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宁市实验园教育集团文苑幼儿园
郁晓洁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也不断地发生变化。目前,教师的教育观念中还存在着三组矛盾:第一,“课程理念凸显儿童中心”与“行动以教师立场为重”之间的矛盾。“以儿童为中心”是幼儿教师常挂在嘴边的话语,教师也知道课程中要关注幼儿,但是当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时,常存在部分教师根据自己的原有经验及立场对课程开发进行简易化、浅表性、断章式处理的现象。这样一来就容易造成幼儿兴趣寡淡,学习积极性差,与预设实效相距甚远的问题。第二,“心中有课程意识”与“行动上离不开教参与文本”之间的矛盾。教师都知道应该有课程意识,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原有经验,要关注幼儿学习领域的核心经验,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本本主义”的思想,即严守教学参考书,以教学参考书为“圣经”。第三,“尊重个体差异的意愿”与“行动中大一统教学”之间的矛盾。同一个班级的幼儿虽然年龄接近,但是个体之间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大班制教学”与“两教一保”配置的原因,一些幼儿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更多的是大一统的集体教学,缺乏个性化的处理。
那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关系,从观念与行动上切实转变过来,助力幼儿身心和谐而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呢?近期我园中班幼儿开展了一个“造房子”的活动,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强调要尊重幼儿的原有经验,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但当幼儿有了感兴趣的内容之后,作为教师能否及时追随幼儿的兴趣并开展满足其需要的活动呢?在“造房子”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从“我想造房子”到“真的可以造房子”, 甚至还“可以造真的房子”,教师的支持、指导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中班“造房子”的活动主题来源于幼儿对幼儿园对面的建筑工地的关注。在二楼平台做操时,幼儿经常被对面移动的吊机、工人叔叔敲敲打打的声音所吸引。对于逐步建造起来、慢慢变高的房子,幼儿感到惊奇。教师捕捉到幼儿的这一兴趣点,并且追随幼儿的兴趣,围绕“造房子”引发的探究性主题活动应运而生。
如果仅仅停留在幼儿短暂的、表层的兴趣,那么所开展的活动也就是浅表层的。为了将幼儿的兴趣引向深入,我们安排了“脑力激荡”活动,引导幼儿讨论、交流,并捕捉幼儿对于“造房子”的探究兴趣点。通过此活动我们发现,幼儿对造房子的工具、材料、结构及施工过程等都很感兴趣。有的幼儿说:“房子是用水泥、砖头混在一起建造的,需要挖土机挖坑,把水泥搅拌均匀并涂在砖头上,还要盖上屋顶。一块块砖头造好后再涂颜色,还有吊机遥控……”有的幼儿问:“吊机为什么要用遥控机来操控?为什么造房子外面要铺上布?为什么要有柱子?为什么要戴安全帽?……”通过“脑力激荡”,“造房子”的主题内容越来越丰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学习的兴趣,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在“脑力激荡”活动后,我们从幼儿的交谈中了解到幼儿对于“造房子”的想法很精彩,困惑也不少。
那么是不是所有幼儿说的相关内容都要在主题开展过程中呈现呢?是不是幼儿表达的每一个困惑都要组织集体活动去解决呢?作为教师,不应被“尊重儿童”的观念绑架了手脚。教师除了是幼儿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还应是幼儿学习的引领者,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从专业的角度对幼儿的这些原有信息进行价值判断,挖掘大家的共同兴趣,根据幼儿教育教学的核心经验、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最近发展区来预设主题推进框架。在综合交流之后,我们发现“造房子”的主题在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均有不少的挖掘点(具体如下图)。
