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帆
自打头一次听说《清华画报》后,就对这本仅出版过两期的清华内部刊物充满了好奇。在网上寻觅、追踪了大半年,终于在一家位于重庆的网上旧书店发现了一本1959年第2期《清华画报》。浏览店主展示的部分画面的过程中,一张粘在内页的油印信函吸引了我的眼球。尽管内容看不太清楚,但凭我的敏感,就觉得这封信一定有着特殊的背景和意义。于是,虽然卖价不菲,我仍然果断地下单收藏了这本难得一见的“珍品”。
迫不及待地打开快递,在迅速浏览了基本内容之后,我的目光还是集中在这封信件上,原来,这是清华的一封公开信,写给刚刚离开学校的毕业生。信的正文是刻在蜡纸上再油印的,这种传统的印刷方法如今基本绝迹。逐字逐句地阅读这封已经泛黄的信件后,我怀着一种恭敬的情绪将这封信的内容整理了出来。
清华大学大五工作组写给1959届毕业生的一封信张德骝同志:
送别你们已经有两个多月时间了,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想念你们,希望能听到你们的消息。也相信你们一定能保持荣誉,在学校的是优秀毕业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红旗手。
最近,全校進行了八届八中全会的学习,采取了大鸣大放,大争大辩的形式对人民公社、全民炼钢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前阶段讨论在立场问题上又有了深入的认识,现在正准备更深入一步进行讨论。
另字班的同学目前已有半数以上的同学上了毕业设计之马,结合上马各系均开展了对教育方针的辩论,在十二月一日全校还将举行教学和科研报告会,会上将总结和肯定二年来贯彻教育方针的成就,尤其是59年的巨大发展。今后还将配合此进一步进行教育方针的辩论,这里特别希望你们能把出去工作后对教育方针贯彻的体会写信来,共同参加这一保卫教育方针的斗争!
附上清华画报一份,并希望经常能保持通讯联系。来信可寄清华团委会。
此致
敬礼
清华大学大五工作组 59.11
从这封短信中,我们今天可以得到多方面的信息。通过辨析这些信息,60年前清华的许多历史情况呈现在我们面前。
第一,收信人是当时从清华刚刚毕业两个多月的“张德骝”,但他曾是哪个系哪个专业的学生则不得而知。不过在这期《清华画报》中有一张欢送毕业生的照片似曾相识。经过比对,这张照片与《清华大学图史》第125页上的一张照片完全相同,而那张照片的注解是“图为水利系毕业生奔赴西南各省”。结合这本《画报》出现在重庆,那么我们暂且推测张德骝当年是从“水利系”毕业后,来到西南的四川某个单位工作,并在那里收到母校寄来的信件和赠与的刊物。
第二,当时清华大学的政治运动十分频繁。信中所说的“八届八中全会”,是指1959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也就是著名的“庐山会议”。在这次会议之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明确转向“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向,并且对学校工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清华也“采取了大鸣大放,大争大辩的形式对人民公社、全民炼钢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这封信提供了佐证。
第三,即将在1960年毕业的“另(零)字班”开始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根据《清华大学图史》记载:1958年,清华大学贯彻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创造性地提出并成功地进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毕业班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国家建设重点项目与社会实际生产任务,“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就是清华当时采取的一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实际举措。从信中似乎可以看出,这一举措的推出并非一帆风顺,为了统一认识“各系均开展了对教育方针的辩论”。因此学校希望刚刚毕业出去工作的校友能够通过实际工作进行总结,并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会写出来,寄回学校。
第四,从1953年开始清华采取了五年学制,为加强“毕业年级”的学生工作,清华设立了“大五工作组”。这个工作机构以前从未听说过,尚不明确它在当时清华组织系统中的隶属关系,但属于专门针对五年级毕业生进行专项工作的性质确定无疑,也是当时清华高度重视毕业生工作的证明。或许还可以把它看作是清华大学后来设立的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的雏形。
显然,这是直接反映清华60年前实际面貌的一件珍贵史料。众所周知,清华从开始创办之初,就由于其敏感的办学性质(留美预备学堂),特殊的办学资金(庚子赔款)而备受社会各界瞩目,也由于这个缘由,清华的发展从来都与各个时代的政治形势联系紧密,学生具有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传统。学校采取的教育方针历来是制约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清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7年间采取的“又红又专、全面发展”方针,以及一系列经过探索而形成的理念与做法,不仅逐步演变为校风,对几代清华学子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影响了国家政治命运的走向。
为了进一步探究60年前毕业的1959届清华学生在校时的经历,我又有针对性地搜索了相关资料。在1959年8月27日出版的《新清华》报上,刊登了时任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和第一副校长刘仙洲给1959届毕业生的贺信。蒋校长贺信的题目是《送1959年度的毕业同学》,全文如下:
祝贺1959年度毕业的全体同学!经过五年、六年的紧张劳动,现在你们胜利地完成了大学时代的学习任务了。你们在大学生活中,取得了思想上、知识上和实际工作能力上的成长!
