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6 02:40桑应科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数学游戏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探讨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普遍偏小,他们的思想比较幼稚,再加之其活潑好动,常常不能静下心来参与数学学习。但小学生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若能将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加入数学教学中,则可有效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文章基于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

关键词:数学游戏;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探讨

作者简介:桑应科,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中山镇中山学区教师。(甘肃  天水  741614)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9-0068-02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1]但在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时并未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普遍缺乏数学综合能力。因此,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教师要改变落后的教学思想,选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合理组织数学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数学游戏在教学中的意义

1.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来说,死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其学习热情,而借助游戏则能够有效唤醒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除此之外,借助游戏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储备知识,改变其对学习的认知。

2. 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安排与策划数学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使师生感情得以进一步增进。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可以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学生对学习的疑惑,感兴趣的问题及理解困难的地方,将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当学生在参与数学游戏时,也能够愉快地同教师合作,进而获得教师的有效指导与帮助,并亲身体会解决问题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除此之外,数学游戏也能起到桥梁与纽带作用,实现师生的有效沟通,帮助学生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3.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即通过课程整合,全面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合理的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绘画、歌唱、表演、生活实践等能力。所以,游戏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的奥秘,展现自己各方面的潜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二、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利用数学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多数小学生都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40分钟的课堂学习中,他们往往只有十几分钟是集中在学习上的。而数学这门学科又具有非常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小学生初与具有逻辑性较强的数学公式、概念相接触时,往往觉得非常困难,教师可利用数学游戏,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理论知识,通过游戏让他们不再认为数学理论知识难理解,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此外,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在课堂上难以和教师的教学思路同步,但运用游戏可以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他们慢慢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节时,教师可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如5角、1元、5元、10元、20元等,教师再事先备好一些50元、100元的人民币。为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人民币的知识,教师组织了“比一比,看谁认识的人民币最多”这一游戏。结果,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都非常高,纷纷想要展现其能力。然后再模拟商场购物活动,加深其对人民币的认识。在本节课中运用游戏,既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活跃了数学课堂氛围。

2. 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选择多样化的游戏形式。受不同教学内容与课堂要求多样化的影响,游戏开展也应丰富多彩。第一,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与设疑提问的形式设置游戏环节。对学生而言,新课充满未知,因此他们对新课均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因此,为便于更好地开展新课,一定要以新课导入环节为着手点,以改变学生的抵触心理。对此,教师可借助情境导入的形式使学生放松心情。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实际运用中,虽然学生对加减法有所了解,但却不知其实际运用,这时教师可利用一个情境游戏帮助学生了解加减法的实际运用。如组织学生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小鸡有五只,老鹰将两只小鸡抓走,再补上三只,问学生“现在的小鸡有多少?”借助此类游戏,就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在教学时利用角色扮演等游戏环节,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再如,在学习时间概念时,为使学生把时、分、秒等概念认识清楚,教师可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即让学生分别扮演“时分秒”,再告诉他们若想改变角色就一定要走上一圈,也就是“分”走60格就会变为“时”,从而有效掌握所学知识。

3. 利用数学游戏,增强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有利于其今后更好地学习数量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在具体生活中充分掌握数的大小关系。[2]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若有机结合数学知识和数学游戏,就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增强。以“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为例,为了帮助学生创设对“克”和“千克”概念的感知,理解“克”和“千克”的内涵,教师设计了一个趣味十足的数学游戏。对此,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猜一猜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谁更重呢?”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此时教师可先不点评,而是引导学生借助动手操作进行验证。首先,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并将若干棉花和铁、一杆秤分发给各小组。然后提出要求:每个小组先把100克的铁和100克的棉花称出来,放在手中掂量,看两者谁更重。之后,再把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放在手中,闭眼掂量感受。最后,教师再请同学到讲台上掂量事先准备好的水果和冰糖的重量,各小组进行比赛,看谁感受得最准确。

此案例中,教师先借助一个和生活相贴近的问题把学生心中的疑惑激发出来,然后设计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探寻答案,借助这个趣味十足的数学游戏,学生体验到了100克和1千克之间的区别,对1千克物体的重量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数感显著增强。

4. 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将游戏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目的。[3]一些数学游戏要求学生独立参与,一些则需要小组合作解决。在小组游戏中,若仅仅依靠一个学生的力量往往无法获得成功,这个时候就需将每位学生的主动性都充分激发出来,使之积极参与游戏,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比如,在教学“图形的变换”相关知识时,为使学生掌握图形变换的规律,教师需设计以下游戏:首先,向每个小组呈现一个完整的图形,将一个面的模具分发给小组内的每位成员,之后再让小组内的成员结合所呈现的图形拼接手中的模具,看看哪个小组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且准确率更高。为了取得胜利,小组成员积极配合,在游戏中注意力集中,使之在无形中有效掌握数学理论知识。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学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性与积极性都得到充分调动。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将数学教学同游戏结合起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冬静.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210.

[2] 欧容成.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亚太教育,2016,(9):19.

[3] 尤炎海.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217.

责任编辑   范艳玲

猜你喜欢
数学游戏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探讨
谈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
巧用数学游戏,成就精彩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ADS—B在空管中的应用探讨
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水溶性色粉在防冻液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