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CTA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

2019-09-23 03:44张辉于天池汪弢乔彤
山东医药 2019年23期
关键词:真腔假腔夹层

张辉,于天池,汪弢,乔彤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南京210000;2南京市鼓楼医院)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SMA)夹层(SISMAD)为少见的急腹症,指出现SMA夹层而未累及主动脉。SISMAD的尸检发现率只有0.06%[1]。截至2014年,全世界共报道SISMAD 508例,而其中70%的患者来自中国[2]。SISMAD的症状主要是突发性上腹痛,可伴有便血、恶心、呕吐。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CT血管成像(CTA)技术的开展,使SISMAD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临床上,SISMAD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对于其最佳治疗方案,目前仍存在争议,但是大部分学者认为介入治疗应作为首选[3~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50例SISMAD患者的CTA特征及治疗效果,旨在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SISMAD患者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45~64岁、中位年龄55岁。其中因急性腹痛就诊47例(94.00%),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就诊时行CT检查发现1例(2.00%),在体检时偶然发现2例(4.00%)。伴恶心呕吐9例、血便3例。合并高血压20例、吸烟18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9例,其中行肠穿孔修补术1例、行肝囊肿切除术2例、行肾囊肿切除术3例、行肠切除吻合术3例。所有患者均经过CTA确诊,主要表现为SMA增粗、真假双腔形成、内膜瓣影、假腔形成血栓和无主动脉夹层[6]。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CTA检查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第二代Flash双源CT 128排CT进行腹部扫描,范围为膈顶至盆底,包括SMA、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射非离子对比剂安射力320 mg/mL(江苏恒瑞),流率4~5 mL/s,剂量为1.5 mL/kg,然后注射生理盐水20 mL,进行3期扫描。根据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层面容积重建图像(VR)]评估夹层近端破裂口的位置,测量夹层长度和真腔狭窄长度。按Yun分型,Ⅰ型为真假腔均通畅,可以看见假腔入口和出口;Ⅱ型为真腔通畅,假腔无血流,假腔无出口为Ⅱa型、假腔内血栓形成为Ⅱb型;Ⅲ型为SMA闭塞[7]。

1.3 治疗方法 明确诊断后,如果患者无腹膜刺激征,则给予速碧林4 100 U抗凝每12 h应用一次;前列地尔20 μg 1次/d改善循环,另外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和营养支持等一般治疗。治疗中观察患者腹部体征,腹痛缓解后逐步恢复饮食。

治疗1周后,如症状仍未见改善或突然加重,复查CTA,根据病情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或手术治疗。如患者已有腹膜刺激征或动脉瘤破裂倾向,则及时进行覆膜支架置入术,从右侧股动脉入路,在病变部位置入覆膜支架,术后继续药物治疗。如果支架置入失败,腹膜刺激征加重,腹痛未见缓解,则行剖腹探查。

保守治疗患者及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出院后均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d,波立维75 mg、1次/d,贝前列素钠片40 μg、3次/d,治疗半年。

1.4 随访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8年5月。观察腹痛改善情况,复查CTA和DSA。对介入治疗患者,了解支架是否有移位和是否通畅。

2 结果

2.1 CTA特征分析 50例患者均经过CTA确诊为SISMAD,CTA检查表现为SMA增粗、真假双腔形成、内膜瓣影、假腔形成血栓和无主动脉夹层。假腔内发现血栓16例(32.00%)(图1)。夹层近端破裂口距离SMA开口10~35(17.01±5.13)mm。夹层长度10~130(82.14±4.97)mm。真腔狭窄<50%者11例(22.00%),50%~80%者18例(36.00%),>80%者21例(42.00%)。Yun影像学分型Ⅰ型6例(12.00%)、Ⅱa型27例(54.00%)、Ⅱb型16例(32.00%)、Ⅲ型1例(2.00%)。

注:A为假腔内血栓形成(箭头所示);B为VR显示真腔受压变窄(箭头所示)。

图1 1例SISMAD患者CTA表现

2.2 治疗情况分析 5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有效34例(68.00%),症状缓解时间为1~13 d(5.34±1.87)d。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14例(图2),成功13例、失败1例,失败原因是导丝无法进入真腔,给予药物保守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无患者接受剖腹探查手术和血运重建术。2例无症状患者控制血压,定期随访。

注:A为DSA显示SMA近端呈双腔样变,可见内膜片(箭头所示);B为覆膜支架置入术中将微导管插至SMA近端假腔内,2 mm×6 mm塔圈2枚、2 mm×5 mm塔圈2枚进行填塞,复查造影显示填塞满意,真腔血流顺畅。

