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9-09-23 12:40李兆楠
教育与职业(上) 2019年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高职院校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及实践性问题,制约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对此,文章在分析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策,包括面向不同群体设置针对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通过三模块促进发展进阶式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健全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运行保障机制等,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快、更好地实现。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李兆楠(1983- ),女,河北唐山人,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人文社科类教改项目“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B-SK-JG-03)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9)15-0075-04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深入和国际化、信息化时代到来的今天,向创新创业型人才转变是当前社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提出的需求,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同时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尤其随着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使中国在创业活动指数上开始逐渐高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各高职院校开始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近几年教学实践表明,我国高职院校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意识培养上均发挥出应有成效。但相较发达国家,我国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起步较晚、发展也较急,还不够成熟。在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缺乏系统性、层次性以及实践性等问题,尚未形成长效机制,需要我国高职院校积极面对这些问题,以进阶式教育理念为指导,对更为成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现状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在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中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其中,并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开设,展开了诸多关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有益探索,使我国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意识、热情及能力方面明显增强。不过,在我国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加速建设、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普及的过程中,也逐渐表现出了一些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成效的发挥。

1.缺乏系统性。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中,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门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仅有一门或几门,一些高职院校甚至并未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只是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内容与目标纳入传统就业指导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中的一些相关项目里。有学者曾对某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仅有48%左右的学校创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只有39%左右的高校将其纳入了必修课体系。且各院校在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开设方面往往相互独立,未考虑到逻辑性的联系,也未形成完善的课程与教育教学体系,导致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2.缺乏层次性。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多采用选修课的形式,关于授课的对象未进行明确限定与区分,很多学校不分专业,甚至不分年级,所有专业、年级的学生都可以选修,在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学前,既不关注学生在创新创业知识方面的基础水平,也不重视学生有无创新创业的潜质与实践经历,对于学生的特殊需求更是未多加了解,导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层次性有所欠缺。在创新创业教学中,受层次不同的影响,学生在同样知识的理解能力与学习需求上往往表现出较大差异,容易影响创新创业教学进度与效果。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很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多,且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但师资却比较有限,仅能使部分学生的选课需求得到满足,而在选课结构上多依靠电脑系统实施随机分配,很容易导致部分学生仅仅因学分需求而获得选修机会,而真正想要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却未获得选修机会,不仅影响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效果,而且一定程度反映出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对学生进行全面覆盖的现状。

3.缺乏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兴起时间较晚,近几年才迅速开展起来,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还处于理论摸索阶段。虽然不少高职院校搭建了多种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但是,该类活动多由不同的管理部门举办,如一些由学生处举办,一些由创业指导中心开展等,与专门负责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部门往往缺乏沟通与联系,在各种活动的举办节点上与人才培养理论教育课程的安排时间通常不一致,创新创业教育和活动参与群体并不一样,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难以与具体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得不到有效应用,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制约了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上的训练与提升。

二、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内涵

在发达国家,很多高校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会遵循进阶式学习规律,同时也对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开设出恰当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且十分注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其他课程和活动的有机衔接。针对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養体系现状,高职院校也应积极对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探索与实践,与社会在创新创业型人才上的需求高度对接。

进阶式教育理念是一种对系统性与层次性并存原则加以遵循的教育教学规律。进阶式教育要求将统一标准与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基于学生个性特点,展开由面向点,由基础到顶端,包含多元参与、循序渐进、分阶段展开的教育教学。关于高职院校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在进阶式教育理念指导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新创业通识教育阶段,该阶段面向全部学生,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基本知识与基本原则,侧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培养,对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进行培育,属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教育时期。第二阶段是创新创业精英教育阶段,该阶段面向经过筛选的学生,这些学生已经接受了较好的创新创业普及教学,需要进一步深化学习。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深度学习,比较侧重创新创业技能的指导与实践,使其进入创新创业“闯关”时期。第三阶段是全真体验阶段,该阶段面对的是从第二阶段中再次被筛选的终端学生,这些学生多具备创新创业潜质,可以进入创新创业全真体验实践阶段。

三、高职院校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遵循系统性和层次性并存的教育教学规律,按照高职院校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三阶段”理论,积极遵循由面向点、从基础到顶端、多元参与、循序渐进的原则。该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通过更合理的科学课程设计,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情况,保证构建出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需分别开设相应的课程,按照基本的创新创业活动规律,设置三个模块,分层次训练学生能力、培育意识、培养出创新创业精英;并需要完善机制体制建设,建立健全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保障机制。