“造房子”主题,没有任何教学参考书介绍怎么引导幼儿造房子,但这确确实实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内容。我们决定放下教学参考书,和幼儿一起去试一试。为了提升教师对主题课程的执行能力,以有效的教研带动课程的有效实施,进而提升课程质量,我们对“造房子”主题进行审议,即通过教师的集体智慧对主题中的问题进行商议并做出选择和决策。
“问题”是整个主题审议的关键点。因此在“脑力激荡”活动前,教研组内就已经商议出“关键性问题”,然后在“脑力激荡”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统筹性的剖析与价值判断,初步确定主题发展脉络。幼儿对于参与造房子的兴趣很高,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让“造房子”主题活动不流于形式,使其真正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并且切切实实在主题推进过程中能使幼儿得到一定的发展呢?基于这样的重点问题,组内进行重点审议,就此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这种审议方式需要将教师分成两个团队,根据同一主题及幼儿的兴趣点分别进行讨论,搭建主题框架;然后分别进行阐述介绍,进而两组成员进行辩论,发表各自的观点。这样的审议方式最终可能形成两种走向,一是双方达成共识,取各家之所长优化成同一个主题框架;二是各有所长且无法融合,允许求同存异,分两种模式推进。
在“造房子”的主题审议中,中班教研组长先向大家介绍幼儿的兴趣点和问题;接着,所有教师分成两组进行了主题前审议的分组讨论。每组教师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和问题,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挖掘教育资源,从而确立目标和预设活动。分组讨论结束后,两组教师就自己组讨论的结果进行了展示,结果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面对主题审议中出现的异议,教师们自动分成了两组进行“辩论”。两组教师根据自己的观点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多种思维在辩论的过程中得到了碰撞。
通过“辩驳式”的审议研讨,大家不仅知道了每组“造房子”主题开展的“所以然”,更加清楚了为什么如此设计与安排的“之所以然”。在思维的互相碰撞中,中班“造房子”主题不断被优化。主题主线基本以“造房子”任务驱动的形式,从“策划设计房子、投票选择分组、细化方案”到“收集材料、探索造房子”,再到“参观工地、完善方案”,最后延伸到“关爱工人叔叔”。以这样的思路展开,让幼儿主动探索和体验“造房子”的乐趣、问题、辛劳、成就等等(详见以下网络图)。
一直以来,主题的架构都是在主题启动前完成的,接着由教师分头备课,然后组织教学活动。但是在“造房子”主题实施中又出现了太多的生成性内容,具体调整如下。
幼儿在策划造房子时提出了“房子造哪里?造怎么样的房子?”等问题,于是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场地勘探。
1.实地勘测与讨论,定“房址”
(1)预设场地一:南侧小山坡
天天说:“前面的小山坡不错,可以看得很远!”
琪琪赶忙回应:“不行,那里地面有的高、有的低,造不起来的!”
妮妮说:“这里我们要玩野战游戏的,造了房子就不方便了!”
就这样,预设的第一个场地被大家否定了。
(2)预设场地二:西侧水泥地
琪琪说:“我觉得这里很好,地面很平很平,造起房子来一定很方便!”
天宝说:“我也喜欢这里,而且这里很大,可以造好几幢房子呢!”
(3)预设场地三:北侧草地
冬冬说:“我想造在这里,因为这里有草地,很绿,很舒服!”
球球说:“我们还可以在旁边种上小花,这样我们的家就更漂亮了!”其他幼儿听了也欢呼雀跃起来。
在现场巡视与热烈讨论之后,大家觉得将房子建造在幼儿园西侧的水泥地与北侧的草坪上都是可以的。
2.多元设计与竞赛,定“房型”
每个幼儿都是小小设计师。“你想建造什么样的房子呢?”教师组织幼儿独立设计自己最想建造的房屋的样子,然后逐个进行介绍,最后由幼儿自己投票选出设计得最好、最想建造的房子。一阵激烈的角逐之后,我们发现幼儿对三种房子——“木头轮子房”“砖头房”“草房子”的兴趣特别浓厚,得票遥遥领先。正是基于幼儿这样的需求,我们决定对主题框架进行调整,从“全班一起建造一幢房子”的初衷,调整为以“项目式”的方式来分组推进,“全班分组建造三幢不一样的房屋”。在“木头轮子房”“砖头房”“草房子”三位主设计师的介绍与号召下,其余幼儿根据自己意愿自主选择,就这样三个建筑小分队正式形成。随后,每组还竞选了建筑小组长,大家在小组长带领下一起对之前设计的房屋建造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并完成组内分工以及前期材料收集的工作。
