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喜
摘 要:为了提高物理课程教学水平,满足新课程教学要求,从评价角度出发展开研究,旨在为物理教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评价指标包括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开展情况、学生实践操作与生活联系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评分结果方式,作为课改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评价;物理教学
物理是理科生重点学习科目之一,有效的评价物理教学,有助于此门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新课程教学时代背景下,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1]。物理学科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从内容上来看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此教学目标,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合作,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然而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建立在有效评价的基础上。
一、新课程物理教学
新课程物理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除了基础教育以外,还要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将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不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2]。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配合,让学生融入课堂中,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对物理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开展实践操作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从总体来看,新课程物理教学,就是从提高实践能力角度出发,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以此实现新课程物理教学目标。
二、新课程物理教学有效评价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可靠工具之一,通过分析课程教学方案及教学过程等内容,给出合理评价,为教学方案及内容调整给出参考意见[3]。在新课程教学时代背景下,对教学质量要求更高。对于物理教学来说,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因此,本文将这三点作为物理教学评价指标,给出有效评价方法。
1.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开展情况
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教师通过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然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对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评价,以此衡量教学方案的可靠性[4]。第一,此活动教师是否参与到其中。如果教师未参与到活动中,与学生的沟通就会很少,不便于指导。第二,教师是否起到引导学生思考作用。考虑到学生思考能力较差,所以教师必须在一旁引领。第三,活动问题设置是否具有创新性,以此衡量教学活动创办意义,是否满足教学要求。
以上这三点评价指标为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也是教学培养的要求。依据评价结果做出合理调整,对新课程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帮助较大。在对此项内容进行评价时,可以以打分形式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每点分值依次设置为30分、30分、40分,根据实际完成程度来合理评价打分,为教学方案调整提供参考意见。
2.学生实践操作与生活联系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物理教学强调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学会举一反三。然而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演示一遍以后,如果学生可以自行完成80%以上,便認为教学成功。如果学生未完成操作,将各个环节完成情况记录下来,对教师讲解及操作进行打分,作为实践操作讲解及演示改进的主要依据。在评价中,按照完成程度打分,满分为100分。
另外,为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教师在实验课上列出与本节课操作原理相同的题目,由学生自行完成,根据学生完成程度,为课程教学打分,从此分数可以看出学生操作与生活联系能力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同样作为教学考核评价标准之一。此部分的打分同样根据学生各道题目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取各题打分平均分作为此项评价指标的最终评分。
3.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物理教学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格外重视,所以,此项内容也应该列入教学评价列表中。以力的分析为例,教师在讲解为受力分析知识点以后,给出一个特定环境,拿出一个苹果和一个盘子,盘子放在桌子上,苹果方案盘子中间。要求学生分析苹果、盘子、桌子的受力情况。根据此例题,设置3个独立能力思考能力培养环节,根据各个环节教学效果给出合理评价,从而掌握当前教学方法是否能够达到新课程物理教学目标。第一,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受力分析问题,监督所有学生认真思考,必须做出答案。第二,根据学生作答情况,分析学生思维偏差,并讲解。第三,列举其他相似问题再次训练。此过程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判断其是否独立思考此类问题。以上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根据再次训练作答打分为标准,给出准确评价,满分为100分,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思考问题难度和类型。
本文研究内容建立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依据物理教学目标,制订了3项教学评价方案。第一,根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从参与情况、引导作用发挥、问题创新性3个方面出发作出评价。第二,根据实践操作与实际生活联系能力培养情况,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及举一反三能力做出合理评价。第三,根据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情况评价。
参考文献:
[1]陈颖,郭玉英.高中物理科学论证能力表现评价框架的构建[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11):12-15.
[2]高建霞.翻转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中物理翻转课堂实践探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2):21.
[3]黄洁,张玮.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2X):28-29.
[4]陈进文.微探初中物理概念合作式教学的实效性[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