你们是新时代的共产主义的种子!你们在解放后的清华园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你们将要散布到伟大祖国的各个地方,开放出革命的鲜花!
祝贺39位奖章获得者和304位奖状获得者!你们在学习和劳动中表现了出色的成绩。你们是优秀的代表——本届毕业同学的花中之花!
希望你们谦虚谨慎、不屈不挠,永远保持蓬勃的朝气和政治上的坚定性,永远做革命的促进派,忠诚不渝地高举工人阶级的战斗旗帜。
祝贺获得先进集体称号的班级水利系水9、土木系房9、建筑系建9、无线电系管9、机械系铸9、电机系企9、动力系热9、自动控制系自904班,和获得先进集体称号的小组汽9微型汽车设计小组、压9水压机设计小组、无9第10设计组、发9华北电力系统设计组、焊9鞍山轧机堆焊组!你们实践了“学水8、赶水8”的诺言,在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在具有全国总结意义的毕业设计工作中,创造了新的光辉的经验。
你们的成就将成为清华教育改革历史中的新的里程碑,成为建设共产主义的清华大学的宝贵财富。
希望全体毕业同学,珍贵你们自己的这些创造和经验,并且不断改造和提高,戒骄戒躁,互助互勉,到新的园地上辛勤播种,作共产主义的播种者!
蒋南翔
1959.8.27
清华大学1959届的绝大部分毕业生入学时间是1954年秋季(建筑系六年制学生是1953年入学),那时清华刚刚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由原来含有“文、理、法、工、农”的综合性大学变成了“多科性工业大学”,开始进入其历史上第二个办学阶段,而蒋南翔(1913—1988)也才开始担任清华大学校长不久。蒋南翔校长作为一位“唯真求是”的马克思主義教育家,在清华前后近14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提炼总结了一套对清华发展影响极深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在平衡政治方向和专业能力的关系方面,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又红又专”的理论,努力帮助广大师生从极端政治口号的困惑中解脱出来,“给干粮,更要给猎枪”,实现培养真正全面发展的“红色工程师”目标。在如何处理“继承与发展”问题方面,他明确提出了著名的“三阶段、两点论”,旗帜鲜明地领导学校“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发展,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他还提出了“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著名口号,倡导建立“双肩挑”的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了表彰先进的奖励制度,等等。可以说,1959届毕业生在校的五六年,正好完整地与蒋南翔校长形成自己教育思想的最初阶段重合,亲身见证了蒋南翔教育理念的实践与演变。也正因为蒋校长在这一届学生培养上投入了极大的心血,进行了极具创造性、探索性的教育改革实践,所以在这封贺信中他对1959届毕业生的热烈感情也跃然纸上。
1959年只有5岁的我,当然不可能想到日后自己会与清华产生什么样的联系,更不会对1959届清华毕业生的学习生活有直接体验。神奇之处在于,当我在那60年后看到1959届毕业生评选出“39位(优秀毕业生)奖章获得者和304位(优良毕业生)奖状获得者”的纪录时,却找到一种相同的光荣感。这是因为在1979年我从清华大学毕业时,也成为在中断13年后,清华首次恢复奖励制度时批准的五名“优秀毕业生奖章”获得者之一。时代虽然不同,付出努力的程度也无法统一衡量,但追求“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精神完全一致!星转斗移,又是40年过去,当今天我们重新审视60年前的这两封信,却仍然感到一股不可抗拒的“革命”之风扑面而来,蒋校长号召清华毕业生永远做“革命促进派”的铿锵话语犹在耳畔!尽管清华后来发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变故,中国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也少了许多理想主义的成分,但我们仍然欣喜地看到,今天的清华正在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坚定前行,一代代清华人精神风貌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基因依然一脉相承,绵延流传。而这也正是我们追寻清华人历史足迹时最看重之处!
