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学习圈”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实践探索*

2019-09-19 11:04福建省福州市直机关幼儿园
幼儿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内化体验式结论

福建省福州市直机关幼儿园

丁 娟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以体验为核心、幼儿为主体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们通过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质量。

一、“体验式学习圈”的学习环节

库伯提出的“体验式学习圈”包括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检验应用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幼儿一直是作为体验式学习的主体参与活动,但是在不同的活动环节幼儿的角色和活动形式各不相同,与此相对应的幼儿体验式学习凭借的心理工具也各不相同,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体验式学习过程及其关系

在具体体验环节,幼儿的角色是体验者。幼儿通过看、听、说、做等方式全身心地参与活动,凭借感知觉这一心理工具,获得具体而直接的体验,再通过感知实现情感的复杂化。

在反思观察环节,幼儿的角色是内化者。幼儿在教师的提问引导和与同伴的交流分享中,凭借注意和具体形象思维这些心理工具,回顾和反思之前的体验,整理自己的感受,达到知觉的复杂化。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和讨论交流帮助幼儿将已有经验与活动情境联系起来,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由于幼儿的发展水平有限,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提问和讨论交流帮助幼儿内化体验。

在抽象概括环节,幼儿的角色是概括者。幼儿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交流分享活动,凭借思维这一心理工具,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或概念。由于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水平有限,该环节也离不开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和概括。教师可以通过归纳和小结幼儿的各种表达,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结论”。

在检验应用环节,幼儿的角色是应用者。幼儿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践行和检验前一环节所获得的“结论”,凭借行动这一心理工具,通过具体的实践达到行为的复杂化,同时也扩大了知识的外延。通过实践检验,当幼儿发现自己所获得的 “结论”是正确的时候,这一“结论”会转化为更深刻和持久的行为目标,今后幼儿遇到类似的情形,就会主动地运用该“结论”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逐渐养成某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需要强调的是,在运用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指导社会教育活动时,教师不能机械地套用体验式学习的四个环节,要学会灵活运用。例如,并非每次活动都必须从具体体验开始,当幼儿已经具有了相关经历和体验时,教师可以跳过具体体验的环节,不需要创设相关的活动情境让幼儿再次体验,可以直接从问题引导开始,以免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二、基于“体验式学习圈”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流程

笔者以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流程,具体如“图2”所示。该活动设计流程主要从前期分析、活动设计和实施两个层面进行,包括教师活动和幼儿活动两部分。其中,前期分析和活动设计属于教师活动,活动实施部分则包括教师活动和幼儿活动。

图2 基于“体验式学习圈”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流程

前期分析是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础,包括活动内容、活动目标、幼儿特点及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教师要对本班幼儿的特点、发展水平和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幼儿的原有水平和认知结构、发展需求等,据此选择适宜的、能激发幼儿探究热情的、持续性的学习内容,并确定合适的活动目标。

下面以大班社会活动“合作真快乐”为例,具体说明基于“体验式学习圈”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实施流程。

活动目标理解合作的重要性,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合作,乐意与人合作。在游戏中探索合作的方法,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增强合作意识。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荷叶”若干、仿真水果一篮、松紧带若干条。环境创设:布置“草地”“小河”“仓库”的活动场地。

续表

续表 活 动 过 程教师活动幼儿活动四、闯关游戏,验证合作。(一)介绍闯关游戏规则:两人一组,以“两人三足”的形式走过“草地”、跨过“小河”,将“水果”运回“仓库”。(二)分享交流:幼儿介绍闯关游戏中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师给予评价。创造条件,鼓励幼儿践行合作、检验“结论”,与幼儿积极互动并进行评价反馈。在游戏中与同伴践行合作,检验关于合作的认识和“结论”。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多与他人合作。

三、幼儿园社会教育中促进幼儿体验式学习的策略

根据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体验性、渗透性、生活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促进幼儿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的体验式学习。

首先,教师要围绕着活动目标,将幼儿在本活动中需要获得的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并通过情境的创设把问题具体化,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体验,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经验。例如把“合作真快乐”的社会行为目标转化为情境中“‘荷叶’小,四只‘小青蛙’很难全部都站上去”的问题。幼儿只有运用合作的交往技能才能克服这个困难,获得成功并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其次,教师要设置能够帮助幼儿内化体验的问题。在预设有效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有效的提问和交流讨论,引导幼儿对之前所经历的体验进行回忆、观察、思考和整理,使幼儿得到对该问题的认识或“结论”。什么样的提问能更有效地帮助幼儿内化体验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以下几种有效的提问能够较好地帮助幼儿内化体验:第一,教师的提问要能引导幼儿观察当前的活动情境;第二,教师的提问要能够引导幼儿梳理自己的已有经验;第三,教师的提问要能够引导幼儿解决当前情境中遇到的问题;第四,教师的提问要能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帮助幼儿从反思自身体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教师在引导幼儿思考的同时,通过追问、反问、讨论、小结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幼儿大胆地将自己的体验、认识或“结论”表达出来。

最后,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践行体验。幼儿在体验式学习中获得的认识、“结论”,需要在后续的活动或真实的生活中进行检验,只有当幼儿的认识和“结论”被实践检验并证明是正确、可行的时候,才会被幼儿真正内化。幼儿的社会教育是个长期、缓慢的过程,社会知识的运用、社会情感的培养和社会技能的掌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还需要长期地开展支持幼儿践行体验的活动。例如“合作真快乐”活动结束后,教师将该活动延伸到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抓住一切机会,鼓励幼儿长期保持与他人合作的热情和行为。

猜你喜欢
内化体验式结论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