在第一阶段“动工前准备”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在大班制教学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们的不同学习需求”。在“造房子”主题推进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及时调整主题推进方式,并协助幼儿通过“投票甄选—自主站队—竞选组长—优化建筑方案—实施建造”的方式,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意识。同时为了促进活动更加有序地开展,保证幼儿的安全,班内的三位教师分别分配到三个建筑小分队中,协助幼儿完成房屋的建造工作。
三个建筑小分队在第二阶段“实际建造房子”的推进过程中,困难重重。
1.“砖头房”建筑队
(1)第一次建造。“砖头房”建筑队在初次尝试建造砖头房时,就遇到了问题。他们的房屋计划建造在北面的草坪上,一开始大家都执着于搬砖,造房子的砖块也是随意堆砌,砖块没垒几层就倒了。幼儿在细致观察之后发现,原来是草坪地面不稳,不适合造砖头房的原因,此外,仅仅依靠砖块的叠放也是不行的,而且垒的房子太小了,就算造好了也住不了人。
(2)第二次建造。在第二次建造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开始自己探索上次问题的解决方案:重新选址——幼儿将建造地址从原先的草地搬迁到了西侧的水泥地上;用木板丈量——将原先小的房间变成“豪宅”; 增加材料——尝试往砖块里面加水泥,加沙子;对齐砌砖——从原先砖块的“机械叠高”转变为“有目的地对齐砌砖”。一开始房屋建造确实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一层混凝土一层砖,又一层混凝土一层砖,有模有样。可是当房子建造到第十层的时候,房屋便开始慢慢倾斜,“轰”的一声,砖头房又倒了。
(3)第三次建造。明明已经调整了方案,为什么还是会轰然倒地呢?幼儿很疑惑,于是大家决定去建筑工地看一看,实地参观,现场咨询一下建筑工人。教师还邀请了泥水匠师傅现场助教,在参观学习的基础上生成了“怎样拌好混凝土”的教学活动。之后,幼儿自主进行了第三次建造。在建筑工人的指导下“砖头房”建筑队又完成了三次调整:第一,调整混凝土比例——“随意搅拌”调整为“科学比例”。建筑工人叔叔说,最佳的混凝土混合比例为“ 1杯水泥+2杯沙子+适量水”,混凝土搅拌的效果要达到“抓起来变成一个球,撒下去变成一朵花”;第二,调整造房工具——“小玩具”调整为“真工具”。真工具有哪些,又从哪里可以弄到真工具呢?幼儿通过参观了解了不少建筑工具,并通过收集、采购、自制等方式顺利解决砌砖刀、抹泥刀等的来源问题;第三,调整砖块堆砌方式——由“往上堆砌”调整为“交叉着向上码”。在泥水匠师傅的现场指导下,幼儿将砖块错位砌,还细致地挑出混凝土中的石子。
(4)第四次建造。眼看着造砖头房子迎来大进展,可是在后来的建筑过程中又遇到难题——连日暴雨,有些幼儿泄气了。于是大家生成了集体辩论活动“下雨天能不能造房子?”,辩论后统一了思想,鼓起勇气,改进装备,佩戴雨具,继续建造。
2.“草房子”建筑队
自设计完成之后,幼儿收集了很多的稻草、绳子等。原本以为稻草房子会比较简单,只要将稻草立起来,围好即可。可是当幼儿真正投入建造之后才发现,每次稻草只要一铺上就会马上滑落下来,而且只要稍微有点风,稻草就开始乱飞,这可难坏了“草房子”建筑队的幼儿。
天天说:“这样不行,一点都不牢固,我们要先把房子固定下来!”
明儿说:“那要怎么样才能固定好呢?”
天天说:“我觉得可以用木条,那个比较坚硬,可以试一试。”
其他幼儿听了都表示赞成。于是他们开始分头找来不同长度的木条进行搭建,好不容易将三根木条的头扎在一起了,但是一不小心,又倒了,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于是幼儿开始求助家长,在助教家长的引导下,木条的一头被扎进泥土里,而另外一头则被钉子钉在了一起。幼儿也在助教家长的帮助下给房子又添了几根辅助性的木条和木片,这样,这个草房子的结构就十分坚固了。“哇,好厉害,好厉害!”幼儿欢呼雀跃,紧接着他们开始探索怎么样将稻草铺上去的问题。
天天说:“稻草好调皮,它总是掉,我要把它们统统捆住。”于是天天开始用绳子来扎稻草,但是绕了几圈之后不会打结,这可怎么办呢?边上的幼儿快速地递上了毛根,有了毛根的帮助,稻草一小捆一小捆地被固定在了木条屋子的框架上。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稻草盖满了整个房子。正当大家高兴之际,天天一本正经地说:“里面好冷呀,风都跑进来了!”妮妮说:“我刚才还在里面淋到雨了呢!”大家才意识到草房子的屋顶上还有一个洞洞没有被堵住呢。天天连忙说道:“我有好办法,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把屋顶包住,这样雨水和风就都进不来了。”说干就干,但是没想到塑料袋比稻草还滑,根本包不住。妮妮顺手拿来了边上的一把雨伞,将其插进了屋顶的洞洞里,感觉还不错,草屋子再也不漏风漏雨了。
这么舒服的草房子,幼儿争先恐后地想要进去坐一坐、玩一玩。于是他们还自己铺上了小席子,席子下面垫上点稻草,坐在上面又软又舒服!