根据清华校史记载 ,“1959年8月28日在西大饭厅举行毕业典礼,本年共有1451名学生毕业。”另有资料显示,这批学生在 1954年9月入学时共计1830人,这样算来五年中的淘汰率约为20%。乍一看到这个数字,总觉得淘汰率有点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因为继续延续了清华一贯“严进严出”的传统?还是有“反右”等政治运动造成的非正常淘汰因素?或是统计口径不同造成的数字偏差?这个只能留待今后继续考证了。但撇开这些不谈,当时能顺利毕业的人都很不容易,能够获得优秀毕业生奖章或优良毕业生奖状更是“花中之花”,足以令获奖者引以为豪。1959届校友都应该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他们经历过1949年新旧政权的更迭,经历过新中国初期的欣欣向荣,在清华的五六年中又经历过1957年的“反右”、1958年的大跃进等一次次政治运动,毕业后又经历“十年内乱”以及至今所有的社会变革,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如今60年过去,这届毕业生中有些已经驾鹤西去,依然健在的平均年龄也在85岁左右。在2019年4月27日清华纪念108年校庆活动中,毕业60年的老校友回清华园参加活动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受到了学校的特别接待,工物系、水利系、计算机系、建筑学院等院系都为他们举行了纪念会,广大年轻校友向这些饱经风霜的老学长们表示衷心的问候。所有这些举动,不仅是在向全体1959届学长致敬,也是对清华历史上一个特殊时代表达出的应有尊重!
六十年一甲子。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从18岁开始的这一个“甲子”占据了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其中的变数谁也无法预知,能够平安度过就是万幸!回到本文开始所说的珍贵史料,那封信的收信人“张德骝”学长现在不知在哪里?从我看到这份史料开始,我的脑子里就跳出一连串的问题:他从哪里考入清华?他学的是哪个专业?他毕业后分配到哪里工作?后来的几十年都有什么经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完全相信,当年他收到母校寄来的《清华画报》一定非常高兴,并且一直精心保存,对来自清华的任何物件都视作珍宝,连一片纸也舍不得丢掉。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我发现这本画报保存得非常仔细,历经60年还几近完好,并且在画报的封面、封底和清华来信的上面都加盖了有“德骝”字样的印章,充分表现出主人对它的珍视程度。我甚至可以想象,在他遇到高兴事儿的时候翻看画报,一定会让他回忆起清华园给他带来的喜悦;在他处于逆境的时候翻看,一定会重拾克服困难的信心。同时,我也非常疑惑,这本《清华画报》是在什么情况下流到了市场上?
按照最初的推测,我想只要张德骝当年毕业是来到四川工作,那么或许通过重庆或四川的清华校友会能找到他的线索。于是我分别联系了两地校友会负责人。经过一番周折,最终在四川校友会那里,我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张德骝学长确实在成都工作生活过,但不幸的是,他于2018年刚刚去世!听到这个消息的一刹那,我的心里一下子感到非常的悲切与惋惜,悲切的是又一位1959届的学长离开了清华大家庭,惋惜的是我没有能在张德骝学长生前找到他!
这些天,我反复翻看着1959年《清华画报》上的一幅幅图片,一行行文字,既陌生,又熟悉,好像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手捧这本曾经跨越千山万水的《清华画报》,我就像在与60年前的清华园握手!我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从未谋面、却似神交已久的张德骝学长:既然我有缘得到了您曾精心保存的《清华画报》,就会替您继续将它好好珍藏,让它告诉后人清华是如何走到今天。在这里,我衷心祈望您的在天之灵能够安息。同时,我也真诚地希望所有毕业60年的1959届学长们能够安度晚年,健康长寿!这正是:
清华毕业六十载,历经磨难志不改;
风雨兼程一甲子,夕阳无限青春在!
(作者系文史爱好者,现居上海。曾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海军指挥学院。对于近代教育史、建筑史、海军史有浓厚兴趣。近年来多有作品发表于有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