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配合点刺放血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2019-09-16 07:14王宇宁
光明中医 2019年16期
关键词:少商大椎外感

李 雯 王宇宁

小儿外感发热常发于婴幼儿时期,主要是由于小儿体虚气弱,因此临床易引起发热,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热度高等特点,因此需要及时接受治疗。现阶段常使用退热药降低温度,给予解热镇痛剂、抗生素、抗菌及激素等对症治疗[1],但是受到小儿个体组织影响,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对药物攻伐表现出不耐受,因此长期服用可能会刺激婴幼儿胃肠道,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病菌抵抗力下降。小儿推拿源于推拿技术,是根据小儿生理特征和病理特点研究形成的一种治疗小儿外感风寒传统外治法,配合点刺放血能够迅速缓解以发热、怕冷、鼻塞、流鼻涕、咳嗽、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2],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进一步准确评价推拿配合点刺放血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近3年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外感发热患儿,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治疗的60例外感发热患儿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外感发热临床症状确诊标准[3]。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60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対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年龄0.5~7岁,其中男女比例为17∶13;平均年龄为(3.59±0.47)岁;病程0.5~8 d,平均病程(3.71±0.68)d。对照组患儿年龄0.5~6岁,其中男女比例为3∶2;平均年龄为(3.56±0.55)岁;病程0.5~9 d,平均病程(3.92±0.70)d。2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见表1。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批准,获得研究权限,且患儿家长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排除标准1)心、肝、肾等重大器官不健全者;2)存在热性惊厥病史者;3)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者;4)病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急剧加重者;5)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小儿推拿法,操作者位于患儿左侧,以酒精为介质行常规推拿法,主要包括开天门100次、推坎宫100次、揉太阳100次、揉总筋100次、分阴阳50次、推清天河水100~300次(术者右手食、中两指指腹从患儿左手的内劳宫推向上推至肘横纹,术者左手拇指同时推拿),反复操作6 min左右,以疏通经脉,清热解表。掐揉二扇门:让患儿手心朝下,用拇指、食指或俩拇指指甲掐之,称掐二扇门,以拇指偏锋按揉,或示、中指按揉,称揉二扇门;以生姜为介质推五经,主要包括补脾经80次、清肝经50次、清心经110次、清肺经 150次、补肾经80次,拿风池,揉大椎,揉曲池,揉涌泉,退六腑,每日1次。推脊100~200次(术者食指、中指指腹自上而下作直推)。注意在小儿推拿过程中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根据患儿症状及证型酌情临证加减。观察组给予推拿配合点刺放血治疗,推拿手法和对照组相同,以下为点刺放血具体操作内容:首先选择大椎、双侧少商、商阳,在患儿家长的辅助下指导患儿取俯卧位,以软枕垫高胸部,叮嘱家长安抚患儿,不能随意乱动,定位第7颈椎下凹陷处大椎穴,常规清洁消毒后,使用0.45号一次性无菌注射针,押手提捏,手部配合迅速刺入1~2下,深度约为2 mm,出针后立即拔罐。留罐期间,对双侧少商进行清洁消毒,以稳准轻快的手法,快速点刺深度约为1 mm,双侧少商穴位各挤出约10滴血,耳膜紫筋处自然流血,等待血色变淡或者不再流血时停止。大椎穴停留3 ~5 min后起罐,出血2~5 ml。治疗过程中保持患儿饮食清淡,以高纤维、易消化食物为主,注意多饮水,禁止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儿畏寒、发热、咳嗽、打喷嚏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如有需对症处理。

1.4 观察指标对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2组退热起效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临床效果划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大标准[4]:治愈:治疗后12~48 h的体温恢复至正常,腋下测量温度稳定降至37.4℃以下,其他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 显效:治疗后12~72 h的体温恢复至正常,大部分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有效:治疗后24~72 h的体温恢复至正常,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主要证候部分消失;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未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退热起效时间从治疗结束开始测量,每间隔10 min测量一次,退热起效后每间隔30 min测量患儿完全退热时间。

2 结果

2.1 2组患儿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组治愈例数远远超过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76.67%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儿临床效果对比 (例,%)

2.2 2组患儿退热起效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对比观察组患儿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为(3.26±1.37)h、(30.83±12.19)h,明显低于对照组(4.73±1.79)h、(41.39±15.2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退热起效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对比 (例,

3 讨论

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病证之一,属于中医学“感冒”范畴,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和季节交替时间最易发生,一旦对婴幼儿照护不当,则病菌入体,侵袭小儿脏腑,表现出流涕、喷嚏、鼻塞,有时咳嗽、咽痛、声嘶、流泪等局部症状,患儿感到全身不适、发热等,随着疾病进展严重者甚至表现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全身症状[5]。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经过几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小儿推拿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手法操作替代西医服药、无痛苦、无任何不良反应的疗法,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无毒副作用的特点,符合现代医学界推崇的“无创伤医学”和“自然疗法”的要求,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治疗中效果较为理想。根据文献资料报道,小儿推拿能够调理全身机能,在良性物理刺激作用下,定位于小儿体表特定穴位,衍生出系列生物信息传送至大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实现调整体温的目的。西医理论认为,婴幼儿年龄偏低,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神经传导容易泛化[6],因此外感发热可引起抽搐、癫痫等不良反应,家长和患儿普遍难以接受打针、服药畏苦的治疗手段。

点刺放血配合推拿效果更佳,清天河水能清心经之热,配合揉大椎、揉曲池、揉涌泉、捏脊,共同发挥清热救阴,起到以柔克刚的功效,点刺放血首先选中患儿的特定穴位,如大椎、双侧少商,大椎为诸阳之会,在该穴位拔罐可补阳祛寒、解表退热,少商、商阳则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点刺出血,发挥出疏卫解表退热、清利咽喉的功能[7],两种中医疗法相互配合,成为治疗小儿外感风寒的一种特色性中医疗法,在该疾病治疗中起到退热、安神及顾护脾胃的功效,但是在推拿手法运用中需要注意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次数,力度适中,达到治疗量和推拿要求,点刺放血则要注意准确定位穴位,才能得到确切的疗效。中医推拿治疗遵循辨证原则,尤其是推拿配合点刺放血考虑到患儿的生理特征和病理特点,具有取穴灵活、随症加减、手穴配伍体穴的优势,巩固了临床疗效,提高了临床治愈率。但由于中医推拿配合点刺放血疗法推广普及上受到一定限制,要求取穴正确、针刺深度适宜,对操作者的熟练度和专业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外感发热小儿病理特点具有传变迅速的特殊性,因此在发热后需要尽快控制体温,缩短退热起效时间,在本次研究中推拿配合点刺放血治疗方法,其退热起效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率高达93.33%,与对照组有效率76.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临床治愈率更高。

综上所述,推拿配合点刺放血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显著,操作简单,见效迅速,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少商大椎外感
艾灸大椎、百劳、涌泉穴缩短静脉输液反应病程的疗效观察
嗓子不适 揉揉大拇指
耳尖、少商放血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及症状体征影响
地震云
针刺少商、光明穴治疗眼痛
大椎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
大椎穴
明月千里,未随君归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