3.“木头轮子房”建筑队
造木头房子本就不易,关键还要造会动的木头房子更是难上加难。一开始,幼儿只是随意地找来一些长方形的木条,放在地上整齐地码好,然后用玩具小锤子在钉子上敲几下,但是敲了好几下,丝毫不见动静,而且找来的原始木条好像也有点长,该怎么弄短呢?
琪琪说:“这个榔头不行,要真的才行!”
萌萌说:“我的这个工具(月饼刀)也不行!”
宇哲说:“我们木工房里不是有很多材料吗,我们可以拿来用吗?”
教师说:“当然可以,只要是你们需要的材料与工具,你们都可以拿来使用。”
听罢,幼儿去木工房里拿来了锯子。跳跳开始一个人锯木块,可是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原本以为换了工具就能完成,谁知锯子经常被木条卡住。跳跳说:“我力气不够,谁来帮帮我?”“我来,我来!”萌萌踊跃报名。几经尝试后,他们发现一个人在上面拉,一个人在下面拉,边喊口令边使劲儿效果最好。琪琪和宇哲他们也找来了小榔头和钉子。他们分工合作,正方体的木头房子初具规模。
可是,怎么样才能让房子动起来呢?萌萌说:“小车就是因为有轮子才能走起来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试一试装轮子。”幼儿纷纷提出疑问:“可是有了轮子该怎么装上去呢?”“房子那么重,要装几个才合适呢?”
在几次尝试都失败之后,我们请来了班级里面的老木匠家长。木匠爷爷耐心地跟幼儿介绍装轮子的方法和技巧。幼儿看了惊叹不已,木匠爷爷还手把手地教幼儿怎么安装、怎么使用。
通过幼儿的不断探究与努力,三幢房子最终圆满完工。根据每一次活动中幼儿活动的生发点,师幼一起且行且思,主题活动推进脉络不断地被调整(具体如下图)。
在中班“造房子”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追”随幼儿兴趣,“破”除“本本”束缚,“活”化主题推进。“追·破·活”策略真正满足班级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需求,使幼儿在不断地尝试与探索中获得发展,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
在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织策略等方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善于捕捉”幼儿兴趣的意识,并且对幼儿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价值判断,使其更加贴近幼儿的经验和学习特点。此外,教师应追随幼儿的脚步,搭建学习支架,激发每个幼儿的潜能,使得幼儿的探索不断深入,从而促进幼儿多方面的成长与发展。正如“造房子”,如果没有被教师很好地捕捉、助力,就不可能有这么精彩的实践探索活动,幼儿也将失去一次自我建构知识的机会,所以说“儿童永远是站在课程最中央的那颗星”!
书籍能够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但是课程的起点在于儿童,并非书本,只有知道儿童的喜好,才能更好地挖掘活动价值与把握主题走向,才能更加有效地去开发与实施课程。幼儿知识经验的增长是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在探究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发展。正如在“造房子”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一次又一次地遇到困难,解析困难、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在此过程中,教师在必要时为幼儿搭建支架,提供关键性支持。
“项目式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班内幼儿的差异性需求,“弹性课程”又正好可以使“共性表面的问题”的理解走向“深层次”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体现了差异性教学的原则。正如在“造房子”主题活动中,正是基于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将“建筑队”由一个增加至三个,建造的活动安排也由预设的“造”拓展为“探究建造失败的原因、解决建造中遇到的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