图2 1例SISMAD患者覆膜支架置入前后DSA图像

2.3 随访情况分析 5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5.20±7.91)个月。34例保守治疗患者中,2例SMA夹层进展,其中1例患者在随访第1个月时腹痛加重;另1例随访第14个月时腹痛加重,均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效果较好。其余48例随访期间未见复发(图3)。14例患者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其中1例在随访第10个月时出现腹痛,CTA检查显示支架内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后再次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病情好转;其余13例患者CTA检查均显示血流通畅。2例无症状患者病情未进展。

注:A为MPR显示SMA血流通畅,假腔消失(箭头所示);B为VR显示SMA血流通畅(箭头所示)。

图3 1例SISMAD患者覆膜支架置入术后CTA复查

3 讨论

SISMAD的临床表现多样,但是缺乏特异性,患者可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和便血等,其中急性腹痛作为多间,可占91.10%[8]。腹痛的原因可能与肠缺血、痉挛、腹腔神经丛受到刺激等有关,腹痛可伴随腹泻、腹胀、血便、便秘和发热等症状出现。本组病例中,94.00%的SISMAD患者也是因为急性腹痛为主诉就诊。SISMAD患者也可无症状,少部分患者为腹部CT扫描时偶然发现。本组病例中,无症状病例占4.00%,与既往报道类似[9]。然而国外无症状检出率远远高于国内,约为10%[10],这可能与国内影像科医师对SISMAD认识不足、存在漏诊有关。体格检查方面,SISMAD患者可表现出上腹或左上腹压痛。既往也有研究报道指出,脐周杂音也可能是SISMAD的一个重要体征[11]。

临床上,DSA是诊断SISMAD的金标准,但是因其有创,所以可优先选择CTA,当显示不清楚时才考虑DSA[10]。SMA开口近端行走弯曲,产生的涡流使得管腔内剪切力变高,因此易形成破裂口。本组病例中,患者近端破裂口距离动脉根部(17.01±5.13)mm,与既往文献报道近似[12];夹层长度10~130(82.14±4.97)mm,这符合既往报道的夹层长度变化范围较大的特点[13]。夹层较长可累及SMA分支动脉,增加了SISMAD保守治疗难度。本组病例中,真腔狭窄>80%者占42.00%(21/50),但是均没有出现肠腔坏死,21例患者中均没有行外科手术,这说明真腔严重狭窄并不是外科手术指征,与Kimura等[14]报道一致。Yun分型方法为临床常用的CTA评估SISMAD方法,考虑了真腔情况和假腔是否闭塞。本组病例中,Yun分型Ⅱa型(54.00%)、Ⅱb型(32.00%)最常见。

SISMAD的治疗目标是预防肠腔坏死、缓解患者腹部疼痛。既往保守治疗为首选。本组病例中,34例(68.00%)保守治疗有效,随访期间,2例患者SMA夹层进展,其中1例患者在随访第1个月时腹痛加重;另1例随访第14个月时腹痛加重,均行支架置入术,治疗效果较好。这就说明,保守治疗对部分患者无效,因此需要密切监控患者病情进展。近年来,管腔内治疗迅速发展,有学者认为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或有夹层破裂风险的患者,可选择覆膜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15]。对于夹层较长患者,可置入2个支架。本组病例中,14例患者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13例(92.86%)成功,1例失败后给予药物保守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表明支架置入术治疗SISMAD的疗效较好。外科手术是治疗SISMAD的重要方法,本组无患者接受接受剖腹探查手术和血运重建术。但是对于有动脉瘤破裂、肠腔坏死风险的患者,手术治疗仍是首选。

通过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我们有以下体会:①支架置入术过程中,应多角度造影,以更好地显示真假腔的位置,从而能更准确地置入支架。②手术操作需轻柔,以保证导丝位于真腔,防止导丝进入假腔而造成夹层撕裂。③本组14患者行支架置入术,有1例介入失败,原因是导丝无法进入真腔,可能与腹主动脉夹角等有关。对SMA与腹主动脉夹角大于30°的患者,选择股动脉入路;如果SMA与腹主动脉夹角较小的患者,可选择肱动脉入路,提高介入成功率。④术前应了解来自假腔的血管分支情况,评价支架置入后可能出现的缺血风险。

综上,SISMAD患者CTA检查表现为SMA增粗、真假双腔形成、内膜瓣影、假腔形成血栓和无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SISMAD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真腔假腔夹层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腹主动脉重塑的影响因素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深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比较研究
主动脉几何构型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围手术期支架周围假腔残留的预测价值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复杂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防止覆膜支架误入假腔的手术经验
尤昭玲关于假腔求子临证经验
血管内超声指导前向主动真腔寻径(IVUS-ATS):一种开通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创新技术
正向入口不明CTO病变的处理策略和器械技术
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鉴别诊断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