习起到更好的参照借鉴作用,也为非临床工作者对临床检验血液生理提供了认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