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

2019-09-16 02:29刘娜娜万菲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播高校

刘娜娜?万菲

【摘要】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承载媒介,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婴儿开始牙牙学语到长大之后的信手拈来,都是在语言的学习过程当中。英语是世界第一大交流语言,有效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成为各个国家的第二外语必须课程,中国作为日益壮大的世界强国,随着教育的改革和人们对语言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在高校学习当中,不管是什么专业,英语都是作为一门必修的科目而存在着。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中国文化;传播

【作者简介】刘娜娜(1987.10-),女,汉族,江西南昌人,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万菲,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熟练地掌握英语使不同文化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容易,更迅速。全球有171个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和官方语言的国家,也是大部分国际组织和会议所必需的语言。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实现无障碍交流是当今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因此,英语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和文化传播的重任。

一、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英语作为一种外国语言,在习得过程当中,中国文化处于严重的缺失状态,在高校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急于求成,急于摆脱母语干扰,以英语文化思维模式去进行知识传输,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却往往忽略了每一种语言都存在着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色这一事实,只是单纯的输入英语文化为主,忽视了中国文化输入的必要性。学生学习英语是处在中文母语环境当中,语言与文化处于相互依存的状态,将英语教学和中国文化开来将会导致英语学习当中中国文化的缺失,从反面反映了两者之间融合的必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果将英语知识和中国文化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

将英语文化放在首要位置,忽视中国文化,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症”。目前高校英语教材当中都是充分将西方文化作为背景,包括各种学习资料、考试试卷等,形成一种单向输入教学模式,而语言的交流是双向的,其根本是文化的双向交流,如果不合理输入中国文化,在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下会潜移默化的给学生形成一种对中国文化的忽视感,不能实现双方的成功交流。

二、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的意义

1.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国文化。语言学家认为,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当中,我们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对我们语言的学习有着深刻的影响,即使自己的语言基础能力再好,如果对自己母语的文化了解不够深刻,也很难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成功交流,因为语言不是单独存在于文化之外的,它是文化的承载体、表现体和传播体。也只有将我们的文化融入习得语言的过程当中,才能比较出文化的差异性进而真正理解自己所学的语言。

2.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播。我们学英语的目的不是单方面的只是掌握了英语文化和英语表达方式就自认为是一个成功的语言系的人士,更是为了在掌握英语之后能够进行对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凝聚了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发展历程,在英语中加入中国文化也有助于世界更好地了解瑰丽多彩的中国。中国作为世界强国,随着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也显著提高,一些经典的特色文化已经成功的“走出国门”,比如中华美食、中华剪纸、中华戏曲等等。为实现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也需要我们未来祖国的主干力量,即当今大学生,以英语为传播工具,以中国文化为知识储备,从而达到中国被世界更好的知晓和理解的目的。

3.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信息技術的发展,“地球村”逐步缩小,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大学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生和本土学生在一块学习,在日常沟通的过程当中,文化交流贯穿始终,能够将中国文化用英语准确地表达出来是交流中的重点。在传播本国文化的过程当中,学生也是一个学习他国文化的机会,将两种不同的文化做比较可以有助于形成自身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感,也可以在他国文化当中吸取精华,对本国文化进行二次创新,实现文化的传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进行中国文化的传播可以使得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真正实现学生的无障碍交流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树立正确的中西方文化价值观。

正如人们所讲:“Make it happen,let the world konws our country better.”

参考文献:

[1]陈红.混合学习模式助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实证初探——以三峡大学“用英语说中国文化”课程为例[J].文教资料,2018(28):44-45.

[2]付倩倩.“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基于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的再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3):647,641.

[3]谢梅.跨文化视域下中国本土文化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融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5):160-161,164.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传播高校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