1.面向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三个群体:一是全体低年级学生,二是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三是正在创业的学生。针对全体低年级学生展开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也符合新时期我国重要教育方针。高职院校作为对各种人才进行培养的教育场所,应尽量培养所有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

针对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而言,其对创新创业学习有着更高的热情与需求,学校可对具有特殊学习兴趣的学生群体开设更深入的创新创业课程,这也是很多发达国家在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采用的普遍做法。该部分学生可能会成为未来主要的企业家,学校可积极开设孵化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让这部分学生形成更深刻与清晰的认知,促进其创新创业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强化其创新创业能力。

针对正处于创新创业阶段中的学生,高职院校可开设高端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该部分学生可作为对其他学生进行激励的典型,也侧面反映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成效。但是,该部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后,如何指导其有效解决创业中的各类问题,延长其创新创业的持续性,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通过开设高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促进学生领导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面掌握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为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提供基础知识保障。

2.设置三个模块推进进阶式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第一个模块是通识教育模块。该模块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学原理、实务等课程,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知识。对于课程设置,可采用必修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对于课堂组织形式,在原理类、通识类课程方面可采用大班教学形式,并结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方面等小班授课形式。对于教学方式,可采用规范教学和创新创业讲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借助“名家讲座”“校友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点燃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实现培育创新创业意识与传授创新创意技能的目的。

第二个模块是实验实训模块。该模块面向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初选的学生,可开设创新创业风险管理及企业成长与融资、管理、运作等课程,以选修课形式开展,同时开展丰富的模拟创业实验与实践活动。在实验实训方面,可分为两部分展开,即仿真模拟与创业大赛,侧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在仿真模拟部分,可应用情境教学方式,选择在校内实验室完成,经教师指导,学生可进行模拟机构成立,涵盖企业成立、经营、管理等所有环节,熟悉掌握创新创业的各种关键点。创新创业大赛部分,基于各专业实际,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竞赛活动,借此检验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以及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第三个模块是创业实战模块。该模块面向具有创新创业潜质的终端学生,通过选拔组成团队,带领该部分学生步入全真体验阶段。学校配备指导教师,并提供条件,引导学生在学校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或当地政府创办的大学科技园展开切实的创新创业体验,这也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真实实践阶段,是对其教学成果进行检验的阶段。

3.健全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运行保障机制。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只有在健全的体制与机制下,才能保障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运行。

一是组建创新创业管理机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需要打破传统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中条块分割的现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可设立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人才培养方针政策;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负责相关学术研究与课堂及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仿真体验活动等。二是实行弹性学分制。对于部分表现出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可允许其休学创业。学生处于创新创业阶段时,应保留其学籍。对于一些已经成形的创业团队,可根据工商部门出具的证明申请免毕业实习,最大限度地支持学生创新创业。三是培育专业的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并非业务教育,应纳入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成为学生专业教育的一部分。我国各高职院校应提高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视程度,培育高水平师资队伍,实现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此外,还需积极培训现有师资,同时制定激励措施,保证师资水平。四是打造校企合作平台。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对企业与企业家以及企业经营等创新创业环节有深入的了解。高职院校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企业实践优势、空间优势及人力资源优势,为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创新创业实践渠道。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还处在探索阶段,进阶式教育理念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指导。我国高职院校应积极面对自身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探索,构建更具层次性、理论与实践衔接有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长效培养。

[参考文献]

[1]段丽娟,张跃亭,李杰.河北省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8).

[2]高振中,李虹霏,盛鹏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阶段特点研究[J].教育教學论坛,2015(27).

[3]陆志.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高教学刊,2018(5).

[4]孟博,刘丽丽.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措施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0).

[5]王珺.高职城乡规划专业“双主线——进阶式”人才培养模式设计[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9).

[6]汪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目标定位[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5).

[7]吴祖峰,王陆一,魏娟,等.创新型工程人才进阶式培养路径探析——以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1).

[8]闫佳祺,关晓丽.美国、英国和日本高校创新创业体系的多案例研究及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5(21).

[9]郑石明.大数据驱动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理论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 (3).

[10]朱倩.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