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现状调查与减负对策

2019-09-24 02:07熊建辉姜蓓佳
中国教师 2019年9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熊建辉?姜蓓佳

【摘 要】本文通过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近10万余名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重已成为常态,而造成中小学教师负担重的源头复杂多样,其中“检查评比等非教学任务”“工作考核及职位晋升”“学生学习成绩”“薪酬收入”“学生家长期待”等方面构成教师负担的最主要来源,且负担程度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要切实做好教师减负工作,须打好源头治理、生态优化、长效机制建立等相结合的“组合拳”:一是摸清教师负担源头,分类看待和处理;二是明晰教师职责的内容边界,严格遵守目录清单制度;三是加强治理,优化教师工作的生态环境;四是建立健全保障广大教师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负担来源 减负对策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教之基。根据对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1]的分析,我国拥有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672.85万人,其中义务教育专任教师973.09万人,包括普通小学专任教师609.19万人、初中专任教师363.90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

的58.17%;高中专任教师181.26万人,占各级各类专任教师总数的10.84%,他们以占全国专任教师近七

成(69.01%)的体量,共同承担着全国22.75万所中小学校1.74亿名在校生的教学和管理任务,支撑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体系。教师作为站在教育教学活动最前沿、离学生最近的人,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第一资源和最重要的依托力量。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舒心从教,为其减少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是让教师群体积极投入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伟大事业、培养造就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有关教师工作负担重的报道層出不穷,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舆论的热议。2019年1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给学生减负,教师也需要减负,要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让他们静下心来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专业化水平。”在中小学教师日常履职尽责过程中,除了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自身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技术运用等教育教学任务外,还面临岗位考核、职称评定、工资收入以及学生家长期望、学校工作氛围、社会舆论环境等非教育教学方面的压力。事实上,中小学教师工作非但不轻松,而且充满挑战。教师工作超负荷运转,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将严重制约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个教师队伍质量。有鉴于此,“为中小学教师减负”被列入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为中小学教师减去不必要的负担,让广大教师轻装上阵、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要在摸清楚教师负担的源头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多管齐下,打出系统解决的“组合拳”。

二、研究设计和样本描述

为全面了解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负担来源,我们在充分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开发了《中小学教师负担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收集的基本数据包括四个维度:一是教师的年龄、性别等人口学特征;二是教龄、职称、受教育程度等人力资本变量;三是所教学段、任教科目、在校时间、课时数等执教情况;四是学校位置、教学设施配置等工作环境。第二部分为教师工作状况调查,通过设置“不赞同”“比较赞同”“一般”“很赞同”“非常赞同”5个选项来调查被试对象在具体工作情境下的选择,维度包括工作状态、生活状态、健康状态、具体工作带来的负担程度等。

数据采集工作始于2018年9月,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共获得10万余份有效数据。有效样本的人口统计学分布如下:男教师占比30.74%,女教师占比69.26%;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7.3岁,其中30岁及以下年龄段教师占28.96%,31~40岁教师占36.36%,41~50岁教师占22.7%,51岁及以上教师占11.98%;平均教龄为15.96年,其中工作5年及以下的教师占22.69%,6~10年教龄的教师占17.64%,11~20年教龄的教师占25.1%,21~30年教龄的教师占22.95%,31年及以上教龄的教师占11.63%;小学教师占比64.76%,初中教师占26.61%,高中教师占7.69%,其他(包括幼儿园、中专、跨学段任教、教研员、教辅、后勤等)占0.94%;科任教师占66.35%,其中纯科任教师占43.96%,兼任班主任的教师占15.21%,兼任教研(年级、学科)组长(主任)的教师占1.45%,兼任学校行政中层管理人员的教师占1.67%,兼任校领导的教师占0.37%。

三、调查结果和发现

1.中小学教师普遍感觉工作负担重

工作状态方面,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偏高、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感到疲劳,且这九成被试者当中对上述三个问题选择“很赞同”的被试教师占比23.64%、选择“非常赞同”的被试教师占比9.08%;对“教师职业是令人心力交瘁的工作”这一问题选择了“一般”“很赞同”“非常赞同”三个选项的教师占到了近70%;超过80%的被试教师认为各种检查与评比太多,超过60%的教师认为教育教学改革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表示曾因工作压力大萌生过转行的想法。健康方面,近80%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患有咽喉和颈椎病;68%的教师表示自己曾因工作而出现失眠或早醒的情况。生活方面,接近90%的教师认为自己很少有时间和家人一起享受生活,究其原因,超过60%的教师认为是收入低所致、接近一半的教师选择了因工作忙导致与家人在休闲时间上安排不一致。

2.负担源头复杂多样

在中小学教师负担来源方面,问卷给出的“检查评比等非教学任务”“专业胜任力”“工作时长”“薪酬收入”“工作考核及职位晋升”“工作氛围”“学生家长期待”“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成绩”“信息技术运用”等几乎每一个选项都被大量的被试者选择。这表明,给中小学教师带来沉重负担的源头既有教学性事务,也有超出了本职工作外的非教学事务。其中,“检查评比等非教学任务”“工作考核及职位晋升”“学生学习成绩”“薪酬收入”“学生家长期待”等五项是被选择最多的选项。值得格外关注的是,“检查评比等非教学任务”成了被试者选择最多的选项,来自各级各类行政部门的评审、评比、检查等社会性事务在本质上不属于教师原定职责甚至与教师教育教学的本职工作相去甚远,但却成了使教师工作时间被延长、负荷加重的最主要源头。

