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黄大高
摘 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械制图课程标准,课题研究人员进行了企业调研、在校学生调研、任教教师调研,以及举办《机械制图知识竞赛》等,通过收集资料及数据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制定课程标准的三大影响因素:企业用工需求、学校办学条件、学生学情。
关键词:机械制图 课程标准 项目教学 任务驱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用人标准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使中职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开展优化改革课程标准,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进一步贴近企业实际用工标准,提高人才质量,满足企业要求,培养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提升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通过对中职机电专业、数控专业等学生智能特征的认识和了解,对照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课程结构及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中职学校机械制图的课程结构应由学科性和系统性向实践性和工程性的方向发展,教学过程应由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性向任务项目驱动方向发展。
一、基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改革的课题调研背景
近年来,随着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在企业中的广泛使用,我国的工业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的知识也在发生变化,中职学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關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因此课程标准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湛江机电学校2017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含课程标准)制订(修订)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笔者学校要求各专业部根据学校专业及课程建设制度的精神,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各课程进行课程标准的编写。
随着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的大量运用,企业员工绘图、读图能力占的技能比例是多少?现代企业员工工作中主要运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哪些知识?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解决教材、学时、学生学情?学生学习成效如何?这些问题是制定课程标准的关键,为此课程小组成员必须到一线调查并掌握第一手资料。张玲、黄大高、陈俊英、黄卫珍等教师于2016年11—12月间进行了课题调研,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提供了依据。
二、基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改革的课题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1)了解机械生产企业对员工在绘图、读图能力方面的要求。
(2)深入了解企业员工在一线生产中,对机械制图知识运用的侧重点。
(3)了解一线教师教学情况及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初步确定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对课时的分配进行合理的调整。
三、基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改革的课题调研方法
1.调查分析法
对企业项目生产的实际状况进行调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对目前职业学校项目教学法的施行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调查结果,寻求最有效的项目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2.经验总结法
对学生机械制图知识竞赛进行分析、总结。
四、调研的实施过程及分析
1.企业调研
本次调研了湛江本地的三家机械类企业,广州市金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湛江明迪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湛江鸿智电器有限公司。
(1)企业调查情况分析。
①企业对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
机械识图知识100%,公差与配合知识85%,计算机绘图知识80%;机械制造工艺知识60%。
②企业对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主要专业技能:
数控机床操作98%,机械产品的图样识读90%,普通机床操作85%;计算机绘图80%。
③企业对机械类职业岗位员工具有绘制及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应达到:中级工60%,高级工30%,初级工10%。
(2)调查结果表明。
①企业对中职学生专业知识的要求中,“机械识图知识”排在首位。
②专业技能要求中:机械产品的图样识读、测绘和公差分析排在第二位。
③企业对机械类职业岗位员工具有绘制及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应达到中级工的水平。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的生产虽然采用了先进的加工方式,但对90%的企业员工来说,看图识图是最基本的技能,并且要求达到中级工的水平,说明企业对员工的识图能力要求较高。
2.企业员工调查问卷分析
企业员工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员工在工作中运用机械制图知识情况而设计的。
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反映出来的问题有:
(1)60%的员工看视图时是利用“线面分析法”,30%的员工则是利用“实物对照法”去看的。
(2)所有的员工在工作中看零件图的机会占80%~90%,看装配图的机会只有10%~20%。
(3)工作中经常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加工零件,员工需具备较好的测绘实体的能力。
(4)数控机床操作工经常使用CAD软件绘图,而计算机绘图的基础是机械制图。
3.对教师的调研
为了了解任课教师在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课题小组对近三年来任教本课程的所有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的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教师教学过程的情况而设计的。
(1)您认为机械制图对中职学生的侧重点是:
①画图、读图都重要,占55%。
②读图为主,画图为次的,占45%。
(2)您一般采取的教学方法是:
①边讲边练占45%。
②先练后讲占30%。
③先讲后练占2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放假等原因,造成普遍课时减少8~10节,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多数教师会采取加快讲解速度的方法去完成。教师教学的侧重点不同,讲解详略的章节也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相差甚远,几种方法都有教师在使用。
4.对在校学生的调研
2017年1月,课题小组对15级各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研。15级学生已完成了本课程的学习任务,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对课程掌握的程度而设计的,主要问题的结果如下:
①你认为哪种教学方式更容易达到学习目标:
先讲后练占50%,课后练习占30%,先练后讲占20%。
②通过学生对制图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总结如下:
制图基本知识占97%,三视图的对应关系占85%,基本体的投影规律占95%,截交线、相贯线占80%,组合体的画法占70%,轴測图的画法占85%,六个基本视图占90%,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占70%,标准件的画法及标记占80%,读零件图(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占82%,读装配图占60%。
结果分析:学生基本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学习方式还是喜欢传统的先讲后练,对知识的掌握主要表现在:简单的绘图、识图能力掌握较好,空间想象能力,复杂图形的绘制能力较差,特别是剖视图的画法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较难掌握。
五、基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改革的课题调研结论
本次调研是一次全面的调研,从课程社会的受益者——企业,到课程的使用者——企业员工;从课程的教育者——教师,到课程的受益者——学生,四个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调研。从调研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1.对绘图、识图能力的要求更高
近十几年中国工业发展迅速,从普通机床到数控机床,从数控机床到数控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似乎社会需要识图、绘图的员工越来越少。通过本次企业调查问卷及企业员工调查问卷发现,人们误解了这个问题,调查表明企业不仅需要绘图、识图的员工,而且要求更高了。需要85%的员工懂得绘图、识图,更需要计算机绘图人员,并且识图、绘图还需要达到中级工的水平。
2.理论课时的减少导致教学进度不平衡
从教师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表明:由于中职学生实践课时的增加,导致理论课时安排比原来减少了约20课时,学校的一些活动(校运会、新生军训等),导致课时再次减少了8~10节课,总体课时减少了20课时。可是机械制图知识是连贯的,内容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是本次课题研究的重点。
从数据还可以看出,大多数的教师一人同时教2~3个班级,由于各班的实训安排专业不同,实训周数也不同,一些是实训六周(汽修专业),一些是实训四周(机电一体化、数控、制冷专业),有些班级减少,有些不受影响,课时导致了各班进度不平衡,有时候两班相差6~8课时。
3.教师重识图、轻绘图
从学生的调研中发现:学生识读零件图的能力总体反映不错,可是绘图能力欠缺,特别是对组合体的补漏线,补画第三识图的练习,考试、竞赛都是得分最低的。这是教师重识图、轻绘图的结果。50%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解后面的知识时太快,导致学生对后面的内容消化不了,不理解。这是课时减少带来的弊端。
另外,从企业调研中可知,学生还是要懂得测绘零件的。可是近几年,笔者学校由于课程改革的需要,原来安排机械制图测绘一周的实训取消了,造成学生不懂实物测绘画图。如何把测绘画图融合在一般的教学中也是笔者学校研究的另一重点。
总而言之,机械制图课程标准的制定,既要考虑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读图比例占60%),也要考虑中职学生课程改革(实践课时增加、理论课时减少)的要求,更要根据学生学情而制定。只有把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张玲.论以赛促教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意义[J].广东教育:职教,2017(07).
[2]陈俊英.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标准的制定[J].广东教育:职教,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