3.负担程度具有个体差异表现

性别差异上,男性教师的负担程度比女性教师略高。教龄差异上,教龄21年及以上的教师比教龄6~10年和教龄5年及以下工作的教师更容易感到工作负担,教龄11~20年的教师比教龄5年及以下的教师更容易感到工作负担。学历差异上,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拥有本科学历及以下的教师感到负担重。学校层次上,高中教师的负担比初中及小学教师的负担重。职务差异上,担任行政管理、教研组长等职务的教师比纯科任教师的负担重。

四、教师减负对策建议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是广大教师的期盼,是事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山东等地多措并举,加强治理,为减轻教师负担做出了有益探索。为做好教师减负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将教师减负工作作为教育部直属机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的专项调研题目,于2019年7月11日~12日赴山东调研教师减负工作,参加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专项调研座谈会,深入了解教师负担情况,切实贯彻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精神。[2]基于以上调研,我们认为,当前要切实做好教师减负工作,要从加强新时代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角度,做好制度设计,拿出破解教师负担问题的实招硬招,为教师安心静心从教营造良好环境,须打好源头治理、生态优化、长效机制建立等相结合的“组合拳”。

1.分类看待和处理造成教师负担的两类来源

造成教师负担过重的原因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教师本身担负的责任超过合理阈值所致,另一类是教师承担的责任与原定职责相去甚远造成的不必要的负担。这两类截然不同的负担来源,首先需要从本质上予以厘清,然后再做分类看待和处理。对于前者,如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自身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技术运用等,本质上是属于教师原定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就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在国家政策干预和引导上,要牢牢把握教育评价的科学方向,为广大教师创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要调整好心态,增强能力,自我减压。对于后者,如填表、五花八门的“进校园”活动、各种评比检查等本不属于教师本职工作,就要通过明晰教师职责的内容边界,对本不该让教师承担的任务予以规范或者清理,让广大教师从担负“无限责任”的轨道偏离中回归到教书育人的角色本身。

2.明晰教师职责的内容边界,严格遵守目录清单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对教师工作量和工作职责没有明确的标准,缺乏边界界定和法律法规保障的现实导致教师工作时间弹性很大,工作内容、工作时间以及个人时间没有明确界限。因此,应尽快从顶层设计上合理确定教师工作量及其时间的有效分配。此外,类似于“安全巡防”“寄宿学生监护”“入户扶贫”等本质上与教师教育教学事务无关,但却给广大教师带来超负荷感。换言之,中小学较为普遍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岗位职责混乱的问题,本应由学校教辅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转嫁到中小学专任教师身上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我们还要实行目录清单制度,清理中小学教师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3],厘清各个岗位的职责边界和服务内容,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关于这一点,我国内地中小学校可以参考我国香港地区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制度以及普遍存在于高校里的辅导员制度,以上制度的本质都是将校园安全、学生管理等非教学事务承包给专门人员,从而让一线教师从非教育教学事务中予以脱身、更加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

3.加强治理,优化教师工作的生态环境

当前,一些学校和教师有“开不完的会、填不完的表、应付不完的检查”,说到底是教师职责边界不清、学校管理效能低下、形式主义之风未得到有效遏制的外在表象。广大教师所面临的种种“忙而无效”的负担,实际上是广大基层工作人员工作负担的一个缩影。教师减负绝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多部门通力协作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将教师减负置于基层减负的整体进程之中,在国家层面,加快基层社会的治理进程,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从根源上减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杜绝检查、考核、评比的过频过滥现象。此外,也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校的管理效能。在信息技术手段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绩效管理、工作总结、考核材料等完全可以摒弃旧式的重复填报,转而通过建立动态管理的电子台账、电子档案等信息化手段供上级部门调取,真正做到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让他们用于真正的教育教学活动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通过立法途径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第26条提到,要研究修订教师法。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1994年起施行,上一次修订是2009年,时隔十年再次启动修订,建议可以以此为契机,以立法的方式规范和明确教师的工作时间、工作量、职责内容等,以此保障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此外,还要积极推动和加大对《教师法》的执法检查,依法保障“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等诸多合法权益,也让其与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特殊法律地位更匹配,更加凸现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学校面临的社会环境和内部管理问题日趋复杂多样,有些是人才培养问题,有些则是管理与服务问题。因此,除教师法以外,也建议尽快启动《学校管理法》的立法工作,用立法的途径规定和规范学校的管理和办学行为,避免因学校管理的缺失和错位,为教师增添不必要的负担。

总之,办学有规律,学校有主业,教师讲专业。我们要拿出破解教师负担问题的实招、硬招,为教师安心静心从教营造良好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各种和教学活动无关的事情,不能动辄让学校停课出人出场地办活动,更不能把招商、拆迁等“摊派”给学校。全党全国全社会全系统都要共同努力,齐心协力优化教育教学环境,让教师安心、热心、舒心、静心从教,回归教育的本质、坚守教育的初心,把宝贵时间和精力配置到教书育人的主业、立德树人的使命上来,投入到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上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介绍2018年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情况[EB/OL].(2019-02-26).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0340/.

[2] 教育部.陈宝生赴山东调研教师减负工作[EB/OL].(2019-07-15).http://www.moe.gov.cn/jyb_xwfb/ gzdt_gzdt/ moe_1485/201907/t20190715_390699.html.

[3] 教育部.介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颁布一年来全国各地贯彻落实情况及下一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思路[EB/OL].(2019-02-15).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0256/.

(作者单位: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治理研究部;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师
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中小学教师教学理念的几个基本问题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学相融合的措施探讨
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中小学教师职前培训面临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